神州数码(000034)公司简评报告:分销及云持续增长 信创有望转折 事件:1 月29 日,神州数码发布2021 年业绩预告。2021 年预计实现营收1,179-1,271 亿元,同比增长28.07%-38.06%。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000-26,000 万元,同比下降67.95%-58.34%,实现扣非净利润66,000-70,000 万元,同比增长1.25%-7.39%。 营收快速增长,信创等新业务加大投入拖累即期利润。2021 年预计实现营收1,179-1,271 亿元,同比增长28.07%-38.06%,Q4 单季度,预计实现营收319-411 亿元,同比增长12.43%-44.86%。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6.6-7 亿元,同比增长1.25%-7.39%,Q4 单季度,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58-1.98 亿元,与去年Q4 相比小幅下滑。当期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是公司加大在信创自主品牌领域的产品研发力度,积极拓展市场,使得公司整体费用较去年有较大提升。我们预计随着后续信创业务迎来转折并逐步放量,公司有望迎来业绩的释放。 分销及信创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公司整体业务保持良好增长,其中云服务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业务结构不断改善,云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45%-55%。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在多云环境下实现MSP 服务的企业、国内极少数能够实现对云平台原生PaaS 监控的企业、国内极少数能够帮助客户在多云环境下实现数字化应用开发的企业。公司不断深化布局,持续夯实多云及混合云管理的专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3A(AWS、Azure、Aliyun)以及谷歌云、华为云、腾讯云、移动云、京东智联云等主流公有云厂商的服务能力。公司累计服务超过100 家中大型企业(不包含纯转售业务客户),其中世界五百强客户超过30 家,重点客户云计算业务年收入超过1000 万元且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实现了单体客户云运维服务收入过亿元的重大突破。 信创业务高增长,推进产品多元化布局。公司为响应国家加快推动“新基建”的号召,展开了基于“鲲鹏+昇腾”自有品牌的全新布局,并迅速成为产业引领者之一。21 年公司自主品牌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20%-140%,但整体规模仍然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华为受到制裁,芯片供应紧张。因此,公司在开发基于鲲鹏处理器产品的同时,也在进行多元化的布局,完成了基于龙芯、飞腾处理器相关PC 产品的测试,并开始投放市场。21 年公司在信创业务上投入了较大的研发及销售费用,而收入受制于芯片供应因素尚未形成较大规模,信创业务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了部分负面影响。随着公司和多家合作伙伴在信创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信创产品线更为丰富,供应问题将逐步解决,22 年信创业务有望迎来转折。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MSP 行业龙头,同时是信创领域服务器和整机的重要生产商,有望在信创放量的趋势下持续受益。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09.69/1308.40/1423.4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9.02/11.16 亿元,EPS 分别为0.33/1.36/1.69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新兴产品竞争加剧的风险。 立昂微(605358)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拟并购扩张大硅片产能 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 拟并购扩张大硅片产能,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维持“买入”评级2022 年2 月7 日公司发布公告,拟收购拓中股份旗下的国晶半导体,收购完成后公司拟取得国晶半导体58.69%股权,嘉兴康晶持有41.31%股权。国晶半导体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集成电路12 寸轻掺杂抛光硅片,规划通过两期建成年产能480 万片,目前已经完成全部基础设施建设,于2022 年1 月9 日通线,为国内首条全自动12 英寸半导体硅片生产线,正处于客户导入和产品验证阶段。 若本次重组顺利,一方面将扩大公司现有12 英寸硅片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国晶半导体拥有世界一流厂房,设备及技术团队,成立了晶体生长实验室、物理、化学以及应用实验室,技术上将和公司形成优势互补;同时,在目前硅片行业高度景气,硅片相关生产设备交期延长,硅片厂商产能供不应求背景下,并购成熟生产线有利于公司快速提升产能,在国产替代背景下提前卡位。我们上调盈利预测,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15(+0.66)/9.16(+0.55)/12.27(+1.09)亿元,EPS 预计为1.34(-0.03)/2.00(-0.15)/2.68(-0.1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89.4/60.0/44.8 倍,维持“买入”评级。 下游高度景气,预计硅片2022 年将持续供不应求据SEMI 数据,2020 年至2024 年全球预计将新增30 余家12 寸晶圆厂,随着从2022 年中开始,晶圆厂新增产能逐步进入释放期,硅片需求将大幅提高。据SEMI数据,预计2021 年全球硅片出货面积140 亿平方英寸,同比增加13.9%,预计2022~2024 年出货量增幅分别达6.4%、4.6%、2.9%。2021 年3 月全球第一大硅片厂商信越化学在官网发布公告,2021 年4 月起所有硅产品价格提高10%~20%,同月全球第三大硅片厂商胜高表示,现阶段硅片订单量超产能,自身、客户端已无库存。2021 年2 月9 日胜高财报指出,预估半导体硅片供不应求将持续至2022 年。我们认为硅片行业2022 年将持续供不应求,叠加国产替代需求紧迫,国内硅片厂商将迎来较大发展机遇。 风险提示: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产品验证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傲农生物(603363)2021年业绩预告快评:生猪养殖新秀 育肥产能稳步上量 事项: 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2021 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 亿元至-12.8 亿元,同比下降288.49%-323.39%;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11 亿元至-13 亿元,同比下降300.19%-366.59%,业绩表现受 2021年猪价大幅波动的影响较大。 国信农业观点:1)傲农生物围绕以“猪”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已经建立了高效安全的自繁自育体系,成本优势正在显现,头均毛利在同行中处于前列。同时公司现阶段产能主要集中在母猪端,因此受2021 年生猪行情低谷的影响相对较小,且未来育肥产能仍有较大释放空间。另外,公司底部资金充足,于周期底部的扩张速度不降反增,未来有望依靠新一轮产能扩张逆势抢占份额,并充分享受2023 年周期反转带来的量价齐升红利。 2)风险提示:行业发生不可控生猪疫情死亡事件,粮食等饲料原材料价格不可控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3)投资建议:从公司角度看,公司现阶段产能仍集中在母猪端,受此轮行情低谷的影响相对较小,且未来仍有较大的肥猪出栏释放空间,依靠充足的底部资金,公司有望依靠新一轮产能扩张逆势抢占更多份额。从行业角度看,2022 年是布局生猪板块最好阶段,因为2023 年猪周期大概率反转,从这个角度出发,傲农生物或充分受益于2023 年猪价反转带来的量价齐升。预计公司21-23 年归母净利润为-11.08/-2.92/33.16 亿元,对应EPS 为-1.62/-0.43/4.84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10.4/-39.1/3.5 X,给予“买入”评级。 评论: 养殖规模扩张迅速,短期业绩承压明显 公司1 月29 日发布了2021 年业绩预告,2021 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至-12.8亿元,同比下降288.49%-323.39%,利润大幅下滑主要系2021 年公司出栏大幅扩张,而生猪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公司2021 年销售生猪324.59 万头,同比增长141.1%,截至2021 年12 月末,生猪存栏179.25 万头,同比增长85.98%,公司养殖业务规模在猪价周期底部保持迅速扩张趋势。 全链布局的生猪养殖新秀,已建立高效自繁自养体系围绕“饲料+养殖”、以“猪”为核心的双主业发展战略,公司完成了从上游饲料生产到下游食品加工的生猪全产业链布局。饲料业务方面,公司的饲料产品涵盖配合饲料、复合饲料和浓缩料三类,覆盖了乳猪、仔猪、母猪以及大中小猪的所有阶段饲用需求。养殖业务方面,公司自上而下纵向建立了由育种群、扩繁群和商品群构成的金字塔式良种猪自主繁育体系,横向完成了对全国主要饲养区的布局,核心育种群及扩繁群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同时公司贯彻一体化防疫理念,以农业互联网和动保业务为养殖业务保驾护航,并进一步实现了向下游屠宰加工业务的延伸。 从2021 年上半年的收入拆分来看,公司饲料、养殖、贸易、食品和动保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5.0%、26.2%、9.8%、8.6%和0.3%。 目前公司高效一体化繁育体系的建设成果正在逐步兑现:一方面,公司生猪出栏和存栏保持快速扩张,出栏量和存栏量近五年的复合增速分别高达97.87%、87.43%。且从公司最新披露的出栏来看,公司2022 年1 月出栏的38 万头生猪中,预计肥猪占比接近50%,仔猪占比略高于肥猪,公司现阶段产能仍主要集中在母猪端,所以受此轮行业寒冬的冲击相对较小,且育肥产能未来仍有较大的释放空间,其2022 年目标出栏量分别达600 万头。另一方面,和同行相比,公司养殖业务不仅规模增速更快,盈利能力也位居同规模企业的平均水平之上,其2018-2020 年生猪养殖业务平均毛利率23.11%,明显高于同规模企业的平均水平(21.43%)。 公司底部资金充足,无惧寒冬加速扩张 银行借款方面,公司于2021 年12 月21 日发布2022 年度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授信额度的公告,公司2022 年将向不限于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80 亿元的授信额度。其他融资方面,公司于2021 年3 月发布最新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1.3 亿股募集不超过14.4 亿元资金,其中4.5 亿元将用于养殖产能扩张,9.4 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性资金,该预案已于2021 年9 月获证监会核准批复。另外据公司2021 年三季报披露,截至2021 年9月30 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4.1 亿元,短期负债余额为92.6 亿元,现有货币资金及融资方案足够实现对短期债务的全覆盖。我们认为在当前猪价低迷的底部阶段,多数养殖企业的产能扩张将大幅受限甚至出现萎缩,而拥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傲农生物,有望通过持续的产能扩张,逆势抢占更多份额,从而进一步打开公司的成长空间,并享受周期反转带来的量价齐升红利。 投资建议:看好猪价修复后的业绩弹性,给予“买入” 我们认为,傲农生物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公司现已建立高效安全的自繁自育体系,成本优势正在显现,头均毛利在同规模企业中处于前列;2)现阶段公司产能主要集中在母猪端,因此受此轮行情低谷的影响相对较小,且育肥产能仍有较大释放空间;3)公司在行业低谷期依靠较强的资金优势,扩张速度不降反增,未来待育肥产能进一步上量,有望分享今明两年猪价修复带来的量价齐升红利。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11.08/-2.92/33.16亿元,对应EPS 为-1.62/-0.43/4.84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10.4/-39.1/3.5 X,给予“买入”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