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002410):造价、施工、设计业务齐发力 打造数字建筑平台服务龙头 数字造价:云转型成效显著,迎来业绩兑现期。公司自2017 年起开始造价云转型,2021 年最后四个地区进行转型,截止至2021 年上半年,2017 年和 2018 年转型地区的转化率>85%,续费率>80%;2019 年转型地区转化率、续费率均>85%;2020 年转型地区转化率达到70%,续费率>85%;2021年新转型地区的转化率>40%,成效显著。公司收费模式由传统的软件销售(一次性销售软件费+后续升级服务费)转变为按年收费的SaaS 模式,相关收入由一次确认转变为按服务期间分期确认,因此转型期利润承压。从业务发展角度来看,公司云转型后能够平滑业绩周期、提高软件和增值服务付费率、增加用户粘性和厂商市占率,进一步激发业务活力;从财务角度来看,公司数字造价业务毛利率超90%,盈利能力优越;从行业空间来看,我们预计2025 年我国造价软件市场规模约90 亿元,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尽享行业红利,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数字施工:瞄准建筑信息化下智慧工地蓝海市场,成长空间广阔。建筑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2020 年建筑业增加值占我国GDP 的7.2%,从业人数占我国劳动人口的5.5%,在保增长、稳就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放缓大背景下,建筑业面临人力成本上升、信息化投入不足、利润率偏低的问题,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待信息化转型。智慧工地是一种崭新的项目管理理念,将传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BIM 等先进技术融入到施工现场之中,使得建筑施工更安全、更高效,根据智研咨询和新思界统计数据,2020 年我国智慧工地市场规模为138.6 亿元,预计2025 年达到360 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1%,增长势头强劲。2014-2020 年公司数字施工业务由0.83 亿元增加至9.43 亿元,年复合增速约50%,智慧工地处于蓝海市场,公司市占率仅为6.8%,成长空间广阔。 数字设计:政策推动的国产化浪潮下未来可期。建筑信息化工具BIM 的基础软件被国外厂商Autodesk(全球市占率67.92%)、Benteley(全球市占率14.37%)所垄断,我国陆续出台建筑业信息化相关政策,我们认为一方面以BIM 为核心的建筑信息化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厂商有望乘政策春风,在国产替代趋势下实现弯道超车。2020 年全球BIM 软件市场规模约为56 亿美元,公司作为深耕建筑信息化行业的造价软件龙头拥有服务的技术经验,又收购BIM 设计厂商鸿业科技,未来可期。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数字建筑平台服务龙头,产品覆盖数字造价、数字施工、数字设计。云造价转型成效显著,处于业绩兑现期;数字施工、数字设计业务行业空间广阔,增长潜力巨大。采用PEG 估值法,给予2023 年1.5 倍PEG,对应2023 年91 倍PE 和1249 亿元市值。 风险提示:1.造价云转型不及预期;2.建筑业信息化发展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 中天科技(600522):海缆龙头企业 光储业务加速 海缆龙头,由通信向新能源板块延伸 中天科技是国内老牌光纤光缆企业、海缆龙头企业,成立于1992 年,先后进入光纤通信/海洋装备/电网/新能源等领域,目前已在各细分线缆领域占据龙头地位,基于此发展解决方案能力,并形成信息通信、智能电网、海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6 大板块。 行业机遇:海风光储高景气,光通信触底反弹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及储能装机有望维持较快增长:1)海上风电:预计22-25 全球/国内装机年均增速有望达35%/44%,根据各省市规划,2022-25期间国内新增海风装机规模有望超过24GW;2)光伏:预计2025 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超过110GW,2020-25 期间年均复合增速11%;3)储能:光储融合加速,21-25 年国内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有望超过75GWh,开启百亿蓝海市场,其中发电侧和电网侧有望超过68GWh。 光通信:供需优化下光纤光缆市场触底反弹:1)在5G 基站集中大规模部署、“东数西算”等政策下光纤光缆需求总量企稳回升;2)按照中国移动最新公布的2021-2022 年普通光缆采购计划,公司中标金额较2020 年提升约30%。 优势及成长性分析:巩固海缆核心壁垒,发力光储蓝海市场1)公司是国内稀缺的海缆龙头供应商,份额占比40%以上,长期受益于海上风电加速发展,竞争格局稳定,盈利能力强;配套的海工业务与金风强强合作,在手订单充裕高弹性高增长;2)公司具备丰富光伏项目经验,21 年中标如东滩涂资源,光伏总包产值有望超过 300 亿元,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全面提速;3)公司可提供储能一站式解决方案,储能业务前景可期;4)公司具备“预制棒-光纤-光缆”全产线能力,充分受益光纤光缆市场触底反弹。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垫资及资金回款压力;新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等 看好公司海洋板块壁垒及新能源业务空间,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看好中天科技的海洋板块壁垒及新能源业务弹性,预计中天科技2022-2023 年营业收入为455/442 亿元(同比-5.2%/-2.9%)归母净利润为37 /47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估值在20.40-22.37 元/股之间。 今世缘(603369):苏酒结构繁荣 今世缘V系突破进入增长新阶段 核心逻辑: 今世缘起源于江苏四大名酒之一的高沟酒,自1996 年推出今世缘品牌至今,历经二十余载成长为江苏白酒第二大龙头。长期的消费者培育和渠道深耕使得今世缘在省内享有广泛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品牌壁垒较为稳固。近年来今世缘乘苏酒消费升级之势,凭借国缘系列的放量迅速壮大,在品牌+渠道双轮驱动之下公司竞争优势不断巩固。 未来在公司“品牌+渠道”双轮驱动之下,我们认为公司的成长空间依然可观①天时:近年来在需求端消费升级之下,供给端进入量减价升的结构优化阶段。价格带之间成长性分化和市场份额向头部品牌集中不仅是行业整体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区域白酒发展的大势。今世缘扎根江苏,对苏酒消费升级节奏把控更加精准、及时。当前在开系基本盘之上,公司重点培育V 系占位600 元以上价位带,紧跟江苏白酒消费升级趋势。短中期开系放量仍可支撑公司高质量增长,中长期600+价位带持续扩容之下,V 系有望乘势崛起,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极。 ②地利:公司立足江苏,基地市场白酒消费力强,有先天区域优势。浓厚的饮酒氛围、较大的人口基数叠加领先的经济发展水平造就了苏酒500 亿级的市场空间,省内市场天花板足够高,未来进一步扩容的底层支撑亦足够强。2020 年公司省内白酒市场市占率预计15%左右,与洋河近30%的市占率相比仍有提升空间,未来随公司品牌力拉升和渠道的进一步深耕,省内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同时,精耕省内的同时,公司亦在不断发力省外市场,2021 年成立省外工作部并将省外市场的突破上升至战略高度,十四五省外市场目标占比提升至20%。当前省外市场营收体量仍相对较小,未来随公司省外市场投入进入收获期,分散的省外市场经销商经过多年培育有望多点开花,进一步打开公司业绩增长空间。 ③人和: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优化治理体系,机制相对灵活,激励较为充分。2020 年4 月公司在新五年来临之际发布股权激励草案,并于2021 年年底完成回购。本次激励拟向不超过360 名高管、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授予1250 万股股票期权,覆盖面广、力度较大,未来随股权激励落地,公司、股东、核心骨干员工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将得以建立,公司经营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十四五发展目标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实现收入64.35、80.96、100.56 亿元,同比增长25.70%、25.81%、24.21%;实现归母净利润20.14、25.43、31.71 亿元,同比增长28.54%、26.27%、24.69%;对应EPS 为1.61、2.03、2.53 元/股,对应2022 年2 月12 日股价,2021-2023 年动态PE 为33.30X、26.37X、21.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疫情反复、渠道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