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圆梦财经 首页 今日荐股 查看内容

2022年2月16日周三券商评级可大胆加仓抢筹9股

2022-2-15 15:52|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1167| 评论: 0

摘要: 2022年2月16日周三各大券商“强烈推荐”、“推荐”、“买入”评级的9支股票:鸿路钢构、中国天楹、埃斯顿、中晶科技、扬农化工、保利发展、仙琚制药、上汽集团、泰晶科技。 ...
鸿路钢构(002541):中期产量增长确定性上升 判断产能终局不止于600万吨

事件:

鸿路钢构发布公告,公司与涡阳县人民政府签订《鸿路智能装配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书》,公司将在涡阳县投资建设智能装配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 亿元,项目用地面积约360 亩(24 万平方米)。

点评:

公司现有基地总产能将接近600 万吨。本次项目的用地面积为360 亩(24 万平方米),预计实际建成厂房面积约17 万平方米(按照用地面积的70%计算),对应钢结构年产能约17 万吨(按照每一万平方米厂房面积对应一万吨产能计算)。根据公司2020 年年报信息,公司在建及已经完成建设的共有十大生产基地,预计2022年底产能将达500 万吨/年;除此之外,根据公司已公告的投资协议,公司将再建设钢结构年产能约90 万吨(重庆南川三期年产能约45 万吨,汝阳二期年产能约23万吨,涡阳智能装配基地年产能约17 万吨,金寨绿色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园一期年产能约5 万吨),合计年产能将接近600 万吨。公司2021 年钢结构产量约为339万吨,公司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

中期产量增长确定性上升,判断公司产能终局不止于600 万吨。此前公司在2020年年报中对产能的指引是500 万吨,根据当前公告数据未来公司总产能已经接近600 万吨,公司中期产量增长的确定性在上升,助力公司保持成长性。另一方面,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是成本优势,主要来自于规模效应及精细化管理能力;近两年公司持续签订新基地投资协议,未来产能规模将进一步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拉开差距,竞争优势有望得到强化。我们看好公司持续拓宽的管理半径和精细化管理能力,判断公司产能终局将不止于600 万吨。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鸿路钢构核心业务在于赚取钢结构加工费,规模效应及成本管控为其核心护城河。新增基地建设计划使公司中期产量增长的确定性上升,助力公司保持成长性,同时公司产能规模进一步与同行业竞争者拉开差距,竞争优势有望得到强化。维持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2.14 亿元、15.08 亿元、17.51 亿元。现价对应2022 年动态市盈率约为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钢价大幅波动影响公司盈利能力、产能扩张及利用率爬坡不及预期、员工持股计划推进不及预期。

中国天楹(000035):牵手美国技术开发商 加注重力储能领域

简评

加注重力储能领域,获EV 中国区独家代理权

2022 年1 月30 日,为引进国际先进储能技术,公司控股子公司Atlas 与美国重力储能技术开发商EV 签订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EV 将所拥有的重力储能系统(“GESS”)的所有知识产权及技术改进在中国区独家授权给中国天楹。许可期从协议生效日开始并于2029 年8 月9 日终止,如果中国天楹付清许可费、无其他违约并部署不少于3GWh 能量存储的重力储能系统,则许可期间将自动延长七年半。此外,EV 将垫付2500 万美元用于在江苏如东建设一个100MWh 的重力储能示范项目,并于2022 年内完成并投入商业运营。EV 是国际领先的重力储能技术公司,主要通过升降混凝土复合储能块来实现能源的存储与释放。EV 的重力储能技术包括低成本水平、高可扩展性、高灵活性、储能介质安全稳定等优点,其储能利用效率约为75%,LCOE 较锂电池低40%。EV 首个商业化重力储能项目于2020 年7 月接入瑞士国家电网,目前旗下有EV1 与EVx 两代产品。EV 作为世界重力储能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曾于2019 年获得软银1.1 亿美元投资,并获2020 年世界经济论坛“技术先锋奖”。

追投EV 股份,加速搭建新能源增长引擎

2022 年1 月30 日,中国天楹控股子公司Atlas 与Novus 签订投资协议,拟投资5000 万美元获得Novus 500 万股。Novus 已于2021 年9 月8 日与EV 签署《合并协议》,通过反向合并方式收购EV 全部股份,并预计2022 年2 月实现EV 纽交所上市。中国天楹抓住EV 上市前窗口期,追加投资EV 这一领先的重力储能技术研发商,有助于深化公司与EV 的合作关系,加速公司重力储能领域业务发展。我们认为中国天楹目前流动性充足且具备一定扩表潜力,中国天楹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及入股EV 加速公司新能源赛道布局,极大地便利了公司引进并推广EV 公司先进的重力储能技术,有助于推动首个重力储能项目在中国迅速落地,助力公司打造区域零碳能源示范中心,为中国天楹“环保+新能源”双引擎强效赋能。 国内重力储能布局先驱,调高公司至“买入”评级全球范围内,重力储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愈发受到重视。公司制定“环保+新能源”双引擎增长战略后,积极牵手美国重力储能领军企业,获得EV 在中国区技术的独家使用权,体现了公司持续深化新能源赛道布局的决心。我们认为公司后续有望通过生产重力储能设备、运营重力储能项目等手段增厚收益,公司后续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05 亿元、8.92 亿元、11.22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28 元、0.35 元、0.44 元,调高公司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Urbaser 出售后的经营风险;焚烧发电补贴退坡的风险;新能源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埃斯顿(002747)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 内外双轮筑深护城河

国产机器人龙头,厚积薄发剑指长远

埃斯顿是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供应商,依托内生外延的技术优势构筑护城河,依托“通用+细分”战略扩大工业机器人本体海内外市场份额成效显著。公司技术实力强劲,产品研发不断推陈出新,已形成以工业机器人本体为主的丰富多元的产品矩阵。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2.63/4.15 亿元,对应EPS 为0.18/0.30/0.48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分别为128.6/77.4/49.1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上游核心技术相继突破,国产工业机器人高歌猛进根据IFR 预测,全球工业机器人2021 年安装量预计可达43.5 万台,同比增长将达13%,2022-2024 年每年新安装量分别较2020 年同比增长18%、27%、35%,伴随锂电、光伏等增量市场需求逐步打开,工业机器人下游市场放量可期。从产业链来看,上游核心零部件生产技术壁垒高成为市场价值高地,外资品牌凭借技术优势垄断上游生产,同时凭借成本优势占据工业机器人中游本体市场份额。但内资品牌正日益注重通过提升技术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并已逐渐突破上游核心零部件及中游本体的技术壁垒,实现了内资品牌在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的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将有望在2025 年实现市场份额占比50%的目标。

内外双轮构筑技术护城河,“通用+细分”战略占领本体市场成效显著公司通过积累底层技术和外延并购优质资产,已经实现了80%的零部件自主供应,具备满足通用化和定制化需求的本体自主设计能力,并能够开发、优化软件算法提升机器人本体质量。目前,公司全产业链技术布局完善,协同效应优势逐步显现。依托强劲技术实力,公司坚持以“通用+细分”战略占领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现阶段,公司已在光伏、锂电与3C 等细分行业和焊接、钣金加工等通用市场上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国内外客户资源与订单数量充足。伴随公司产品在内外市场上需求放量,公司有望于2025 年进入国际机器人第一阵营。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增长风险;疫情带来进出口国际贸易风险等。

123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