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达半导(603290)公司深度报告:车规IGBT先发优势显着 国产龙头强者恒强 全球第六、国内第一的IGBT 龙头。斯达成立于2005 年,是国内首批IGBT 公司,公司IGBT 模块最初用于工控领域,现已拓展至新能源车和光伏风电及变频家电领域,2021H1 公司来自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达25.53%。公司现已具备全系列IGBT 和FRD 芯片自研量产能力。 研发团队实力雄厚,国内最早推出FS-Trench IGBT 芯片的公司。FSTrench是目前车规领域应用最广泛的IGBT 芯片结构。董事长沈华博士毕业于MIT,公司研发团队曾有过英飞凌、XILINX 和美国国际整流器等公司研发经历。受益于强大的研发团队,公司于2015 年成功研发出与英飞凌第四代芯片性能相当的FS-Trench 型IGBT 芯片,并于2021 年推出对标英飞凌第七代芯片的微沟槽车规级FS-Trench 型IGBT 芯片。 公司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先发优势显著。新能源车是IGBT 下游门槛最高的细分之一。车规级IGBT 验证和导入周期较长,越早通过验证的企业越容易抢占更高的市场份额。2021H1 公司主电机控制器车规级IGBT 模块合计配套20 万辆新能源汽车,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预计配套数量将持续提高。 与华虹和上海先进合作紧密,伴随产能释放光伏领域收入有望高增。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风电等领域需求强劲,晶圆代工产能成为制约IGBT 公司业绩释放主要瓶颈,公司与华虹半导体和上海先进(积塔半导体)合作紧密,是华虹与先进IGBT 最重要大客户之一。目前公司光伏领域在手订单是现有产能的数倍之多,伴随华虹等代工厂产能释放,公司光伏领域收入有望快速增长。 自建产线布局高压IGBT 和SiC,预计2022 年SiC 模块开启加速放量。 公司拟分别投入15 亿和5 亿元,自建产线布局高压IGBT 和SiC 芯片生产研发,进一步拓展智能电网、轨道交通、风力发电和新能源车市场。目前公司车规级SiC 模块已获得国内外多家车企和Tier1 客户定点,截至2021 年9 月8 日,公司车规级SiC MOSFET 在手订单达3.43 亿元。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国内IGBT 龙头,在车规级IGBT 上的先发优势,以及工控和新能源发电领域加速国产替代。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6.06/7.94 亿元,对应3 月4 日股价PE 分别为146/94/7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代工产能扩充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增速放缓、研发不及预期。 广汽集团(601238)2月产销快报点评:两田高歌猛进 埃安持续高增长 事件概述:2022 年3 月7 日,公司发布2 月产销数据,广汽集团2 月汽车销量为14.35 万辆,同比+36.5%/环比-39.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05 万辆,同比+166.7%/环比-45.2%。 传祺销量企稳回升,埃安同比大增+163%。2 月传祺销量2.38 万辆,同比+73.5%/环比-34.9%,1-2 月累计销量6.04 万辆,同比+131.8%,其中多款车型热销,GS4 系列销量1.02 万辆,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2021 年12 月上市的全新GS8 上市2 个月订单超2.5 万;截至2022 年3 月4 日,传祺M8 累计销量破16 万,连续29 个月在自主豪华品牌中销量领先。埃安销量0.85 万辆,同比+163.2%/环比-46.8%,1-2 月累计销量2.46 万辆,同比+131.8%,搭载3颗激光雷达、续航达1008km 的新车AION LX Plus 于2 月18 日工厂下线,快充+长续航车型有望带动埃安销量上行。产能方面,2 月18 日,埃安智能生态工厂二期产能扩建竣工,2022/2023 年产能有望达20/40 万辆。受补贴退坡及原材料涨价影响,埃安于3 月4 日宣布对旗下多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上调4000-10000 元不等,消化阶段成本压力。 两田高歌猛进,月销均创历年2 月新高。2 月广本销量5.71 万辆,同比+38.6%/环比-27.3%,其中雅阁/皓影/缤智分别贡献1.66/1.17/1.02 万辆,同比+79.5%/+14.1%/-4.3%,21M12 上市的全新奥德赛2 月销量3892 辆,同比+114.4%。2 月广丰销量5.01 万辆,同比+20.7%/环比-49.9%,其中凯美瑞/雷凌/汉兰达分别贡献1.37/1.03/0.71 万辆,同比+203.6%/-26.8%/+12.7%,新车赛那月销4120 辆,环比-23.7%。车型投放方面,两田产品强周期开启,广丰全新紧凑型SUV 锋兰达2 月12 日店头上市,订单累计至今达1.1 万台;广本电动车e:NP1、广丰基于全新e-TNGA 平台打造的紧凑型SUV bZ4X 将在2022年陆续上市,有望进一步带动销量上行。 智能电动化布局提速,埃安混改有望提振公司估值。广汽集团在智能电动化领域将持续发力,智能化方面,3 月7 日广汽资本独家投资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提供商禾多科技数亿元,按照计划,搭载禾多科技自动驾驶系统的多款广汽车型将于2022 年开始陆续上市;电动化方面,1 月广汽联合中车时代布局IGBT,2023/2025 年年产能有望达30/60 万只;公司预计今年将自建电池厂,规划产能10-15GWH。自主“双子星”强势崛起,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上行,埃安混改有望重构公司估值体系。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32/91.51/110.40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18/14/11 倍。公司把握新能源市场崛起契机,技术与制度多措并举,自主崛起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应不及预期,乘用车市场复苏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