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深股份(002282):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约5808万元,同比增加133.26% 博深股份(002282)4月19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1年前一季度营收约3.86亿元,同比增长72.65%;净利润约5808万元,同比增长133.26%;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同比增长83.33%。 2020年年报显示,博深股份的主营业务为涂附研磨业、五金工具行业、轨交装备零部件行业,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7.48%、35.47%、5.31%。 博深股份的董事长是陈怀荣,男,65岁,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 博深股份的总经理是庞博,男,41岁,中国国籍,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 博深股份(002282):2021年半年度净利润约1.05亿元,同比增加111.91% 博深股份(002282)8月23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8.03亿元,同比增加49.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05亿元,同比增加111.91%;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2元,同比增加81.82%。分配方案为:不分红、不送红股、不转增。 2020年年报显示,博深股份的主营业务为涂附研磨业、五金工具行业、轨交装备零部件行业,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7.48%、35.47%、5.31%。 博深股份的董事长是陈怀荣,男,65岁,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 博深股份的总经理是庞博,男,41岁,中国国籍,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 博深股份(002282):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61.8%,费用管控效果显著 博深股份于2021年10月26日披露三季报,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2亿,同比增长34.2%;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同比增长61.8%;每股收益为0.29元。 期间费用率下降3.4%,费用管控效果显著 公司2021三季度营业成本8.6亿,同比增长38.6%,高于营业收入34.2%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2.3%。期间费用率为11.9%,较去年下降3.4%,费用管控效果显著。 博深股份(股票代码002282):2021年净利润2.81亿元增70.23% 博深股份4月25日晚发布2021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同比增长22.52%;实现营业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73.99%;实现利润总额2.78亿元,同比增长72.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70.23%。 两大业务板块稳步增长 公司自1998年设立以来一直以金刚石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2017年11月,公司完成对金牛研磨的收购,业务拓展至涂附磨具领域。2020年8月,公司全资收购主营高铁制动盘业务的海纬机车,公司成为同时拥有动车组刹车闸片和制动盘的生产、销售和研发能力的A股上市公司。目前,公司业务涵盖金刚石工具、涂附磨具、轨道交通装备零部件三个领域。 具体来看,2021年,涂附磨具板块合并实现营业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24.92%,占到全部营业收入的58.6%,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23.84万元,同比增长14.76%。该板块上半年延续了2020年下半年以来产销两旺的局面,公司一方面提高生产率,扩大产销量。另外,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公司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综合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除此以外,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研发,近两年推出的陶瓷磨料产品得到用户和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金刚石工具板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9.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74.64万元,同比增长134.36%。该板块盈利能力近年来持续改善,公司在做好扩大销售规模的同时,不断持续挖潜,提升了运营质量。 继续培育轨道交通装备零部件板块 在2020年8月完成对海纬机车的全资收购后,目前公司轨道交通装备零部件板块的主要业务是高速列车制动闸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海纬机车子公司的动车组制动盘、内燃机气缸盖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1年,公司轨道交通装备板块合并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84.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6.58万元,同比增长595.33%。 由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铁路客运量减少,直接导致国铁集团对中国中车的新车采购、高级维修维保量减少或延期采购,对轨交装备产业链的相关企业经营均产生一定影响。公司海纬机车子公司制动盘销售也受到一定影响。 针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汶上海纬子公司一方面着力开拓市场,除制动盘产品外,开展矿山机械、重型汽车零部件等铸造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另一方面,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公司表示,轨道交通装备业务由于疫情影响、品种单一、客户单一等综合因素,短期内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国家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的战略方向没有改变,公司培育和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业务的既定的战略也没有变。未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后期铁路建设及车辆装备设施采购需求的常态化恢复,预期轨道交通零部件制造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此外,公司将借助股东结构重构机会,发挥战略股东赋能优势,加快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助力业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