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立特材(002318):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约1.42亿元 同比增长78.72% 久立特材(002318)4月26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约12.89亿元,同比增长59.32%;净利润约1.42亿元,同比增长78.72%;基本每股收益0.1475元,同比增长56.08%。 2020年半年报显示,久立特材的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化工和天然气、其他不可分行业、其他机械制造、电力设备制造,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6.04%、18.36%、17.11%、8.5%。 久立特材的总经理、董事长均是李郑周,男,48岁,中国国籍,博士学历,国际商务师。 久立特材(002318):2021年半年度净利润约3.77亿元 同比增加48.5% 久立特材(002318)8月2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3.77亿元,同比增加48.5%;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39元。 2020年年报显示,久立特材的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化工和天然气、其他不可分行业、其他机械制造、电力设备制造,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9.74%、16.4%、16.12%、7.74%。 久立特材(002318):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约2.36亿元 同比下降20.24% 久立特材(002318)10月29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5.33亿元,同比增长8.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6亿元,同比下降20.2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4元,同比下降31.43%。 2021年半年报显示,久立特材的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化工和天然气、其他机械制造、其他不可分行业、电力设备制造,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3.24%、17.02%、16.35%、13.39%。 久立特材的总经理、董事长均是李郑周,男,48岁,博士学历,国际商务师。 久立特材(股票代码002318)2021年净利7.94亿元 同比增长2.92% 久立特材(002318)发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74亿元,同比增长20.56%,实现净利润7.94亿元,同比增长2.92%;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 与此同时,公司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净利润约1.94亿元,同比增长36.47%。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工业用不锈钢管专业生产企业,久立特材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工业用不锈钢管及特种合金的管材、管件、法兰、棒材及管道预制件的研发、生产、销售。 年报显示,公司目前具备年产13.5万吨工业用不锈钢管的生产能力。根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统计,公司市场占有率多年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行业头部地位和规模优势明显,具备一定的产品议价能力。 久立特材表示,在依旧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始终精准定位“高、精、尖”产品,加速布局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领域,不断开发新产品应用于高端领域市场。报告期内,公司用于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领域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19%。 公司始终致力于为油气(包括LNG)、化工及电力等能源装备行业提供高性能、耐蚀、耐压、耐温的材料,涵盖多种工业用特种不锈钢、近百个品种的工业用不锈钢管产品,至今已有多项产品实现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已成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国电投的合格供应商,也是英荷壳牌(Shell)、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英国石油(BP)、道达尔(Total)、沙特阿美(Aramco)、巴西石油(Petrobras)、巴斯夫(BASF)、科思创(Covestro)、陶氏化学(Dow)、杜邦(Dupont)、法玛通(Framatone)、西屋(Westinghouse)、德希尼布(Technip Energies)、塞班(Saipem)、日晖(JGC)、千代田(Chiyoda)、三星工程(Samsung)等世界级知名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2021年,公司新申报科研项目21项,完成14项验收;新申报专利19项,专有技术25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388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工程师159人,高级工程师30人。 国泰君安指出,2021年10月初,公司投资的“年产5500KM核电、半导体、医药、仪器仪表等领域用精密管材项目”主体生产线顺利投入生产,后续产能的逐步释放或将进一步提升公司高端产品营收占比。 此外,随着公司产能持续扩张,成长性将不断兑现。目前公司在建产能包括1万吨油气管道、5000吨合金管道等,公司还将通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久立特材(股票代码002318)一季度净利7.94亿元 增长36% 4月25日晚间,久立特材发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和2022年度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74亿元,同比增长20.56%,实现净利润7.94亿元同比增长2.92%;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净利润约1.94亿元,同比增长36.47%。 高端产品比重进一步提升 久立特材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材料制造商。公司目前具备年产13.5万吨工业用不锈钢管的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多年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部分产品多次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填补国内空白。 近几年,受益于下游油气领域景气度回升和高端化产品技术效益逐步释放,久立特材净利润维持较高增长。不过,2021年下半年来的出口退税调整以及限电政策对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面对这一挑战,久立特材表示,将提高供给高端化水平,提升高端产品营收占比和公司盈利能力。年报显示,公司用于高端装备制造及新材料领域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19%。相比2020年底,提升了3个百分点。 为加快高端领域产品布局,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产品结构,2017年久立特材募集资金10.4亿元用于“年产5500KM核电、半导体、医药、仪器仪表等领域用精密管材项目”、“年产1000吨航空航天材料及制品项目”、“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项目”。 根据公司公告,“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项目”和“年产1000吨航空航天材料及制品项目”已于 2021年 12月投产,“年产5500KM核电、半导体、医药、仪器仪表等领域用精密管材项目”已于2021年10月投产。随着新项目投产,公司高端产品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核电建设重启带来发展机会 多年来,久立特材一直致力于核电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其三代核电用高性能不锈钢管在国产和国外核电机组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在“双碳”背景下下,作为清洁能源的核电,再次受到重视。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在严监管、确保绝对安全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此次会上集中核准3个核电项目共6台三代核电机组,传递出加快发展核电的积极信号。 久立特材在近期的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为核电U型蒸发器传热管产品的全球主要供应商之一,目前拥有核电蒸发器用管产能500吨。在“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随着核电装机量的稳步增长以及国产化趋势,公司将积极关注未来核电产品应用的新领域、新产品以及市场前景。 据国海证券测算,2022-2025年我国核电年均建设投资有望超1000亿元,核电建设有望在十四五中后期迎来快速发展,并拉动产业链相关核心设备国产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