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利集团(股票代码002309):2021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中利集团于2021年8月31日披露中报,公司2021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8.8亿,同比增长29.3%;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上年同期为-2.6亿元,亏损幅度扩大。 期间费用率下降6.8%,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125.8% 公司2021半年度营业成本44.4亿,同比增长27.8%,低于营业收入29.3%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上升1.1%。期间费用率为13.9%,较去年下降6.8%,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经营性现金流由5亿下降至-1.3亿,同比下降125.8%。公司本期研发投入为1.5亿,同比上升8.7%。 中利集团(002309):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约-2.25亿元 同比下降238.81% 中利集团(002309)10月27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1.52亿元,同比增长36.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25亿元,同比下降238.81%。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同比下降225%。 2021年半年报显示,中利集团的主营业务为光伏行业、其他行业、通信行业、光棒光纤,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8.87%、28.17%、21.74%、1.23%。 中利集团的董事长是王柏兴,男,65岁,无境外居留权,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 中利集团的总经理是王伟峰,男,41岁,无境外居留权,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 中利集团(002309)2021年净利润为-38.66亿元 4月26日晚间,中利集团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58亿元,同比增长了16.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6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因为应收账回款力度加大而得到较大改善。 年报显示,期内公司以光伏和特种线缆双主业发展。光伏制造业务主要专注于单晶高效电池和大尺寸(182、210)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特种线缆业务主要研发、生产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舰船用电缆、高铁用电缆、光伏/风电新能源线缆、电力储能系统用电池连接电缆等系列产品。 从2021年报数据来看,公司光伏业务营收增长显著。2021年,该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2.75亿元,同比增长36.31%,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49.96%。资料显示,目前公司共有六大光伏制造基地,逐步形成12GW光伏单晶高效电池、18GW大尺寸光伏高效组件的设计产能。中利集团表示,公司拟在当前的基础上规划拓展1-3个GW级的生产基地,产能会进一步增加。 当前光伏行业正在经历N型电池迭代P型电池的技术浪潮阶段,中利集团基于自身战略出发,加大研发抢先布局夯实光伏业务根基。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4.41亿元,同比增长55.63%。期内,公司的多个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N型钝化接触电池光电转换率达到24%以上,预计技术的应用将在2023年达到GW级以上。高效异质结电池(HJT)方面,实验室批次平均效率已达到24.5%,双面率达到92%以上。 此外,在线缆业务方面,公司继续以注重客户品质、严控回款期为主的经营策略,加快现金流回收。 中利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近几年来管理层除了在业务拓展、产能规划以及技术研发方面积极布局,还将考虑从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目前正在考虑引入央、国企能源企业共同投资光伏板块,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下迎来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时代,光伏产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引入战略投资或形成混合所有制发展能解决公司资金短缺,加快目前已投资形成的六个光伏生产基地的业务发展;其二,公司通过引入央、国企能源企业战投也能绑定部分下游客户,有利于消纳组件产能、加快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等综合经营发展。 此外,截至年报披露日,2021年公司控股股东关联方对公司资金占用余额为87,690万元,但相关方已经制定了归还计划,如能执行将不会对中利集团未来经营发展和战略规划造成严重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