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初中国商务部宣布加强对于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的出口管制之后,金属镓的价格在12月的一周内上涨了17%,达到了每公斤595美元,创下了2011 年以来的最高价格。 镓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面板、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和绿色能源等领域。此次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中国出口限制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促使买家锁定出货,进而推高价格。 这一事件对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方面,金属镓是半导体应用量最大的金属,主要表现形式为第二代砷化镓衬底(二代半导体材料)以及第三代氮化镓(三代半导体材料)外延,未来应用仍有提升趋势;另一方面,镓没有现成替代品,下游领域均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 从全球镓的产量分布看,中国处于全球绝对的领先低位。据USGS数据,2022年全球共生产金属镓 550吨,其中中国生产 540吨,占比超过 98%,其余生产镓金属的国家包含日本、韩国、俄罗斯,合计生产镓金属仅 10吨左右。 出口管制实施后,相关金属价格受益于管制预期价格走升,国内原材料价格或迎供应过剩承压下行,海外或迎供应短缺而价格上涨,导致国外原材料价格高于国内价格,国内下游产品因成本优势而竞争力提升。 展望后市,光大证券分析,大国博弈加剧之下,关注稀缺资源的战略价值。研究显示,中国在稀土、钨、镓、锗、铟、镁、钛、钼等小金属领域具备优势,这些战略资源也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者关键角色,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这些资源的战略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具体到A股市场,出口管制政策提升了锗、镓等小金属资源的战略地位,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其中具备产业链优势、资源优势、技术领先的企业有望受益。 生产镓上市公司 镓概念股一览如下: 1、新湖中宝(600208) 新湖中宝: 公司持有杭州富加镓业科技有限公司22%股权,富加镓业依托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专注研究新型半导体材料--氧化镓(Ga2O3),目前基于β氧化镓的晶体制备及其功率器件开发已取得一定进展。 2、中国西电(601179) 中国西电:西电电力系统与陕西西安电子科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西安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有限公司。陕西半导体氧化镓研究。 3、上海瀚讯(300762) 上海瀚讯:公司股东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超宽禁带半导体氧化镓异质集成技术研究。 4、隆基绿能(601012) 隆基绿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供应商,与连城数控合作碳化硅及氧化镓等晶体的生长。 5、蓝晓科技(300487) 蓝晓科技:国内提取金属镓的龙头企业。号称“提镓第一股” 6、南大光电(300346) 南大光电:南京大学有氧化镓双极型异质结功率器件研究。 7、福达合金(603045) 福达合金:金属镓销售。 8、中国铝业(601600) 中国铝业:中国铝业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的金属镓产能约200吨/年,2022年金属镓产量为146吨。 9、三安光电(600703) 三安光电:湖南三安半导体有氧化镓材料。 10、湖南黄金(002155) 湖南黄金:金属镓 11、天山铝业(002532) 天山铝业7月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生产氧化铝产生的赤泥中含有金属镓、铁等金属元素,公司目前正在论证从赤泥中回收镓的经济性和相关技术途径,如有这方面进展,将及时发布相关公告。 12、争光股份(301092) 争光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有不同工艺的提镓树脂,目前与客户合作开发的新型提镓树脂项目正常有序推进中,实验室研发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车间试生产,对公司生产经营不会构成重大影响,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该项目尚未与国外客户合作。 13、云南锗业(002428) 云南锗业7月5日再度涨停,股价实现两连板。消息面上,近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公布,将于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有观点认为,镓、锗价格有望走高。云南锗业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记者:“公司生产经营目前一切正常。对于价格是否走高,需要看后续市场的供需情况,公司目前无法做出判断。对于出口政策变化,公司会按照要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14、中铝国际(601068) 中铝国际7月1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可以提供从铝生产流程中提炼镓的技术服务。 15、格林美(002340) 格林美7月12日于互动平台表示,锗回收方面,主要由格林美下属公司从事锗金属回收业务,目前年产40金吨锗金属产品,是世界最大的锗回收企业。主要产品有高纯氧化锗、还原锗锭(锗粉)、区熔锗锭、锗单晶、锗晶片;镓回收方面,公司多年来进行技术开发,已经掌握从电子废弃物与含镓废料中回收镓的技术,正在建设规模化回收产线,积极把握镓金属红利。 15、光智科技(300489) 光智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锑化镓(GaSb)、锑化铟(InSb)、碲锌镉(CdZnTe)在2022年度初步产能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023年上半年,锑化铟(InSb)、锑化镓均通过客户验证并完成出货,但目前该类产品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