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鸣:亚太市场全线反攻A股大涨是否终结恐慌式下跌?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后,美股迎来了一场史诗级的暴涨行情。而在此之下,亚太市场今日全线反攻,日韩股市分别大涨超6%以及8%。A股市场全天高开高走,中阳之下,今日连续反弹三日。 对等关税暂缓,美股暴涨,亚太股市全线反弹,A股连涨三日之下,这里的恐慌调整是否结束,短期是否见底呢? 1、短期持续反弹,是海内外情绪缓和下的回升 很明显,今日市场的反攻,主要源于特朗普政府暂缓对等关税引发的全球市场情绪修复。4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关税暂缓,直接推动美股史诗级暴涨。亚太股市接力上涨,A股高开高走。 而在此之前的过去两日,国家队的发力以及国内政策的释放下,有效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共同刺激指数持续反弹。比如中央汇金公司明确表态将继续增持A股ETF,并通过“平准基金”功能稳定市场。社保基金、中国诚通等也宣布千亿级增持计划,直接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流动性方面,央行通过再贷款工具为央企回购提供资金支持,叠加降息、降准预期,市场流动性压力得到缓解。而上海、浙江等地国资委强调加强市值管理,国家电投、能源集团加速资产注入,进一步释放国企改革红利。 2、全线反攻之下,A股这波调整是否结束? 从3040点开始,A股三日最高反弹约200点,市场情绪修复的同时,已经收复年线以及5日均线的失地。短期情绪恢复良好之下,此前恐慌性的下跌是否结束,这波调整又是否见底呢? 首先,国家队大力出手以及政策持续发力下,恐慌性的下跌或已结束。由于此轮市场的下跌,更多的还是恐慌情绪导致的短期抛售,市场一度流动性紧张之际,随着国家队出手缓解流动性危机,并且在多项政策的协同跟进下,指数这波恐慌性的抛售或告一段落。 不过,尽管关税暂缓缓解了短期压力,但实质性风险仍未消除。海外方面,特朗普团队内部矛盾明显,贸易代表格里尔在国会听证会上对政策突变毫不知情,显示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而市场对特朗普“即兴决策”的担忧持续,若90天后谈判未果,关税可能再度升级。此外,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飙升,债市抛售或反映市场对通胀和财政赤字的长期担忧37。若美债危机深化,可能引发全球流动性收紧,冲击新兴市场资产;而国内方面,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可能进一步影响出口依赖型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并对市场带来一定的抑制影响。 此外,对于A股市场来说,从历史维度看,此次救市与2015年股灾、2018年股权质押危机、2020年疫情冲击及2024年量化危机形成鲜明对照,共同构成A股特有的“政策底、二次探底、市场底”的W底规律。也就是说,短期恐慌情绪的缓解导致的反弹之后,仍有可能在关税等实质性因素的影响下再次回探,迎来二次探底。 3、情绪反弹以及实质影响可能抑制下,该如何应对? 首先,短期苹果产业链因苹果股价暴涨15%及潜在关税豁免预期,可能迎来估值修复,部分超跌的标的短期或有反弹的机会;而新能源以及半导体方面,特斯拉、英伟达等美股龙头反弹带动产业链情绪,叠加国产替代逻辑,可捕捉部分龙头品种的投资机遇; 其次,搏反弹的同时,关注低估值防御品种。比如公用事业、必需消费品等板块抗波动性强,适合作为避险仓位。同时,还需要应对政策的变化,如果关税谈判进展顺利,出口复苏预期强的机械、家电等可能迎来反弹。而如果局势恶化,需要转向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 继续关注美债收益率的趋势。近期美债收益率飙升可能导致外资流出压力加大,需密切关注外资动向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如果美债抛售,流动性风险还可能外溢到A股,整体还需保持谨慎。 总之,短期A股在情绪修复和政策托底的双重作用下,已出现企稳迹象,但关税不确定性、海外流动性收紧及国内经济复苏斜率仍需观察。市场短期或维持震荡格局,阶段性底部概率较高,但二次探底风险犹存。建议以结构性机会为主,控制仓位,并密切跟踪关税事项的新进展及美联储政策动向。采取“防御+进攻”策略,优先配置高股息、低估值板块,同时把握超跌反弹机会,等待经济数据改善及政策增量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