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联播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切实兜牢核电安全保障网。 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 此次获批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10台新机组。以上新项目均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其中包含8台华龙一号机组。 我国核电历年批复一般一年分两次,单次批复量通常不超过6台。本次在上半年一次性获批10台动作较为罕见,下半年或还有新机组获批,全年获批量或将超预期。核电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涉及产业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以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约200亿元的投资力度估算,本次新核准机组的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 核电作为低碳能源体系的核心支柱,正迎来全球能源转型与技术突破的双重机遇。中国将核电发展方针从“稳妥推进”调整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欧盟、美国、日本等国亦通过政策支持重启核电建设,全球装机预计2030年翻倍。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我国核电建设进程明显提速,2024年核准核电机组数量创历史新高,涉及第三代和第四代技术,在建机组数量保持全球第一。同时,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核电作为低碳、高效的能源形式,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国内能源结构调整及 “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进,也为核电技术和设备出口创造了新机遇。 我国核电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高峰期 此外,4月27日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上,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中广核“智能核电”正式发布,对我国核电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智能核电”是中广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工业操作系统,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当前先进技术,对核电站本体(机组、系统、设备等)进行智能化升级的技术体系,实现了机组级的智能控制和智能监控。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27日在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材料、燃料、软件、工艺等方面创新能力和水平,完善核电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小型堆、四代堆等新一代技术研发示范,积极培育核电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力。要抓住当前核电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进沿海核电建设,科学合理确定核电站布局,保持平稳建设节奏。加快推进先进核电技术试验示范,积极推动核能供暖和综合利用,做好厂址资源保护,形成“建设一批、储备一批、保护一批、示范一批”的发展格局。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介绍,我国核电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高峰期,已颁发建造许可证的机组31台,核准待建机组13台,未来还将有新的机组核准,在建规模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在建规模总和,世所未有、史所未有。他提出加快推进核电标准化设计等建议,尽快固化华龙、国和等主力堆型设计,以标准化设计和批量化建设带动核电建设提质增效、安全性可靠性持续提升。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曹述栋表示,我国逐步形成了从工程设计到施工、调试到商运的核电工程全生命周期建设运营能力,群堆建设管理能力均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具备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工程施工能力。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称,我国核能领域持续发展,三四代核裂机组相继落地,核聚变装置加速发展,建议关注产业链核心价值量环节。建议关注:1)竞争格局稳定、附加值高的核岛设备环节中的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核主泵以及核泵轴承等;2)产品矩阵不断完善,单位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的核电阀门环节;3)技术有望实现突破,国产替代前景广阔的乏燃料储运设备环节;4)核电运营;5)核燃料;6)核电建设。 可控核聚变上市公司 可控核聚变概念股一览如下: 1、联创光电600363 根据2023年12月5日公告,联创超导的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应用于非磁金属感应加热、磁控硅单晶生长炉、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和节能效果,市场潜力巨大。 2、永鼎股份600105 2023年3月16日互动易回复:公司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应用于核电工程。 3、雪人股份002639 可控核聚变领域多项大科学工程必须在液氦到超流氦温区环境下运行,氦气压缩机作为大型低温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实现大科学装置低温环境的主要手段。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所采用的是公司生产的“兆瓦级”大型的氦气压缩机设备,该项目可获得-271℃温度下百瓦级的制冷量。上述技术已取得国家科技成果评价,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4、安泰科技000969 公司控股子公司安泰中科作为全球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核心供应商,实现钨铜偏滤器、钨铜限制器、包层第一壁、钨硼中子屏蔽材料等全系列涉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累计提供数万件钨铜零部件,助力中国可控核聚变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5、旭光电子600353 公司作为国际先进的大功率电子管生产企业,已生产定型百余种的全系列产品,其产品工作频率为0.1MHZ-1000MHz、输出功率为1KW-1MW;产品主要用于激光加工设备、广播电视、雷达、医疗、光刻机等半导体加工设备、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其中,公司承接可控核聚变工程配套研制的兆瓦级电子管产品,已成功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组织的专家测试和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产品成功填补了国内在兆瓦级四极管领域的技术空白。 6、中核科技000777 公司有部分技术积累,后续将积极跟踪核聚变技术路线并对公司技术进行迭代更新。另外,中油资本称,公司参股企业昆仑资本参与投资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该公司将致力于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探索与发展。在中国石油集团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昆仑资本出资聚变新能是在未来能源领域进行战略布局的具体体现。 7、中洲特材(300963)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中洲特材(300963)提问:公司生产的高温合金产品现在或者后期有没有直接或间接应用到可控核聚变领域?中洲特材回复称,公司是核电公司的上游供应商,生产的阀门、焊材等产品已为中核、中广核、国核等核电设施配套。目前全球可控核聚变技术仍处于科学试验阶段,公司高温合金产品目前尚未应用于该领域。 8、久盛电气301082 公司主要从事防火类特种电缆以及电力电缆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主要产品为电气装备用电缆、电力电缆、加热电缆。2023年11月22日互动易回复:公司有产品应用到核电领域。核聚变领域,公司与有关科研所有合作,有少量产品被应用。 9、东方精工002611 2021年年报:公司通过直接参股方式,投资了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航天新力不仅承担了全球规模最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磁体支撑、屏蔽包层等重要设备的制造,还承担我国大部分核电站核I级机械设备构件的研制和生产任务,深度参与我国核电建设国产化进程, 已完成数十种核能装备用合金材料和关键部件的研发与国产化。 10、弘讯科技603015 2023年10月27日互动易回复:公司控股子公司意大利EEI在核聚变电源器领域与欧洲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保持多年技术合作。针等离加速器电源领域,特别是在高速磁铁电源应上,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经验,可以满各类客户的定制化需求。目前意大利EEI设计生产的动态性能转换器系列(HDPS),其有着稳定、精准、高速、灵活的设计功能,技术确保了等离体状态的稳定控制;拥有高速环磁(Tokamak)控制技术,为Tokamak系统提供了先进的直流/直流电源解决案,是核聚变所需的强度磁场中作为核心部件。 11、纽威股份603699 2024年1月5日互动易回复:公司目前已向法国 ITER 可控核聚变项目供货近 6 千万核级和非核级阀门,阀门种类有手动阀,也有开关阀,调节阀。在核聚变领域,公司在设计、样机、制造等方面已提前做好准备。 12、中国核电(601985) 中国核电(601985)2月28日晚间公告,为前瞻性布局核聚变能源领域,公司拟以增资方式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简称“聚变公司”),公司投资金额为10亿元。 13、浙能电力(600023) 浙能电力(600023)2月28日晚间公告,为前瞻性布局核聚变能源领域,公司拟以增资方式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简称“聚变公司”),投资金额约7.5亿元。可控核聚变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突破需要长期研究和大量资金投入,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14、000617中油资本 中油资本3月2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参股企业昆仑资本2024年参股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该公司将致力于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探索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