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下称“北影节”)落下帷幕。上海证券报记者在郎园Station、怀柔中国影都等地了解到,在为期九天的光影旅程中,全球影人汇聚北京,与电影有关的展映、论坛活动火热举办。北影节不仅打造了一场电影IP的文化盛宴,更吸引众多行业人士探讨电影的未来之路。 “内容+”讲好中国故事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取得的成功成为北影节期间电影人热议的焦点。IMAXChina首席执行官孟丹青说:“对于电影产业来说,故事是核心,《哪吒2》让从业者意识到故事好,回报就好。”华人文化集团公司副总裁应旭珺表示:“《哪吒2》把全世界的观众带到电影院,让人们再次看到了中国电影的魅力、电影院的魅力。未来世界电影舞台上,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是非常有机会的。” 北影节期间,300余部涵盖全球佳作、经典修复、华语新锐等多元作品,以展映的形式在京津冀33家影院及1家沉浸影院放映。多部影片开票即售罄,优秀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市场风向在变,观众喜好在变,审美趋势在变,以往的成功案例似乎失去了昔日的魅力,而新的可复制的榜样和路径却寥寥无几。”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傅若清认为,无论市场冷热,观众始终对创新性的电影内容抱有热情,对能够帮助他们理解世界、探索自我、获得共鸣的好故事抱有期待。 不仅要布局内容赛道,也要拓宽播放渠道。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说:“互联网的好处就是使人才能够‘低成本’地被看到。从高质量人才的发现来说,流媒体可以作为青年电影创作人才的铺路石。” 壹同制作总制片人钱重远认为,在筹备拍摄、概念设计、技术建模、后期制作等方面,AI这一生产工具正在为电影行业带来更多助力。 “电影+”繁荣电影生态 在本届北影节上,“中国电影消费年”宣布拉开帷幕,以电影为纽带,深度融入百姓的衣食住行,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打造高品质消费新场景。 在郎园Station,130家文创艺术摊位以电影IP为核心,呈现多元艺术形态。30家京津冀博物馆及文博机构联合参展,推出“影视同款”历史珍品复刻文创,让影迷在逛市集的同时感受文化魅力。 由上市公司博纳影业、中国电影等主办的嘉年华也在北影节期间火热上演。在中影电影制片厂“江南水乡”外景地,市民游客深入体验“电影里的非遗”;夜幕降临之际,大量周边学子、市民步入博纳影业怀柔产业园,观看露天电影,打卡电影拍摄道具。 值得一提的是,北影节特别设置了《哪吒2》的破亿手绘海报展,完整呈现导演饺子为《哪吒2》创作的150余幅海报。同时,设置了衍生品的展示区域,涵盖盲盒、毛绒玩偶、徽章以及钥匙扣等周边产品。记者在现场看到,即便是工作日,依然有大量预约观众带着期待进场、带着收获离场,更有部分观众装扮成哪吒、敖丙的形象进行打卡拍照。 华强方特执行总裁尚琳琳认为,优质内容是电影IP长期发展的根基。从早期策划阶段就将电影、衍生品、实景娱乐等纳入整体规划,能进一步提升投资方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