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隆重举行。宇树科技王兴兴在本次论坛做了主旨演讲,透露了人形机器人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众多企业加速推动下游场景的落地。很多人形机器人厂商爆单了,包括宇树科技在内的众多企业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 在AI的赋能下,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化速度日益加快,在开放式环境下的运动能力成为衡量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力的关键指标。 8月15日-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隆重举行,届时又将迎来行业大事件。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梳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探寻行业的投资机遇。 1、宇树王兴兴透露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很多企业爆单 5月10日,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闯上海 创巅峰——青年与城市共成长”为主题,采取了“主论坛+上海青年科创嘉年华”形式,成为创新创业领域的焦点会议。 论坛现场发布了“2025上海青年科技创业十大先锋”以及“2025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十大优秀案例”,现场进行了AI、生命健康、前沿科技三大重点领域的专题项目路演,搭建了科技创新与资本对接的平台。 国内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宇树科技王兴兴在本次论坛做了主旨演讲,瞬间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事件。 王兴兴演讲中透露之所以选择人形机器人这一创业领域,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人形机器人是结构较为简单的通用机器人,对硬件要求较低;人形机器人可以给用户提供情绪价值;人形机器人在数据采集方面较为便捷,可以将人类通用的数据快速适配;人形机器人拥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2025年初,王兴兴预计,2025年底之前AI人形机器人将会达到“新量级”,2026年-2027年将在服务业、工业等部分场景落地。 本次演讲中,王兴兴透露人形机器人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众多企业加速推动下游场景的落地。很多人形机器人厂商爆单,包括宇树科技在内的众多企业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宇树科技当前处于人员紧缺阶段,研发、技术、文职、销售等职位都非常缺人。 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前景,王兴兴认为未来2-5年端到端的人工智能问题将成为技术研发核心。因此最强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一定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当前硬件问题也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如何生产低成本、长寿命的硬件是大批量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过程中,宇树科技在产品销售端成为佼佼者。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的数据,2024年宇树机器狗销量达到2.37万台,市占率逼近70%;宇树人形机器人交付量突破1500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下一代大规模部署的智能终端,因此也将带来广阔的市场机遇。 2、人形机器人行业加速发展,量产阶段即将到来 4月19日,北京举办了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我们发现多个厂商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展现了不俗的实力。 时隔不到一周,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4月24日-26日隆重举行。这场运动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无锡市惠山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共同承办。 根据主办方的介绍,本场运动会是国内首次举行的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综合性运动会,主要由竞赛展示、嘉年华活动、主题会议三大部分组成。 与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不同,在竞赛展示活动中,赛事举办方设置了竞技展示类、应用场景类和人机互动类三大部分活动,全面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综合能力。 8月15日-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隆重举行,竞赛项目分为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主题赛事包括足球、田径、药品分拣等,外围赛事则包括篮球、乒乓球等。 在国际人形机器人领域,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一直是行业焦点。早在2024年6月,马斯克就曾经表示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对Optimus进行“重大的硬件改版”,2025年将进入限量生产阶段。 3月21日,马斯克对外表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已经在弗里蒙特厂试产线完成制造。特斯拉2025年计划生产5000台Optimus,2026年目标产量提升至5万台。 为了能够尽快推动Optimus规模化生产,特斯拉官网已经发布多个招聘需求,大多数岗位为工程师,包括机器学习工程师、深度学习操作工程师、强化学习工程师等。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特斯拉仍在加码人工智能来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整体能力。 日前特斯拉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更新报告,首次向外界展示Optimus人形机器人试生产线,这意味着Optimus量产时刻即将到来。 除了特斯拉,Figure也是焦点人形机器人厂商。2月21日,Figure推出Helix端到端具身模型,首次将“视觉-语言-动作(VLA)”运用在人形机器人,这提升了机器人学习能力、肢体控制能力。 Helix主要由两大AI模块组成,分别扮演着“大脑”和“小脑”的角色。“大脑”模块为拥有70亿参数的多模态模型,可以实现7-9Hz频率处理多模态信息。“小脑”模块则为8000万参数的AI,将“大脑”模块发出的指令转为动作,频率达到200Hz。 伴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发展,AI芯片(实现机器人大脑及小脑智能)、减速器、灵巧手、PEEK材料、电机、锂电池、丝杠(传动装置)等领域将迎来发展机遇。 根据iFinD金融数据终端,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包括:汇川技术、蓝思科技、科大讯飞、三花智控、上海电气、光启技术、亿纬锂能、瑞芯微、鹏鼎控股、胜宏科技、广汽集团、领益智造、中联重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