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政策跟踪之四:《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三大关键点解读--中国足球改革精准疗伤之纲领
体育产业政策跟踪之四:《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三大关键点解读--中国足球改革精准疗伤之纲领 事件: 3月16日上午,《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正式公布,下午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召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发布会。《方案》主要涉及足球改革三步走、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联赛彩票提供资金、职业联赛理事会和公检法合作反假球、加大校园足球学时比重和政府兴建足球场数量要明确刚性要求等问题。 三大关键点:体制、专业化、资金 解读: 关键点一:发展足球运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制改革实行三步走。近期目标是理顺足球管理体制。第二步是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强队行列。第三部是男足打进世界杯、进入奥运会。 点评:中国足球改革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当时就确定了体育产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但截至今日体育体制改革效果仍不明显,各类尤其是竞技体育项目多处于政府包办状态,旧的管理经验不适用于足球,新体制构建过程中的“混乱”与“漂移”在足球上表现淋漓尽致,一方面足球需要市场经济带来的实惠,但却无法自律约束自身,足球相关事业单位“事业病”与企业单位“企业病”,加之体育圈的各类积弊,集中于足球,足球成了中国体育体制弊端的集大成者。《方案》将理顺体制作为第一步,可视为精准疗伤之举,也触碰到足球改革最脆弱的神经。此次足球改革高层的力度和精准度空前,我们对第一步理顺体制持积极态度。 关键点二:取消足球协会与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构架,中国足球协会与体育总局脱钩,国足协将无行政级别,由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代表、知名足球专业人士、社会人士和专家代表等组成,确保足协领导机构的专业化。 点评:长期以来,足协存在一些公认的问题,如政事不分、事企部分、管理无效、部分人员素质较低,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俱乐部无法认可管理者的合法性与公正性,对它制定的联赛运行和管理的规则也大多认为是维护自身利益,剥夺俱乐部利益的政策工具,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利益之争带来有法不依的失控局面。同时,外部监管制度缺失,国家体育总局无专门的职业体育管理职能部门,而公共法律体系也因职业足球政企不分难以适用。所以,足协去行政化与专业化有利于纠正系统性错误,促进市场化职业体育制度的建立。 关键点三:《方案》大篇幅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足球的投入,体育、教育等部门在安排相关经费时,对足球发展给予倾斜。成立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赠。每年在体育彩票新增公益金收入中安排一定资金,资助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同时积极研究推进发行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为竞猜对象的足球彩票。 点评:从整个体育体制和足球体制改革历程来看,举国体制与财政供养已经无法为解决职业足球问题提供支撑,足球未来作为职业体育的一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营利为目的,俱乐部和联赛也会和其他企业一样有盈亏、有破产重组。将足球产业从“漂移”“矛盾”的状态带向职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必然需要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彩资金在支持业余联赛、青少年比赛和夯实足球人才培养基础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互联网销售彩票处于自查自纠的整顿阶段,但彩票与互联网的结合是必然的,整顿重生后的互联网彩票将成为足球改革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结论:《方案》列出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步走”目标,说明足球改革的艰巨性,同时也说明高层充分认识到了中国足球的各种老大难问题。《方案》虽然是总体纲领文件,却已经细化到11大项50条款的篇幅,充分说明了足球改革涉及的领域之广,环节之多。预计未来税务、工商、财政、司法等多方面继续出台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进入细分改革落实阶段。此次《方案》的高层重视程度、可行性、精准度及目前的改革与反腐力度决定了足球产业已经正式开篇,相关标的将获得长期利好,如“中国校园足球发展联盟”发起者之一港股智美集团,A股的中体产业、江苏舜天和雷曼光电。 风险提示:细分改革执行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