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周报:3年内受到环保处罚不得IPO,利好污染治理市场
一周观点: 3年内受到环保处罚不得IPO,利好污染治理市场。7月1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发行人募集资金项目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最近36个月内收到环保相关行政处罚或者收到刑事处罚的,不得公开发股票。我们认为,证监会发声IPO重点审查上市公司的环保表现,有助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拟上市的公司将重视或加大治理力度,这对于从事环境治理相关企业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博世科成立监测公司,先发介入土壤污染监测。6月29日,博世科发布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投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广西博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我们认为,这是继月初完成接收广西环科院环保有限公司的环评业务后,在完善自身环保产业链上的又一次重要尝试。“土十条”公布后,土壤污染监测领域优先收益,可新增百亿的监测市场空间。博世科在完善其监测、评估能力后,已形成先发优势,凭借其后续治理的良好技术储备,可着力打造土壤修复全产业链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环保服务商。 桑顿新能源高举高打,锂电新兵前景可期。6月28日,桑德集团旗下桑顿新能源于期产业园项目投产运行,待三期建设全区完成后,桑顿可拥有年产值3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目前,桑德集团持有该公司70%股份,启迪桑德持有30%股份。我们认为,桑顿契合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建立以锂电、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为核心产业链园区,业务将得到有效发展。同时,也可与环卫业务实力雄厚启迪桑德在废旧电池回收,智能环卫平台及服务网络建设领域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在“资本+技术”道路上,桑德系会越走越远、越走越扎实。 行业投资建议: 短期看好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的环境监测板块;中长期可关注危废、海绵城市和黑臭水体、土壤修复等子领域的投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