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关键在民间投资
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风险,《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提出,短期内“稳增长”的关键,还在于有效提升民间投资。 “当前经济下行的主要压力来源于投资增速的明显放缓,而投资增速放缓的核心又在于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高达62%的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因此,扭转民间投资的快速下滑,成为今年稳增长的关键。”陈彦斌说。 《报告》分析,导致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有五方面原因,包括融资难融资贵,金融、医疗、养老等第三产业的准入限制,第二产业投资中的民间投资急速下滑,人民币贬值预期下的投资“内冷外热”和市场对经济信心不足导致的投资意愿减弱。 对此,《报告》建议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尤其是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 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还认为,导致民间投资下滑严重的另一原因是国企强劲投资带来的挤出效应。在他看来,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下一步在寻求二者的平衡上能找到新思路,而不再依赖老方法。 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对民间投资下滑则有不同看法。他说,当前就此问题的调研结果,仍集中归结为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政府职能转变有问题、融资难融资贵、税负成本重等等,然而这些都是老问题,为什么此前的民间投资保持了高增长? 在马光远看来,问题还在于由于大量投资集中在制造业,而在制造业普遍不赚钱的背景下,投资必然随之减少。因此,解决之道仍在于恢复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并由此提振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