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2016年三季报综述:保费优化渠道向险种,险资有压力有优势
投资收益下行放缓,行业净利润延续负增长 前三季度上市险企净利润同比下滑。4家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归属净利润836.51亿元,同比下滑20.9%,国寿、太保和新华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88亿元和48亿元,分别下降60%、41%和45%,仅平安实现归属净利润565亿元,同比增涨17%。平安净利润增长主要是其多元金融的其它业务板块表现出色,尤以互金业务增长迅速。净利润下滑基本上符合预期。净利润负增长主要受投资收益大幅减少和责任准备金计提增加影响。2016年前三季度四家上市险企实现投资收益2277亿元,同比下滑26.9%,但净投资收益率有所上升。同时,责任准备金计提压力延续,2016年前三季度共计提取责任准备金3420.66亿元,同比增加14.1%,国寿和太保计提压力较大,分别同比增长25%和59%。 险种及缴费结构优化效果显著 前三季度4家上市险企实现保费收入10182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国寿、平安、太保和新华分别为为3763亿元、3593亿元、1891亿元和934亿元,同比增速除新华外保持在17%-21%左右。个险新单占新单保费比重持续提升,期缴新单保费增速较快,续期业务开始发力。结构调整明显缓解了退保压力,2016年三季度4家上市险企合计退保支出1193.5亿元,同比下滑29.7%。三季度新华保险、中国人寿退保率为5.3%和3.11%,相较于去年同期减少3和1.6个百分点。 非标投资仍是主题,关注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提升 险资配置思路延续:债券配置趋于稳健,较年初减少企业债、次级债配置增加国债等低风险债券配置;权益配置降低了股基占比,丰富权益资产内涵,优先股、非标权益大放异彩;非标方面,非标固收和非标权益双管齐下。从资产形态来看,上市险企在增持交易性金融资产方面基本一致,但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略有分化。关注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带来的利润波动风险以及境外资产配置布局。 重视板块政策方向和保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从保费端来看,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从资产配置端来看,利率下移初期保险资金净投资收益率优势依然明显,同时保险资金在逐步提升风险偏好以维持较高收益。从行业估值、政策方向以及行业配置来看,我们认为保险板块依然具有阶段性配置价值和意义。 风险提示: 1.资本市场大幅波动; 2.保费增速不达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