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行业网站,截止至5月15日,多晶硅料市场价格依旧保持温和上扬格局。五月大厂进入检修阶段,国内三家万吨级多晶硅企业检修复产时间均定在6月初,5月份全月无产出,6月初检修结束后从复产到满产尚需时日,故6月份产量也略受影响。从国内多晶硅供应和需求来看,5-6月份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随着4.12竞价政策的出台,机构认为补贴类光伏项目有望在下半年释放,在需求拉动下,硅料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另外,近日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曾三次公开征求意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最终更名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正式面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有了“硬指标”,《通知》有利于形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引领的长效发展机制,利好光伏等新能源。 继续关注产业龙头通威股份、隆基股份等。 【2019-05-07】通威股份(600438)2018年年报及2019年一季报点评:硅料+电池片龙头 持续扩大领先优势 新能源农业双轮驱动,2019Q1业绩同比增速超过50% 公司是水产饲料领域龙头,国内市占率12%-15%,排名第二。2016 年进入光伏领域,实现农业+新能源高效协同发展,已成长为全球硅料+电池片双料龙头。去年531 政策影响下,公司2018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2 亿元,继续维持正增长。公司2019 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91 亿元,同比增速达到53.4%。 多晶硅领域成本第一梯队,产能加速释放,市占率有望大幅提升 公司多晶硅原产能2 万吨,包头、乐山各2.5 万吨新产能2018 年底也已投产,实际产量可超过3 万吨,生产成本降至4 万元/吨,位于行业第一梯队。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硅料价格已经触底,继续下降空间有限,并且2020 年行业供需改善有望带动硅料价格企稳回升。公司低成本产能加速释放,将充分受益,硅料全球市占率有望从目前4.7%大幅提升至16.2%。 电池片出货全球第一,降本增效突出,龙头地位巩固 根据PV Infolink,2018 年通威电池片对外出货量超过6.5GW,全球第一。今年合肥2期2.3GW高效单晶电池投产后,公司电池产能已超过12GW,全球第一,其中PERC 占比超过3/4。公司电池成本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单晶PERC 电池效率22%以上,盈利能力较强;预计2019 年底公司电池规模将达20GW,电池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为进一步降低非硅成本打开空间。 2019-2021 年业绩分别为0.81 元/股、1.01 元/股、1.27 元/股 光伏业务快速发展及农牧业务平稳增长带动下,预计公司19-21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27/39.12/49.15 亿元,同比增长54.9%/25.1%/25.6%。EPS为0.81/1.01/1.27元/股,4月30日收盘价对应PE为17.71X/14.16X/11.27X。公司在硅料和电池片领域成本优势明显,产能扩张继续巩固龙头地位,领先优势有望继续扩大,给予公司2019 年光伏部分业务20 倍PE 估值,农业部分22 倍PE 估值,对应合理价值16.46 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国内外政策环境变化风险,国际贸易条件变化风险;电池技术更新使公司成为落后产能风险等。 【2019-05-14】隆基股份(601012)秦川之"隆" 乘单晶以翱翔 专业性+战略清晰+节奏合理,成就全球龙头地位 在行业周期波动中,隆基从默默无闻逐步发展成单晶巨擘,我们认为管理层的专业优势,对技术与成本的专注,以及合理的业务拓展节奏等是公司成长的关键:1)隆基主要创始人及管理层半导体专业出身,对行业有深刻理解,公司单晶战略定位清晰,产能布局立足高远;2)重视技术投入,对产业链环节核心技术具有极强的自研能力,硅片环节掌握设备控制系统,电池环节PERC电池转换效率持续刷新世界纪录;3)公司发展节奏合理,平稳度过行业2012年低潮后,借助资本市场之力,快速奠定龙头地位。 全球光伏平价悄然已至,行业装机稳步向上 产业链技术持续进步,成本不断下降,叠加国内新政冲击下组件价格快速下跌,平价悄然已至。目前海外部分地区如德国、印度,光伏LCOE成本已低于煤电,国内分布式基本实现用户侧平价,地面电站平价逐步来临。平价驱动下,全球装机有望爆发,支撑中期需求稳步向上,公司有望显着受益。 盈利周期向上,单晶硅片业务迎量利齐升 硅片环节在主产业链中竞争环境最优,单晶硅片领域呈现双寡头格局。我们认为在行业整体供需维持偏紧背景下,持续的规模扩张及成本下降将带动公司单晶硅片业务持续加速增长:1)公司硅片产能加速扩张,龙头地位稳固,2018年底公司单晶硅片产能28GW,规划19-21年产能分别达到36、50、65GW。预计公司2019、2020年硅片出货将分别达到60、80亿片,分别同比增长70%、30%以上;2)在行业复苏背景下,相对较好的市场格局使得单晶硅片毛利率率先改善,公司硅片毛利率2018Q4以来持续上升,预计后期仍将平稳向上,驱动公司硅片业务利润加速增长。 三年打造组件龙头地位,综合竞争力驱动中期成长 公司于2014年进入组件领域,仅用三年时间实现国内组件出货量第一,且海外市场取得明显突破。凭借优异的综合竞争力,公司组件业务中期持续快速增长确定:1)产业链布局完善,成本优势明显;2)重视技术与产品,高效化品牌优势已逐步建立;3)负债率较低,财务状况优异,扩张能力强。预计公司2019-2021年组件出货年均增长50%以上,贡献盈利增量。 综合来看,预计公司2019-2020年EPS分别为1.19、1.61元,PE为19倍、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装机低于预期; 2.行业产能扩张速度超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