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业航天概念活跃。消息面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军民所表示,自2020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之后,保持逐年增长态势,2024年达到2.3万亿元,复合增长率约22%,预计2025年将增至2.8万亿元。 另外,国网星座3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近日成功发射入轨。9天3发,高密度的发射节奏,显示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正在提速。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厚积薄发,商业发射场、商业卫星初步获得可靠性认证。 民生证券表示,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持续清晰,在制造端,技术革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在发射端,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发展,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 此外,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突破,更是为产业开辟了广阔而持久的需求空间。相关行业分析师表示,对于万颗卫星规模的卫星互联网来说,真正的密集组网还要依靠民商火箭充分进入市场。 随着千帆星座发布最新发射招标,多款民商可复用火箭首飞在即,这一节点并不遥远。在星箭制造、发射和卫星应用的链条上,除了近年来新涌现的商业火箭、卫星公司,还分布着众多航天板块的上市公司。随着组网提速,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受到关注。 卫星互联网组网“踩油门” 千帆招标+可复用火箭首飞 (受益概念股): 1、超捷股份(301005) 超捷股份3月5日于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市场上主流尺寸的一枚商业火箭成本中结构件占比在25%左右,目前公司可做的壳段、整流罩、阀门等结构件产品价值量约为1500万元左右,后续完成燃料贮箱产线后,单枚火箭结构件价值量约为2500万元—3000万元。 超捷股份(301005)今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凭借公司在汽车紧固件领域丰富的技术积累,公司正在向航天火箭紧固件领域拓展,目前处于独立研发阶段。 2、中天火箭(003009) 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小型固体火箭及其延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一直致力于推进航天固体火箭核心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积极发展航天智造产业。致力于航天固体火箭技术成果多层次、多领域转化并应用到“三箭客”、先进材料和测控技术。 3、利君股份(002651) 据2024年年报,全资子公司德坤航空成立于2008年,其业务涵盖航空钣金零件的开发制造、航空精密零件数控加工、工装/模具设计制造、航空部件装配及航空试验件及非标产品制造,生产的零部件应用于多型号军用飞机、大型运输机、无人机等,承制了中航工业多种型号有人机、无人机,中国商飞C909、C919,波音、空客多种机型,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的主要零部件外包加工。 4、飞沃科技(301232) 据2024年7月26日互动易,公司产品已用于商业火箭及火箭发动机所用紧固件,布局商业航天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