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地质勘探局估计,除了规模庞大、品类齐全的矿产资源,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潜在储量分别占全球潜在储量的13%、30%和9%。在整个北极地区目前已发现了446个大型油气田,其中61个特大型油气田,俄罗斯占了43个,最大的油气区就在西西伯利亚,包括亚马尔半岛和戈旦半岛。 业内预计,除了提前完成建设的亚马尔LNG项目和4月份签署的“北极LNG-2项目”,未来中国与俄罗斯将通过贸易和实业并进、上游和下游一体、投资和服务携手、双向进入的模式,双方合作将更为紧密。中国需要进口油气,需要在俄罗斯境内开展投资、贸易和服务合作;俄罗斯需要进入中国境内的管道和下游。中俄油气合作最终可能形成“最大基地、最大潜力、最紧密”的合作关系。 上市公司,除了远洋油气船舶类公司外,中石油、中海油拟各收购俄北极LNG-2项目10%权益,南钢股份、华凌钢铁等已参与中俄北极地区油气项目,兰石重装储罐设备供货中俄天然气供气关键项目阿穆尔天然气处理厂。 【2019-04-29】中国石油(601857)收购俄北极天然气项目 "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圆桌会议昨天在北京举行,中国石油在会上宣布将收购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2项目10%的权益。北极液化天然气-2项目位于俄罗斯的亚马尔--涅涅茨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产区,天然气产量约占世界天然气产量的15%。中国石油董事长王宜林表示,全面加速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计划于年内实现投产。 【2019-01-28】中海油服(601808)钻井平台利用率与技术板块服务费提升获得管理层确认 公司近况 基于中海油服2019年战略展望会议所传递出的信息,我们更加看好该公司。 钻井平台利用率与技术板块服务费的提升在会议中得到了管理层确认,钻井日费率成为了仅存的争论点。管理层表示,公司钻井日费率将以现货市场为基准。 评论 中海油资本开支计划不仅规模增加,结构亦有变化。近日,中海油宣布2019年资本开支预算将较2018年增长27%至人民币700-800亿元。更重要的是,其中62%的资本开支预算将投向中国海域,高于2016-2018年中国海域48%的平均占比。这一结构性变化可能表明中海油正在重新聚焦中国海域,因此尤其利好中海油服。 钻井平台利用率有望进一步上升。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钻井平台整体利用率在70%。根据公司提供的2019年钻井装备合同动态表,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钻井平台整体利用率有望进一步上升10个百分点至80%,成为推动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动力。 管理层表示,公司钻井日费率将以市场费率为基准。我们坚持2019年日费率有望小幅上扬的看法。我们注意到,尽管东南亚地区日费率仍处于低位,但全球半潜式平台日费率有所上升。此外,随着更多的国际油服企业进入中国海上油气市场,公司认为这将有助于提高该区域的日费率基准,原因在于国际油服企业可能会承担比公司更高的运营成本。 技术板块服务费的上调得到管理层确认,这对市场可能是一个正面的惊喜。 估值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维持中海油服A/H股推荐评级,但考虑到公司前景好于预期以及市场情绪持续改善,我们将H股目标价上调12.5%至9.0港元(对应17.3%上行空间),对应目标估值从原来的1.0倍2019年市净率上升至1.1倍2019年市净率;同时维持A股11.0元的目标价,对应1.5倍2019年市净率和24.3%上行空间。目前中海油服A/H股分别对应1.2倍/0.9倍2019年市净率。 风险 油价波动风险;中海油国内资本开支低于预期;行业供过于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