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为数通光模块龙头企业,受主要客户去库存影响短期业绩存在波动,目前去库存结束,客户需求逐渐回暖。未来业绩驱动力来源于:100G产品的回暖、400G产品的逐渐上量以及5G建设带动电信光模块需求。预计2019-2021年公司收入分别为53.44亿、64.04亿、80.70亿,净利润为6.3亿、8.65亿、11.88亿,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49、35、26,首次评级,给予“增持”,对应2020年PE45倍,目标价54.5元。 风险提示 100G市场竞争加剧、400G上量不及预期、5G前传市场竞争加剧 【2019-12-03】世嘉科技(002796)5G基站射频新贵 静待陶瓷放量 基站天线滤波器新贵,迎接5G行业新机遇 公司传统主业为精密箱体系统业务,18年收购波发特后,成功向移动通信领域拓展,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性:1)随着国内和海外运营商对4G网络的深度覆盖以及5G基站建设的提速,移动通信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有望推动公司营收大幅增长;2)纵向布局新产品--持续研发投入布局陶瓷介质滤波器技术,横向拓展新客户--顺利进入爱立信供应商体系,打开增量市场;3)传统精密箱体系统业务业绩触底回升,未来业务或受益政策驱动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90/1.57/1.9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G商用推动天线射频端市场规模大幅增长 5G时代带宽、时延、同步等性能全面提升,推动天线射频侧技术大升级,整体看大规模阵列天线及天线有源化驱动整体无线射频侧价值量大幅提升。根据测算,我们预计建设高峰期(2020-2022年)宏基站天线市场每年空间可达67.2-75.6亿元;相较4G规模建设期,国内市场平均每年规模同比增长32%~48%。对应的滤波器市场,预计建设高峰期(2020-2022)宏基站滤波器市场空间每年可达约51.6-59.4亿元,相较4G规模建设期,国内市场平均每年规模同比增长91%~120%。 5G射频产品已供应爱立信,陶瓷介质滤波器静待放量 公司自18年全资收购波发特后,成功向移动通信领域拓展,同年完成增发提升天线射频产能以满足5G市场需求。5G天线小型化、集成化以及低成本需求促进滤波器技术向陶瓷介质演进,公司通过收购捷频电子51%股权,纵向布局陶瓷介质滤波器技术,目前已进入客户送样测试阶段。客户方面,公司原先是中兴通讯和日本电业的天线射频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目前已顺利进入爱立信供应商体系,有望打开增量市场空间。 传统业务或受益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政策 传统精密箱体系统业务,随着降本增效的效应初见端倪,19H1经营业绩触底回升,整体上看下游需求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呈正相关。近期政策层面上,国务院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加速改造以及人口老龄化推动既有住宅加装或更换电梯,中长期来看公司或受益政策驱动,业务有望稳步增长。 5G天线射频新贵,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2.64/3.2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0/1.57/1.92元,对应PE分别为36/20/17x。目前同行业可比公司2020年估值PE平均值为29x。考虑公司未来有望横向拓展更多客户以及陶瓷介质滤波器顺利量产,我们认为可给予公司2020年PE25-30x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39.23~47.0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5G发展低于预期;横向拓展客户不及预期;自研陶瓷介质滤波器方案不及预期。 【2019-12-04】光环新网(300383)云+5G时代 IDC龙头价值重估正当时 云计算与5G驱动行业持续景气,一线城市资源稀缺性不改。云计算市场保持高景气,同时5G商用已至,新兴应用起量在即,有望带动数据中心需求提速;从需求的地域分布看,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需求旺盛,但监管趋严,供不应求趋势不改,机柜资源的稀缺性价值凸显。从竞争格局看,未来国内数据中心市场手握资源、资金优势的第三方龙头公司将收获更高份额。 一线城市IDC龙头,增量资源规划再拓新边界。公司IDC业务持续深耕北京、上海及周边地区,目前共拥有九大数据中心,主要为自有土地和产权。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年内将形成约3.7万机柜的运营能力,2020年底将有望达到4.5万。此外,公司计划2019年、2020年相继动工的项目(燕郊三期&四期、嘉定二期、昆山项目)规划机柜数之和约为4万,夯实公司一线城市龙头厂商地位,打开增长新边界。 存量机柜价值重估,资金优势或助力公司打开新空间。业务模式决定了IDC厂商持续的机房投产才能获得不断的增长,而数据中心明显的重资产属性使得资金实力成为厂商核心竞争力之一。参考海外数据中心厂商REITs 变更后快速扩张的成长路径,我们认为公司区别于竞争对手、集中布局在一线城市的自有数据中心,是实现REITs等多样化融资的优质资产,将助力公司打开新空间,其价值未被充分认知。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8.26、11.46和15.18亿元,EPS为0.54元、0.74元和0.98元,EBITDA为13.52、17.70和22.84亿元。由于IDC业务现金流有较强的可预期性,主要参考FCFF估值结果,公司合理目标价为24.72元,对应2020年33倍PE,22倍EV/EBITDA,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云计算发展不及预期;公司机房建设进展不及预期,使得公司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子公司商誉减值风险;大股东质押风险。 【2019-11-26】中国联通(600050)多重共振拐点至 风好正是扬帆时 维持“增持”评级和2019年目标价7.51元不变。基于成本及控费进度考虑,我们维持2019年利润59.61亿元不变,并上调2020-2021年净利润预测至84.10亿元(+9.56%)、115.66亿元(+19.25%),对应BPS为5.00元、5.37元、5.81元。参考运营商整体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19年1.5倍PB,维持目标价7.51元和“增持”评级不变。 竞争发展环境改善带来拐点,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政策方面,“降费”幅度要求收窄,考核正从“量”向“质”转变,引导运营商注重资源合理配置;中观行业环境方面,后4G周期运营商面临高额投资和盈利能力下降双重压力,竞争态势迅速趋缓,控费增效成为重要目标,电信市场多项核心指标拐点已至。 5G商用开启,2C市场企稳回升,2B市场带来大机遇。公司已正式发布5G套餐并启动商用:在2C市场,5G将带动用户ARPU回暖提升;2B市场,借助5G切片以及多种特性,业务将渗透到工业、交通、电力等垂直领域,打开长期市场空间。在5G赋能下,公司有望成为应用的孵化者和创造者,在价值链上更进一步,实现价值重估。 混改扩大及深化,有望量变到质变。混改之后公司创新的商业模式显着改善了盈利能力,各项财务指标趋好,内部治理结构高效而完善。云南混改落地也已经证明其有效性,而近期广西联通也接力启动,我们预计更多省市将陆续参与,为集团带来从量到质的变化。 风险提示:混改落地整合或不及预期,5G投资成本和应用落地节 【2019-12-11】和而泰(002402)智能控制器产业布局完善 射频芯片搭建技术壁垒 智能控制器行业未来前景光明,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受益:作为全球家庭用品智能控制器领域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企业之一,公司坚持“高端技术、高端市场、高端客户”的经营定位,目前已成为西门子等全球着名跨国公司在国内少数的技术开发与产品合作伙伴。公司业绩近年稳定向好,且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持续中高速增长,全年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公司收购铖昌科技,抓住航天军工与武器装备领域的巨大市场机遇,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铖昌科技主营业务为微波毫米波射频模拟相控阵T/R芯片,是我国为数不多在相关领域承担国家重大装备型号任务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铖昌科技受益于较强的技术实力与产品,在手订单不断增加,具备持续获得相关订单的能力。铖昌科技通过建立技术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搭建自身核心竞争力,树立起行业壁垒。在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铖昌科技业务扩张在即,成长空间巨大。凭借集成电路方面十多年的经验,铖昌科技在民用5G芯片业务继续研发布局,目前其毫米波民用芯片正在进行研发测试,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推出结合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大数据综合计算服务平台C-Life,打造智能家居产业链闭环。上游领域,智能控制器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基础牢固;中游,公司与终端厂商展开合作,占据数据“入口”;下游,C-life基于AI的场景数据整合能力使得个人与家庭生活更加便捷。 投资建议:公司智能控制器产业布局日臻完善,处于龙头地位,业绩增长稳定;铖昌科技搭建技术壁垒,毫米波芯片应用延伸至5G,市场空间较大。预计公司2019-2021营业收入分别为36.59、49.40和66.6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04、4.05和5.21亿元,EPS分别为0.35、0.47和0.60元,市盈率分别为33X、25X和19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造成损失;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智能控制器需求不及预期;主营业务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2019-12-23】移远通信(603236)执蜂窝模组牛耳 领万物互联浪潮 蜂窝模组龙头,持续高增长可期。蜂窝模组黑马移远通信2018年一举超越巨头Sierra,跃居全球出货冠军。公司2016-2018年营收利润复合增速高于200%,2019年截至Q3已实现营收28.55亿元,超越2018全年。 乘5G万物互联东风,物联蜂窝模组一马当先。5G时代,大移云智高效融合,加速物联网产业扩张。蜂窝模组处感知连接层,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无线支付、智能抄表、共享经济、智慧城市等领域,先行受益、前景广阔,TSR预计2022年蜂窝模块出货将达3.13亿片,2倍于2017年。 立体优势构筑壁垒,全球扩张大显身手。在手握工程师红利的国内模组企业猛烈进攻下,海外厂商节节败退。移远通信在扩张中凭借全方位优势奠定了自身的市场地位:公司创始团队专注于技术,持续的高强度投入打造了完善的产品布局、知识产权及全球认证体系,为长期高速发展提供保障;模组产品拥有明显的定制化特征,7*24小时的针对性、本地化服务为移远产品构筑了更高的壁垒;移远凭借全球销售网络不断强化的规模效应,有望与固有优势间高效正反馈;自建智能制造中心在保障供应链安全的同时,还将持续提升产业链地位、加快研发进度,建立压倒性优势指日可待。 对以获取份额而非盈利为当前目标的移远通信而言,PS更为适合。我们预计移远2019-2021年收入为42.28/58.15/80.16亿元,净利润1.35/2.31/3.52亿元,对应PS为3.12/2.27/1.64倍,PE为97.5/57.1/37.4倍。登陆主板仅半年的移远通信已入选上证380指数,凭实力获得了更加优秀的流动性,首次覆盖给予“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物联网发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贸易争端;人才技术流失风险。 【2019-11-13】海能达(002583)专网龙头 扬帆再起航 1、公司覆盖PDT、DMR、Tetra 全系列产品,新兴市场布局完善。 公司拥有专网三大产品线:PDT 专网产品在国内公安市场处于优势地位,份额80%+;DMR 在非洲、拉美、一带一路等专网新兴地区布局完善;通过外延并购获得Tetra 技术和品牌,逐步拓展欧美等高端市场。随着全球公共安全形势趋严,各国均在积极部署专网通信,公司海外销售经验丰富,并购整合进入收获期。 2、宽窄带融合专网新时代,驱动行业快速发展。 IMS 预测全球专网通信市场2020 年将达到1616 亿元,而国内专网通信市场2019 年将达到230 亿元,未来5 年增速将保持15%左右。我们认为,未来7 年专网市场将依靠宽窄融合加快部署实现市场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海能达在宽窄带融合产品已进行多年布局,公司有望顺应产业趋势,承接行业发展红利。 3、公司经营改善,业务发展再起航。 2017 年,由于并购、研发、购买总部建设用地,叠加国内政府财政支出减缓和全球经济增长承压等行业因素,公司现金流面临较大压力。经过两年多的经营改善,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明显,应收账款和存货上升趋势止住。经过此轮调整后,我们预计公司管理将更加稳健,公司经营有望得到持续改善。 4、对标行业巨头,上调至“买入”评级。 摩托罗拉作为全球专网巨头,2018 年收入约为公司的7.2 倍,目前公司在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成长空间巨大,类似2005-2017年华为、中兴等国内厂商的崛起。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4、8.34、10.5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6X、19X、15X。考虑到公司历史发展优秀,2017 年底以来,经营改善,摩托罗拉目前PE 27X,因此将公司调高至“买入”评级。 5、风险提示 专网投资不及预期;国内市场拓展不达预期;摩托罗拉对海能达发起专利诉讼引发的潜在赔偿风险;国际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