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圆梦财经 首页 热点概念股 查看内容

两部委发文支持民企生猪生产 养殖龙头具备优势(概念股)

2020-3-17 09:12|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297| 评论: 0

摘要:   国家发改委3月16日消息,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了《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生猪产业的市场 ...
  国家发改委3月16日消息,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了《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生猪产业的市场环境,引导民营企业提升生猪产业发展质量。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生猪产能处于历史低位,政策推动新建扩建生猪养殖项目尽快开工,早日形成产能,大型养殖集团迎来扩张机遇。

  生猪产能低位

  《意见》提出,民营企业是保障猪肉等肉类产品有效供给的主要力量,在生猪规模化养殖中占主导地位,占养殖企业的比重达98%以上。受非洲猪瘟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2019年以来我国生猪产能快速下降,全年生猪出栏5.4亿头,同比下降21.6%,生猪价格大幅攀升,全年同比涨幅为42.5%。

  扶持民营企业方面,《意见》明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生猪良种繁育、疫病防控、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用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完善金融保险支持政策,鼓励银行将符合规定的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和生猪活体纳入可抵押品目录,鼓励农业银行等积极探索生猪养殖“大带小”金融服务。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生猪产业贷款尽职免责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保障合理用地需求,落实生猪养殖用地政策,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切实保障养殖用地需求。

  《意见》强调,建立健全现代良种保育测繁体系,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生猪良种创新型企业,形成“联合育种+大企业育种”并行格局;支持生猪生产性能测定和良种检测能力建设。健全饲料供应体系,引导饲料企业参与上下游产业发展,维持生猪及猪肉市场正常流通秩序。加强预期管理和调节,引导养殖企业及时调整养殖规模,防止生产供应和价格大起大落。

  龙头企业扩产

  生猪养殖规模化企业看好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龙头企业纷纷加速产能扩张。

  3月5日晚间,新希望公告称,公司决定继续加大生猪养殖业务的投资力度,建设10个生猪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额达43.6亿元。其中,广东韶关新建项目可完成年出栏85万头生猪任务,湖北孝感养殖项目可完成生猪年出栏50万头的任务。

  新希望称,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对优势养殖资源的占有率,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与盈利能力,有利于推进公司的区域产业布局,并为当地肉品供应提供有效保障。

  对于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新希望提出两点应对措施,一是积极通过产业化稳定原料供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差异化产品的优质、安全、风味佳特性,占领和扩大生猪产品高端市场,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近日表示:“受非洲猪瘟和疫情影响,市场上猪肉供应量减少,新希望决定加大生猪养殖力度和速度。为帮助养殖户养猪,新希望推出了‘好养快贷’项目,养殖户可在线申请贷款,最高可申请100万元。”

  此外,龙大肉食(002726)公告,对外投资设立孙公司,注册资本拟为5000万元,推动公司养殖板块的区位布局和发展壮大。牧原股份(002714)接受调研时表示,截至2020年1月份,公司新建成的育肥产能在2700万头左右,生猪存栏超过1000万头。大北农(002385)透露,公司会加大养猪产业的投资,进一步增加能繁母猪数量。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2020年将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逐步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做好猪肉保供稳价工作,打击扰乱市场行为,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饲料销量走俏

  生猪养殖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月份生猪销售数据。1-2月,温氏股份(300498)、牧原股份、正邦科技(002157)、新希望、天邦股份(002124)、大北农、傲农生物(603363)、天康生物(002100)、唐人神(002567)生猪出栏量,分别为140.1万头、139.5万头、64.2万头、55.3万头、28.8万头、15.1万头、11.5万头、8.8万头、6.6万头,同比增速分别为-65%、-31%、-43%、18%、-44%、-54%、12%、-35%、-64%。

  华创证券农业分析师王莺表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上市猪企补栏时间始于2019年第二季度,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出栏量将陆续改善。上市猪企一季报盈利数据有望相当丰厚,大型养殖集团迎来巨大扩张机遇。

  2月生猪基础产能持续恢复。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1.7%,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基础产能逐步恢复。新生仔猪数量开始扩量,全国16万家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仔猪存栏环比增长3.4%。

  中信建投(601066)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孙金琦认为,近几个月国内母猪的存栏持续回升,预计供给恢复以母猪存栏为主,2020年仍然是生猪供给紧缺的一年。

  此外,猪价走高将带动饲料销量走俏。根据饲料工业协会的统计,自2019年9月起,监测企业的主料销售同比降幅逐渐收窄、环比持续增长,其中,母猪料、仔猪料的环比改善尤为明显。

  公司方面,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等均为国内养猪龙头企业。

【2020-02-28】温氏股份(300498)创上市以来最好业绩 2019年净利突破139亿元
    温氏股份2月25日发布的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32.28亿元,同比增长27.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06亿元,同比增长243.62%。这也是温氏股份上市以来取得的最好业绩。
    养猪养鸡的利润释放是温氏股份业绩高增长的驱动力。公司表示,在以“扩产升级,强化产业链配套,实现高质量增长”为年度工作的主线下,注重转型升级,积极应对畜牧养殖行业形势变化,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经营业绩取得新突破。
    2019年,温氏股份销售肉鸡9.25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增长23.58%,销售均价同比上涨9.93%。销售肉猪1851.66万头(含毛猪和鲜品),同比下降16.95%,但是受国内生猪供给偏紧的影响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6.57%。整体来看,公司养鸡和养猪业务收入及盈利均同比上升。此外,报告期内,公司金融投资业务稳健增长,财务投资业绩同比上升。
    养猪板块继续释放利润有望在2020年持续。温氏股份发布的2020年1月份肉鸡及肉猪销售情况简报显示,1月份公司销售肉猪86.94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37.18亿元,毛猪销售均价36.62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65.13%、16.22%、218.43%。虽然受春节假期影响销售有所减少,但高盈利走势仍保持。据东吴证券分析师马莉测算,假定今年公司生猪出栏1800万头,预计生猪养殖板块利润310亿元-360亿元。
    受疫情影响,温氏股份1月份肉鸡销售收入环比下滑。公司董秘梅锦方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之初,公司立即启动应急流程,成立专门的防控小组,全力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生产一线员工基本一直在岗工作,其他岗位也于近期陆续返岗上班,总体复工率达95%。虽然受疫情的影响,养禽业务遇到部分困难,但整体上来说,公司经营运作没有受到重大影响,各项工作按计划持续稳定开展。”
    记者了解到,面对疫情发生以来,温氏股份已采取了四大措施,包括通过当地农村市场等各种渠道尽量销售、屠宰厂加大屠宰量,并入库冷冻储备、稍放缓投苗节奏,以及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保障肉鸡、肉猪和饲料运输及销售的通畅等。
    展望全年出栏量,梅锦方表示:“养猪业方面,出栏计划基本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半年公司处在打基础阶段,预计今年出栏量会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养禽业方面,此次疫情会持续一段时间,短期内公司降低投苗量,预计三个月后会保持一定的量,全年出栏量比较平稳。”

【2020-02-28】牧原股份(002714)2019年年报点评:19年业绩符合预期 20年量价齐升业绩高增可期
    19年业绩符合预期,猪价上涨带动业绩增长。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02.2亿元,同比增长51%;归母净利润61.1亿元,同比增长1075%。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7股。公司业绩符合此前业绩预告和我们的预期,19年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猪价上涨叠加成本可控,我们测算公司2019年商品猪销售均价约为19元/公斤,同比上涨60%,其中Q4销售均价约31.4元/公斤,同比上涨177%,而生猪的主营业务成本仅同比增长3%。
    多项要素助力公司养猪业务快速扩张。公司计划2020年生猪出栏量为1750万-2000万头,同比增长71%-95%。资金情况好转,公司货币资金、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逐季增加,资产负债率下降到40%,2020年资本开支计划为200亿元左右,主要用于扩张生猪养殖业务。土地储备充足,猪舍建设加快,2019年底固定资产189亿元,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21%;在建工程86亿元,同比增长134%,环比增长73%。截至2020年1月,已建成的育肥产能在2700万头左右。种猪有序扩张,截至2019年底公司母猪存栏约200.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为128.3万头,后备母猪存栏约72万头。资金、土地、种猪产能充足,为2020年公司高出栏量保驾护航。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行业能繁母猪存栏缓慢恢复,猪肉供给仍然紧张,猪价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严格防控非瘟疫情,出栏量有望率先恢复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52.4、323.9、385.1亿元,对应EPS为15.99、14.69、17.47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年PE为7.4、8.1、6.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蔓延风险,猪价上涨不及预期风险,出栏量不及预期风险

【2019-12-12】正邦科技(002157)全力扩张生猪业务 生物安全防控全面升级
    生猪出栏量上市猪企排名第三,大股东增持彰显信心。饲料业务和养殖业务是公司主要发展板块,公司生猪出栏量由2011年71万头大幅攀升至2018年550万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4%,生猪出栏规模在上市猪企中排名第三,今年1-11月公司仍实现出栏正增长。近日公司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正邦集团拟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票,增持数量2000万股-4000万股。 
    高猪价或将延续数年,生物安全防控成重中之重。本轮非瘟疫情导致我国祖代种猪产能也严重受损,从曾祖代种猪到二元种猪育成需要28个月,产能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市场所尝试的三元留种必将导致生产效率严重下滑,我国高猪价或将维持数年。主流上市猪企凭借其种猪、仔猪资源,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不断加强的生物安全防控能力,预计未来数年扩产优势突显。 
    模式差异并非防非控非万能钥匙,自繁自养和?公司+农户”模式将不断进化和提升。非瘟前后俄罗斯猪业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规模化养殖出栏生猪比重由2005年28%剧增至2018年86%。养殖模式差异并非防非控非万能钥匙,猪场的软硬件水平才是企业致胜关键,过去数年,俄罗斯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TOP3养殖企业均爆发不同频次非瘟,且均集中在养殖密度更高的主产区。对标俄罗斯,国内大型养殖企业需要从软硬件不同维度全方位提升猪场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持续、连贯地重视并贯彻落实。此外,我国政府对“公司+农户”持续大力支持,自繁自养和“公司+农户”两种模式将在我国长期进化和提升。 
    种猪资产爆发式增长,生物安全防控全面升级。①种猪资源充足。公司拥有GGP、GP种猪合计约15万头,今年9月末公司存栏母猪65.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35.2万头,后备母猪30.1万头,2019年底母猪存栏将达到120万头,我们预计2020年生猪出栏量有望达到1100-1300万头。②全力以赴扩大生猪养殖规模。非瘟疫情并未减缓公司扩张步伐,2019年以来,公司向大股东定增近10亿元,拟发行不超过16亿元可转债,获得控股股东临时性借款额度48亿元,并向大股东转让非核心资产,做强做大生猪养殖业务。③全面提升生物安全防控。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是影响猪场存亡关键因素,公司全面审视自建饲料厂、自建猪场、合作养户猪场在生物安全防控的软硬件投入、制度及作业流程落地,全面提升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我们在草根过程中了解到,10月公司已全面梳理和调整SOP,效果立竿见影,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近两月月报,育肥猪出栏体重已从9月约98公斤大幅攀升至10月111公斤、11月115.28公斤,该指标从侧面反映公司非瘟防控取得很好的效果,根据10、11月出栏均价,我们可推算出公司每月生猪养殖净利达到或超过5亿元,公司经营拐点已现。我们维持预计2019-2021年公司生猪出栏量570万头、1200万头、1500万头,对应收入224.6亿元、497.2亿元、568.9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24.1亿元、184.6亿元、19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5.2%、666.3%、5.6%,对应EPS0.99元、7.55元、7.97元。生猪板块在盈利高点PE超过10倍,我们给予公司2020年5倍PE,维持目标价37.75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生猪出栏不及预期;猪价上涨不及预期。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