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陆军军医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一批可用于精准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此项科研成果发表于国内《分子与细胞免疫学》杂志。该研究可为新冠肺炎治疗提供特异性免疫防治药物。 目前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中,给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专家指出,疫情影响的彻底结束,最大的希望来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发。可用于精准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发现,可为新冠肺炎治疗提供特异性免疫防治药物。据悉,下一步,团队拟开发新冠特效治疗药物。 涉及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产品的公司主要有健康元、信立泰、沃森生物、华兰生物等。 【2020-02-11】健康元(600380)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 彰显发展信心 事件 2月10日晚,公司发布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5元/股,该回购价格上限不高于董事会通过回购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回购股份数量的40%用于员工持股计划,60%用于股权激励计划。 点评 回购计划为发展注入信心,业绩及估值有望加速兑现。截至2月10日收盘,公司股价为10.49元/股,此次股份回购价格高于当日收盘价42.99%,回购条件相对宽松,从管理层层面反映管理者对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的认可,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分别于2015年6月及2018年12月以定向增发A股股票的形式进行2次股权激励授予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此次现金回购方式凸显现金流的充裕。我们认为在公司吸入制剂管线在研产品相继获批销售的背景下,此次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会将助力公司发展。 吸入制剂管线进展顺利,成长确定性提升。吸入制剂作为高端仿制药竞争格局好,公司吸入制剂首仿上市领跑细分赛道,大品种布地奈德混悬液进度顺利,目前已完成第一次药学发补,若2020年顺利获批,有望借药品集采契机迅速放量,当前吸入制剂管线的估值尚未兑现。我们对公司研发管线进度进行梳理并采用DCF折现估值,给予吸入制剂板块对应权益市值53亿元,对应公司当前市值仍有30%左右成长空间,长期看,公司有望成为吸入制剂细分赛道第一梯队的优质企业,进一步提升整体估值。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5.87、143.89、166.9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79、11.12、13.86亿元,对应EPS为0.45、0.57、0.72元/股,对应PE为23、18、15倍,继续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价格下降风险,药品研发不及预期,汇兑损失风险。 【2020-04-10】光大证券:华兰生物(002007)买入评级 报告摘要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收入6.78亿元,同比-2.62%;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4.71%;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1.49%。经营性净现金流0.96亿元,同比-49.03%。EPS 0.18元。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 点评: 疫情期间静丙需求旺盛,整体血制品业务保持稳健。一季度营收以血制品为主,收入、利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静丙需求在疫情期间有明显拉动,但考虑到疫情期间医院总体诊疗大幅减少,其他品种销售工作受到影响,估计静丙的增长与其他品种的下滑相抵消,整体血制品业务保持稳健。Q1销售费用同比-55.20%,主要是销售推广咨询费减少;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49.03%,主要是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预计随着疫情缓解,各项受到不利影响的经营活动将逐步恢复正常。 海外疫情蔓延影响血浆供给,有望释放价格弹性和市场空间。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可能影响国外采浆导致进口血制品供给收缩,产生价格弹性;我国血制品进口占比较大,2019年进口白蛋白批签发量占60%左右,进口供给的收缩有望为国内血制品企业释放市场空间。 疫苗引入战投,利好板块长远发展。2020年3月,香港科康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拟以12.42亿元向高瓴骅盈转让疫苗公司9%的股权,以8.28亿元向晨壹启明转让疫苗公司6%的股权,公司持股比例不变,引入国内领先的医药战投利于疫苗业务长远发展。疫情有望加强国内疫苗接种意识,同时四价流感疫苗新生产线建成后产能翻倍,2020年有望进一步加速增长。 盈利预测、投资评级和估值: 公司是国内血制品龙头,产品线布局丰富,浆站充足,血制品业务稳健增长;同时四价流感疫苗放量有望增厚业绩;抗体药物布局兼具速度和差异化。维持2020-2022年EPS预测为1.20/1.44/1.66元,同比+31/20/15%,现价对应PE为40/33/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血制品和疫苗批签发量低于预期;抗体药物研发审批进度低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