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蔚来4月交付量同比增长180% 产业链概念股有望受益

2020-5-7 09:07|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829| 评论: 0

摘要:   蔚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4月蔚来品牌整体交付量达3155台,同比增长180.7%,环比增长105.8%,连续两月实现交付数环比翻番。其中ES6交付2907台,月度交付量刷新了自2019年6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在蔚来发布的 ...
  蔚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4月蔚来品牌整体交付量达3155台,同比增长180.7%,环比增长105.8%,连续两月实现交付数环比翻番。其中ES6交付2907台,月度交付量刷新了自2019年6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在蔚来发布的公告中,蔚来创始人李斌和CFO奉玮将4月的成绩归功于蔚来供应链的积极复工复产、产品与服务的高口碑、不断拓展的销售网络,以及用户圈层对换电模式的认可。

  蔚来汽车与特斯拉在产品发展战略(自上而下推出产品)、极致用户体验和创新商业模式等领域具有较高相似性,因此在成立伊始,蔚来便被誉为“中国版特斯拉”。

  蔚来近期销量大幅提升,财务状况持续好转,有望在国内形成类特斯拉的明星效应,进入蔚来汽车产业链的相关标的将迎来增业绩与提估值机会,建议关注常熟汽饰(603035)(内饰)、福耀玻璃(600660)(挡风玻璃)、宁德时代(300750)(电池模组)。

[2020-04-28] 常熟汽饰(603035):疫情短期冲击,特斯拉等电动智能客户持续开拓-年度点评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18.2亿元,同比增长24.6%;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22.2%。2020Q1实现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39.3%;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下降95.8%。
    点评:19年收入表现优于行业,基数效应致净利润下滑。2019年国内乘用车销量下滑9.6%,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4.6%,增速大幅优于行业,主要原因:(1)天津安通林并表增厚业绩(贡献收入约2.4亿元);(2)公司产品配套车型以中高端品牌为主,受益豪华车市场高景气度(2019年奥迪、宝马、奔驰等十大豪华品牌汽车在华销量合计超过290万辆,同比增速超过6%)。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22.2%,主要是由于2018年公司提高了对一汽富晟的持股比例,带来一次性投资收益约1.75亿元,使得2018年归母净利润基数较高。疫情冲击Q1业绩,静待Q2开始逐季恢复。20Q1公司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39.3%(扣除天津安通林并表影响后,预计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95.8%,主要是由于:(1)受国内疫情以及天津新工厂投产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同比下滑3.2个百分点;(2)合资平台业绩波动,对联营及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2000万元;(3)可转债等因素造成财务费用同比增加约1500万元。截止4月下旬,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随下游乘用车需求逐步回暖,公司新工厂产能爬坡,预计Q2起公司毛利率将逐季改善,业绩增速有望回升。
    切入特斯拉等新能源及无人驾驶产业链,中长期成长空间打开。2019年以来,公司加大力度拓展新能源和无人驾驶客户,截止目前已取得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Y、奔驰EQB系列、华晨宝马3系电动版、北美ZOOX无人驾驶的轻量化项目以及北汽新能源ARCFOX仪表板和门板、理想汽车门板等项目;同时,参股公司获得了戴姆勒商用车门板、大众MEB系列门板、广汽蔚来、蔚来ES6等客户仪表板和立柱等项目。新获取的各类优质项目将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投资建议:短期来看,随国内疫情逐步好转,公司下游核心客户一汽大众、BBA等龙头车企销量逐步回暖,叠加公司高资本开支期结束,成本端逐步改善,有望开启ROE反转向上。中长期看好公司品类扩张及新客户拓展,切入特斯拉、大众MEB等新能源及无人驾驶汽车产业链,中长期成长空间广阔。受疫情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0年至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0、3.9亿元(前值为3.6、4.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7和1.40元,对应PE分别为10.1倍和7.7倍。下调6个月目标价至21.4元(对应2020年PE为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车市回暖不及预期,公司新项目、新产能落地不及预期。

[2020-05-01] 福耀玻璃(600660):维持高分红,Q1业绩增速优于行业(更正)-年报点评
    19年维持高分红比例,20年Q1业绩增速优于行业4月27日,公司披露2019年年报,2019年实现营收211亿,同比+4.35%;
    归母净利29亿,同比-29.7%,扣非归母净利28亿,同比-19%;20年Q1实现营收41.7亿,同比-15.5%;归母净利4.6亿,同比-24%;扣非归母净利3.8亿,同比-26%。2019年国内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产能利用率降低、浮法玻璃外售、德国SAM亏损等因素导致归母净利下滑,业绩与此前快报相符(29亿元)。受疫情影响,下游需求下滑,20年Q1业绩下滑。
    公司宣布每10股派息7.5元,分红比65%,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EPS分别为1.08、1.23、1.39元,维持"增持"评级。
    产能过剩浮法外售、德国SAM亏损,2019年公司毛利率下滑2019年公司收入增速优于国内汽车销量增速(同比-9%)的主要原因是德国SAM并表以及美国工厂产能提升。但利润下滑幅度大于收入的主要原因是:1、18年同期出售北京福通产生了投资收益6.6亿元;2、德国SAM整合期亏损3亿元;3、产生汇兑收益1.36亿元(比18年同期少1.23亿元);4、19年福耀美国实现净利润9707万元,同比-61%,主因支付赔款2.7亿元;5、被美国加征关税损失7635万元。扣除以上影响利润总额同比-7.45%。国内汽车需求下滑,公司产能过剩,浮法玻璃低价外售、德国SAM亏损、汽车玻璃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毛利率同比下滑5.2pct。
    20年Q1汇兑损益增厚公司业绩,SAM仍有亏损20年Q1德国SAM产生亏损1222万欧元,19年同期SAM盈利383万欧元,德国SAM导致公司利润总额同比下滑1.25亿元;Q1公司实现汇兑收益7168万元,上年同期汇兑损失1.3亿元,汇兑收益导致公司利润总额同比+2亿元。扣除汇兑和德国SAM影响,公司Q1利润总额同比-22.3%,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导致国内外汽车销量大幅下滑,Q1国内汽车销量同比-42%。公司收入增速优于行业增速,主要原因是公司海外业务占比50%左右,Q1海外销量下滑弱于国内,Q1公司实现毛利率34.4%,同比-4.6pct,同比下滑主要原因是德国SAM亏损以及产能过剩。
    汽车玻璃龙头拓展新业务,维持"增持"评级我们认为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公司短期业绩下滑。但是长期来看公司现金流管理较好,在产业链有议价权,现金股利丰厚,海外拓展积极,美国工厂产能持续爬坡,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积极拓展铝饰条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德国SAM亏损环比缩小。考虑到疫情对销量的影响,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为27、30.8、34.8亿元(20、21年下调21%、23%),对应EPS为1.08、1.23、1.39元(20-21年原值1.37、1.6元)。同行业可比公司20年PE23倍,给予公司20年22~23倍PE估值,调整目标价区间至23.76~24.84元(原值24.32~25.6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冲突加剧;公司海外扩张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

[2020-04-30] 宁德时代(300750):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中长期市值4500亿+-深度研究
    全球电动化趋势已成,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广阔政策端,欧洲实施最严格碳排放新规,中国实施双积分,保障行业快速发展;
    供给端,动力电池成本下降,电动车盈利能力提升,以特斯拉为首的造车新势力和众多整车巨头持续推出新车型,带动电车消费;需求端,经历数年时间培养,用户完全认可电动车,经济性也在快速追赶燃油车。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处于成长期中场阶段,预计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281万辆,2025年可达到1369万辆,2020-2025CAGR37%;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142GWh,2025年769GWh,2020-2025CAGR40%。
    技术和成本等多维度领先,公司有望成长为全球动力电池NO.1公司综合实力已属全球前三。1)产品技术全球前三,公司在大电芯、三元811和快充领域领先行业对手,创新推出CTP技术,并且持续加码研发;2)成本低于国内外企业,公司相对国内企业规模和生产效率优势明显,相对海外企业在材料和设备方面成本优势明显,营业利润率显著高于国内外企业,2019年净利率9.56%;3)销量全球第一,公司自2017年开始连续三年出货量全球第一,2019年销量40GWh,市占率35%左右;4)产能全球领先,公司2019年产能53GWh,预计到2023年产能达到244GWh;5)已经与国内外大部分主流车企建立配套合作关系,客户数量和LG化学不相上下,高于其他电池企业。
    有望成为全球动力电池NO.1。三星SDI在宝马的供应竞争中输给宁德时代,宁德时代成为一供,三星SDI二供;松下在产能提升和客户拓展方面相对缓慢,已被宁德时代和LG化学拉开差距,2019年松下产能49GWh,小于宁德53GWh和LG化学62GWh,国际车企配套客户数量也少5家左右;LG化学在电池研发投入金额连续两年低于宁德时代,并且电池单位成本高于宁德时代;综合来看宁德时代有望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第一。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中期市值4500亿以上,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0-2022公司营收分别为537/709/910亿元,增速分别为17.3%/32.1%/28.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70/88亿,增速分别为16%/32%/26%,对应EPS为2.4/3.2/4.0元,考虑公司全球领先地位,给予2022年45倍PE,目标价180元,给予买入评级。中长期来看,预计2025年公司国内市占率52%,海外市占率达25%,动力电池净利润175亿元,2025年公司整体市值有望达到4500亿以上。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动力电池跌价超预期,疫情控制不达预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