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央企业北斗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揭牌暨线上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该平台是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和推动下,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由兵器工业集团、航天科技、中国电科、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电子、国机集团、中国商飞、中国通号、中国铁建、中交集团等12家中央企业共同倡议发起成立。 点评:中央企业是我国北斗应用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主力军”。下一步,中央企业北斗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将把握北斗全球组网、全球服务重大机遇,建立健全北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机制,大力推动北斗服务“走出去”,加快构建北斗创新生态,共同推动我国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上市公司: 神剑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孙公司中星伟业致力于北斗导航应用终端相关业务,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在相关领域具备较强市场影响力; 北斗星通:经北斗系统主管部门授权许可、专门从事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运营服务业务的运营机构。 [2020-04-30] 神剑股份(002361):疫情影响业绩下滑,毛利率同比回升-一季点评 一、事件概述2020年4月29日,公司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下降34.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0.76万元,同比下降41.87%。 二、分析与判断?业绩受疫情影响下降,毛利率同比回升一季度公司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所致。受疫情和油价暴跌影响,聚酯树脂的主要原材料PTA、NPG价格大幅下跌,一季度PTA均价为4277元/吨,同比下降33.6%;NPG均价为8478元/吨,同比下降17.9%。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得聚酯价差有所扩大,公司一季度毛利率提高至19.97%,去年同期为17.42%。中期来看,PTA市场供应充足,NPG新产能投放后实现自我供给,我们判断聚酯盈利迎来上升。 推进上游NPG布局,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公司投建的马鞍山神剑4万吨NPG项目,预计今年投产,加上公司原有的合资公司利华益神剑3万吨NPG项目,合计7万吨。公司具有年产20万吨的聚酯树脂产能,按照1吨聚酯树脂消耗0.4吨NPG测算,在满产情况下,大约需要消耗8万吨NPG,公司自产的NPG基本可满足自身生产需要。新增4万吨NPG项目的投产有利于提升公司一体化程度,稳定原材料价格,增加公司成本优势。 粉末涂料带动聚酯需求增长,公司有望充分受益粉末涂料是聚酯树脂的直接下游,近年来粉末涂料市场快速发展,带动聚酯树脂的需求增长,公司近年来聚酯销量年均增速超过10%。公司是国内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行业龙头,具有年产各类聚酯树脂20万吨的生产能力,市占率超过20%,公司有望受益于聚酯树脂需求的增长。 三、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行业龙头,将充分受益于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新项目将完善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程度,提高主业的成本优势。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16,0.18、0.29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7.0、24.5和14.8倍,公司PB(MRQ)为2.03倍,行业中位值为2.39倍,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等。 [2020-02-25] 北斗星通(002151):北斗导航全产业链龙头 北斗芯片板卡、5G元器件和车联网三足鼎力。北斗星通从研发北斗导航芯片起家,现拥有基础产品、国防业务、汽车电子、行业应用及运营服务等四大业务板块,下游包括导航定位、指挥调度、精密测量、机械控制、目标监控、物联网等,形成了北斗芯片板卡、5G元器件和车联网三足鼎力的北斗全产业链龙头。 北斗产业链唯一获大基金入股的芯片龙头。北斗星通是北斗产业链唯一获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入股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高达12%。子公司和芯星通主要研发北斗芯片板卡,10年来蝉联导航型、高精度、基带射频一体化芯片比测冠军,开创了北斗在车载前装、无人机、自动驾驶及机器人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其"高精度双频差分基带芯片"是国内龙头,年出货百万片量级,在功耗、小型化、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公司最新研发的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22纳米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导航定位芯片即将批量生产。和芯星通同时也是无人领域定位芯片和模块主要供应商,为大疆等厂商提供高精度定位模块,并在汽车电子中探索高精度应用。 5G天线和汽车电子是重要看点。北斗星通过去三年收入复合增速达38.65%,主要源自并购。由于卫星导航细分市场较为分散的特点,外延并购是业内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北斗星通近年相继收购了华信天线、佳利电子、RxNetworks、in-techGmbH等公司,实现"天线-芯片-板卡-模块-终端-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5G方面,子公司华信天线和佳利电子在高精度天线和陶瓷滤波器、射频元器件等领域极具竞争力,有望为5G基站大规模提供产品。佳利电子目前已被中兴、大唐等列入供应商优先名单,华为自19年二季度以来加快节奏,向佳利电子释放了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替代计划,并开始批量供应部分产品。汽车电子方面,公司已积累了上汽大众、长安、吉利、奇瑞、一汽、上汽通用五菱等国内一线汽车厂商的客户资源,未来有望成为全国前三的一级供应商,成为"北斗车联网"的重要支撑。 增发扩产5G元器件和高精度车载导航设备。公司本次拟增发募资10亿元,用于佳利电子的5G通信核心射频元器件扩能项目和重庆公司的汽车电子项目(智能中控、数字仪表、网联设备及系统、集成式座舱等)。佳利电子与大唐移动已开始全方位合作,其释放的基站终端用元器件系列产品多达20余款;中兴通讯完成了对佳利电子的审核和产品验证。2016-2018年,公司汽车电子板块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93.72%。202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23万辆,2035年无人驾驶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400万辆。随着智能驾驶的普及,高精度导航定位日益重要,"北斗车联网"已经浮出水面。 盈利预测:2020年是卫星导航国产化元年,6月前实现全球组网后北斗国产化应用有望爆发。公司作为北斗上游芯片板卡、5G通信元器件和下游车联网供应商将显著受益。虽然近两年公司还处于研发投入状态,但所处赛道优异,卡位较好,特别是在北斗三期核心芯片上占据先发优势。预计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28.5亿元,40.9亿元和63.9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5.77亿元,1.19亿元和2.2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49元,0.72元和1.35元,对应PE分别为-8.56X/41X/22X。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增发不及预期;北斗发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