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化学公告中国地区MDI6月挂牌价,聚合MDI分销市场挂牌价14000元/吨(较5月上调500元/吨),直销市场挂牌价14500元/吨(较5月上调500元/吨); 纯MDI挂牌价16500元/吨(较5月上调700元/吨)。万华化学目前拥有MDI产能210万吨,占全球产能的26%,已是全球第一大MDI供应商。 MDI是化工行业中常用的一种原料,主要被用于生产用途广泛的材料即聚合MDI。聚合MDI具有保温作用,是制造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内部的隔热层或者密封层的重要原料。 聚合MDI自今年1月至今分销/直销价格一直维持在13500/14000元/吨长达5个月。除了春节影响之外,疫情导致2-4月内需和外需先后受到冲击,市场情绪及下游需求均到达冰点。目前供需格局呈现向好态势:需求面,海外疫情走势预计已达到平台期,下游产品库存均已见底,看好未来海外需求的回升。同时,目前国内需求伴随开工已经大幅恢复,加之下游旺季来临,需求企稳放量可期; 供给端,近期行业检修密集,市场供应有限。亚太区上海巴斯夫、亨斯迈的精馏装置、日本东曹均停产检修,上海科思创、重庆巴斯夫开工较低,海外陶氏等受疫情及物流影响亦降负运行,场内货源偏紧。 目前聚合MDI市场价12100元/吨,较近期低点10700元/吨反弹13.1%,纯MDI最新市场价13850元/吨,较5月上旬达到的十年最低点12650元/吨已反弹9.5%。机构预计,短期MDI价格有望继续反弹。 相关上市公司有万华化学、氯碱化工等。 [2020-05-28] 万华化学(600309):检修季供方延续挺市,六月MDI挂牌价同步上涨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6月中国地区MDI价格公告,公司中国地区聚合MDI分销市场挂牌价14000元/吨(比5月份价格上调500元/吨),直销市场挂牌价14500元/吨(比5月份价格上调500元/吨);纯MDI挂牌价16500元/吨(比5月份价格上调700元/吨)。 点评:检修季供方延续挺市,公司聚合MDI与纯MDI挂牌价同步上涨。随着一季度疫情冲击逐渐被市场消化,5月以来聚合MDI与纯MDI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截止5月28日,聚合MDI华东市场价为11750元/吨,较月初上涨0.4%,纯MDI华东市场价为13750元/吨,较月初上涨3.8%。目前亨斯迈装置仍处于检修中,巴斯夫即将检修,工厂控量发货,整体货源偏紧。公司虽未公布检修计划,但按往年来看烟台一般于6月检修,供给存进一步收紧预期。 需求端仍未实质性转好,4月聚合MDI出口量大幅下滑,中期价格或盘整为主。聚合MDI国内主要用于白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4月家用电冰箱产量为701.5万台,同比下降3.3%,内需仍在筑底阶段;海关数据显示4月冰箱出口534万台,同比上升13%,终端出口存改善预期。然而原料端4月份聚合MDI出口量仅为3.3万吨,同比大幅下滑49%,海外需求疲软仍是压制聚合MDI价格继续上涨的主要因素。纯MDI方面,近期价格上涨主要为供给收缩与厂家挺价所致,随着下游鞋底原液、浆料进入淡季,海外纺服订单尚未修复,价格后续上涨动力有限。预计中期MDI价格仍将盘整为主。 公司作为MDI龙头将充分受益于价差修复带来的盈利能力改善。MDI行业由于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长期属于供方主导的市场,本轮厂家挺价将产品售价拉回盈亏平衡线上方;而MDI的主要原料纯苯在油价的影响下,价格处于历史低位,有助于MDI利润空间的修复。公司目前拥有MDI产能210万吨/年,价差每扩大100元/吨,理论上增厚公司业绩2.1亿元,公司凭借一体化成本优势与行业首位的规模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MDI价差修复。 风险提示:MDI价格大幅波动,原油价格大幅变动,石化与新材料项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全球疫情发酵导致需求大幅下滑。 盈利预测:预测2020-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0.28亿、160.67亿和191.96亿元,EPS分别为2.56元、5.12元和6.11元,对应PE为18/9/7倍。 [2019-08-14] 氯碱化工(600618):一体化运营氯碱企业,静待行业回暖 本报告导读:公司关闭吴泾园区轻装上阵,费用率大幅下降,未来聚焦氯碱业务,产能持续扩张。 待氯碱行业景气回暖后,业绩将更具爆发力。首次覆盖,给予中性评级。 投资要点:[首次覆盖,给予中性评级。当前氯碱行业景气下行,但公司关闭吴泾园区后,成本大幅下降,预测2019-2021年(未来三年)的EPS为0.72、0.79、0.81元,增速为-21%、11%、2%;给予19年市盈率11倍,对应目标价7.92元。 老牌氯碱领先企业,关闭吴泾园区轻装上阵。公司是一家综合实力领先的氯碱厂商,现拥有72万吨烧碱、72万吨二氯乙烷、60万吨液氯、8万吨糊状及特种树脂的生产能力。在建产能包括20万吨氯乙烯扩建项目和20万吨糊树脂二期项目,未来产能将持续扩大。2017年公司关闭吴泾园区,管理费用大幅降低,盈利能力大幅改善,且ROE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一体化商业运行模式,突破海外垄断氯循环技术。公司生产基地在上海化工园区,可充分发挥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与国际化工公司紧密合作,在化工区建立了装置配套、管道输送的一体化运营模式。此外,公司Deacon技术进入可研报告编制阶段,已获得5项授权专利,项目打通后将突破海外专利技术,不仅可实现氯循环以降低成本,还可扩大氯供应以改善业绩。 静待氯碱行业回暖。公司业绩主要贡献来源于烧碱,占净利润比例达66.42%。 2018年以来,下游氧化铝产业处于景气下行周期叠加液氯市场由弱转强,从需求端及氯碱平衡角度看,烧碱价格均缺乏支撑。鉴于氧化铝的需求与房地产竣工面积关系紧密,我们预计下半年地产竣工面积或有回暖,从而带动氧化铝需求短周期向上。此外,随着液氯就地消化率提升,氯碱失衡有望得到缓解,氯碱行业效益将有所提升。 风险提示:需求萎靡的风险、价格大幅下行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