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日前完成29颗已入网工作的北斗三号卫星星间链路测试工作,确保全球组网如期完成。借助星间链路,可实现对所有组网卫星的24小时不间断管理。今年是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收官之年,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已经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计划6月择机发射。 万联证券王思敏认为,北斗三号系统今年建成后,将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北斗行业迎来国际化市场风口,商用红利将逐渐释放。北斗产业链市场化参与较高,下游运维服务进行市场整合,有望成为最有增长潜力的环节。 相关上市公司: 海格通信:推出了系列化智能穿戴设备及行业应用终端产品,已在多个行业客户中广泛应用; 天奥电子:推出了北斗应急预警通信终端及系统,已在国内多地开展系统建设和示范应用; 中海达:与中国移动在“5G+北斗”等领域持续深耕合作。 [2020-05-22] 海格通信(002465):四大业务齐头并进,精细化管理促盈利能力提升-2019年报点评 1.事件公司发布公告,2019年实现营收46.07亿元,同比增长11.20%,归母净利5.19亿元,同比增长19.32%,扣非归母净利3.51亿元,同比增长54.31%,EPS为0.23元。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86亿元,同比增长4.07%,归母净利3151.26万元,同比增长1.36%,扣非归母净利-1579.67万元,同比增长1.21%。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一)四大业务齐头并进,精细化管理促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20%、19.32%,基本符合预期,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聚焦"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业务领域,务实推进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实现整体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1、无线通信领域多点突破:继续巩固短波、超短波等存量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多模智能终端等增量市场,全年实现业务收入19.53亿(同比+14.76%),营收占比42.38%,毛利占比55.79%,成为对公司业绩贡献最大的板块。 2、北斗导航领域:紧跟机构用户对北斗三号终端的需求,重点突破北斗三号核心技术,掌握技术体制,研制芯片,同时布局新一代产品,积极拓展市场,取得成效明显,公司订单出现大幅增长,销量和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3%和35%,实现业务收入3.56亿(同比+13.09%),毛利率提升5.06pct。同时,库存量同比大幅增加54%,预计2020年业务收入水平持续增长可期。 3、航空航天领域:巩固军用同时,重点拓展民用。挂牌新三板子公司摩诘创新,分别与西飞、机构客户签署了模拟器研制合同,并积极拓展民用飞行模拟器业务市场,因此业绩恢复明显,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同比+706.55%),净利润512.77万元(同比+111.60%),带动板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7.09%。 4、信息服务领域,子公司海格怡创通过对通信网络工程建设、维护、优化和系统解决方案等不同业务类型和环节进行有效整合,继续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全年实现业务收入20.01亿,同比稳步提升3.17%。5、费用管控合理,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公司业务拓展卓有成效的同时,内部推进精细化管理,因此费用改善明显,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42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51pct,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2.53pct,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39pct,带动净利润率同比提升1.16pct,公司盈利能力改善。 另外,2019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多,主要是2018年公司非经常损益同比增幅较大所致:公司2018年非流动资产处置、其他营业外收入等带来的收益相对较多,因此造成当年非常经常损益是往年同期的1.3倍左右,而2019年该科目回归正常(约1.6亿元),叠加利润方面实现19.32%的同比增长,因此扣非归母净利增幅明显。 根据公告,2020Q1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同比分别增长4.07%、1.36%。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03pct,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带来收益4731万。我们认为,公司生产经营有序,新冠疫情影响有限,回款多集中在Q4,全年业绩持续增长可期。 (二)北斗导航先行者,实现全产业链布局2019年,公司重点突破北斗三号核心技术,抢占北斗三号核心技术高地,率先实现"芯片、模块、天线、终端、系统、运营"全产业链布局,一是北斗芯片及核心模块方面,首发面向北斗三号应用的全频点覆盖的卫星导航高精度射频+基带全芯片解决方案;二是天线配套方面,全资子公司海通天线专业从事导航天线的设计、测试、研制、生产及服务,位于行业领域前端;三是终端产品方面,紧跟机构用户对北斗三号终端的需求,布局新一代产品。积极拓展民用市场,推出系列化智能穿戴设备及行业应用终端产品,已在多个行业客户中得到广泛应用。北斗三号在全球组网及芯片突破后,将在政府、行业和大众市场迅速铺开,释放巨大市场空间。公司作为北斗导航先行者,或将深度受益,全产业链布局的回报价值显著。 (三)5G时代基站迎来井喷,蓄力公司运维业务国内5G经过2019年试商用建设,目前市场、技术、政策面驱动要素日臻成熟,5G建设有望提速。5G时代宏基站数量庞大,运维需求上升。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建成5G基站超13万个,预计2020年我国将建设超过60万-80万个5G宏基站,提速明显。子公司海格怡创是中国移动老牌运维承包商,通过对不同业务类型和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跨技术专业、多网络制式、多厂家设备的全业务服务模式,报告期内继续保持在广州移动运维项目中的领先份额,中标广东移动5G通信主设备安装和室内覆盖工程项目,成为广东移动5G切片式网络搭建的核心服务供应商,迎来公司在"十四五"5G建设和应用服务的良好开局。 (四)拓展民品市场,打开成长空间航空航天领域积极开拓民用市场,与西飞、机构客户签署模拟器研制合同,拓展民用飞行器模拟器业务市场;抓住民航装备国产自主化机遇,拓展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战略客户,打破外国厂商垄断局面;在成都设立公司,主要为国际航空发动制造商GE、RR等公司提供发动机零部件制造。 "北斗+5G",依托高精度导航芯片,打造面向各种应用场景的高精度产品和服务,应用前景广阔;开辟北斗时空数据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在广州市推广的国家级示范应用项目,已覆盖重点行业领域,后续可带来一系列的新业态,持续提供精准时空服务。 3.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6.64亿、8.32亿和10.71亿,EPS为0.29元、0.36元和0.46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2x、33x和26x。 参照行业可比公司,公司有一定估值优势。公司四大业务齐头并进,具备高估值的北斗导航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期,业绩增长持续性较强,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需求落地不及预期;北斗民用市场发展不及预期;运营商网络优化市场竞争激烈。 [2020-04-24] 天奥电子(002935):军品领域投入加大,国产替代不断推进-2019年报点评 事件:公司4月23日公告,2019年营收8.67亿元(+0.34%),归母净利润1.11亿元(+14.8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96亿元(+4.50%),毛利率31.90%(+0.12pcts),净利率12.86%(+1.62pcts);2020Q1营收0.36亿元(-12.77%),归母净利润-0.14亿元(-7.4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18亿元(+19.37%),毛利率29.04%(-0.80pcts),净利率-38.79%(-2.23pcts)。 投资要点:合理利用闲置资金,业绩表现平稳增长:公司2019年营收增长0.34%,归母净利润增长14.81%,净利率增长1.62pcts。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以及闲置募集资金理财收益的实现。从费用方面来看,公司管理费用(-13.18%)和财务费用(-113.29%)下降,三费占营收比为10.40%(-1.35pcts),促进了公司利润的增长。 时频产品不断投入,军品业务保障业绩增长:2019年公司保持并加强军品领域的资源投入和进度保障,军品收入持续增长;民品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分产品来看:①频率系列产品:2019年板块收入为4.72亿元(+4.23%),毛利率为30.51%(-3.94pcts)。板块内产品可分为原子钟、晶体器件以及频率组件及设备。得益于公司原子钟、中高端晶体器件研发投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原子钟、晶体器件收入显著增长,助力板块业务向好。 ②时间同步系列产品:2019年板块收入为3.80亿元(+0.42%),毛利率为33.18%(+3.33pcts)。公司是军用时间同步产品的主要供应商,结合国家时频体系建设和国产化替代的需求,公司在军品市场进一步扩大天文钟系列装备、机载时统系列装备及高精度时统设备等的应用。民用领域围绕5G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公司正在开展有关产品的研发。 ③北斗卫星应用产品:2019年板块收入为0.15亿元(-53.83%)。北斗卫星手表方面,公司在我国率先推出北斗卫星手表,在军用和民用细分领域,公司均为主要供应商。在北斗应急预警通信终端及系统方面,公司已在山西、福建、四川、新疆等地开展了系统建设和示范应用。 公司是华为器件级、设备级供应商:公司铷原子钟、Branch等产品持续批量供应华为公司,随着5G基站的不断铺设,公司有望受益。作为国内时间频率产品实现批量工程应用的成熟企业,公司具有明显的产业化优势。当前,公司正在开展募集资金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扩大时间频率产品规模生产能力。同时公司对5G基站MIMO天线技术开展研发,拓展5G相关产品线,未来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公司背靠电科十所,技术实力雄厚。随着国家时频体系建设、军队信息化建设、5G通信网络建设的持续推进,市场对高精度标准时间系统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有望受益。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1.58亿、1.80亿,EPS分别为0.85元、0.99元、1.13元,给予“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公司2020年PE在45倍左右相对合理,6个月目标价38.07元。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订单、技术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 [2019-08-27] 中海达(300177):深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公司经营稳步推进-半年报点评 投资要点: 上半年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公司于近日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报告称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7.18亿元,同比增长22.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827.08万元,同比下降27.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2576.99万元,同比下降39.59%;基本每股收益0.0575元。上半年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各项营收增长稳定,费用增长提速带来净利下滑 上半年以来,公司持续深耕北斗卫星导航及地理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无人智能载体、智慧场景应用三大业务领域,着重打造三大产品体系:精准定位装备、时空数据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时空数据业务取得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比增长247.83%,占营业收入的28.69%; 精准定位装备的销售收入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同比下降8.82%,占营业收入的60.66%;行业解决方案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1.67%,占营业收入的10.65%。这三块业务带来营收增长20%以上。不过这三块业务中高毛利的精准定位装备产品占比下降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降低到48.81%,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同时公司在无人驾驶、星基增强系统和智慧施工等新业务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加大,以及人力费用增长,导致上半年公司的三项费用和研发投入总体增长达到32.38%,超过营收增长幅度,从而使得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下降27%。上半年公司商誉增加17336.44万元,增幅93.91%,主要是收购深圳中铭高科和贵州天地通形成商誉所致。 高精度行业应用和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直以来,公司持续保持研发高投入,确保自主技术的持续创新和领先性。 公司的“全球精度”星基增强系统、高精度车载定位天线、组合导航产品、机载激光设备等自主技术产品取得了较好的业务进展,并形成了多项行业应用案例:如“全球精度”星基增强系统HI-RTP主要应用于国土测绘、海洋勘探、无人驾驶等行业领域;搭载该系统的IRTK产品已经投入到川藏铁路测量工作和海洋勘探中;公司高精度车载定位天线目前已经与部分汽车制造企业就2020年L3无人驾驶车量产项目定点合作,其车载组合导航定位产品已经完成样品研发工作,并开始在多家汽车制造企业的自动驾驶方案中进行持续性的验证测试;公司的新一代三合一机载激光产品“智喙”,兼容GPS、北斗、GLONASS、GALILEO、QZSS和IRNSS等系统信号,精度优于5cm,可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无人驾驶、道路测绘、地籍测量、电力巡线等领域。 总体上看,公司在北斗+精准位置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行业领导地位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方面,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33项、软件著作权30项、商标5项。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海外业务拓展方面,公司已通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开展“一带一路”高精度位置服务协作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共建超过100个北斗增强站及数据中转中心、数据处理与产品服务中心,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导航技术为各国城乡区域的减灾防灾预防能力,有效扩大了公司在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品牌影响力,加快公司的精准定位装备、高精度定位行业解决方案等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有助于打造公司的行业国际领先形象。 在内部整合上,近年来,公司的行业整合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基于全方位高精度定位技术和时空大数据生态链,通过投资及战略协同关系已与相关行业的多家大型企业形成了资源互动,公司与上汽、百度、华为等知名企业就测绘地理信息、无人驾驶、智慧城市、智能施工等领域逐步开展深入的行业应用合作。此外,公司一方面通过参与北斗产业基金和科技旅游产业基金加强对生态链上下游的相关优质企业和产品公司进行投资;另一方面公司通过自身投资并购团队加快推动相关产业资源的整合,促进公司的业务升级、产品落地和战略实施,提升公司抵御外部经济环境风险的能力。 盈利预测 考虑到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不断普及,公司已经在卫星导航及地理信息领域具备相当大的技术优势和行业优势,在不断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基础上,公司业务在未来三年将保持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营收将达到16.75亿、22.28亿和29.85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为8604万、1.38亿和1.89亿元。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公司RTK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