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知识产权板块自上午10点半开始异动拉升,截至发稿,光一科技、京华激光和中文在线涨停,视觉中国涨超8%。 消息面上,昨日晚间,为进一步提高司法解释、司法政策质量,根据工作安排,最高人民法院就《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制裁力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外,今日上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维权援助工作范围,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申请提供公益援助;提出推动构建横纵协调、点面结合、社会共治的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加强国家层面维权援助统筹协调,实现维权援助服务全国“一张网”。 其实,今年以来,知识产权领域便频获政策支持。4月份时,最高人民法院便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意见》强调,对于情节严重的侵害知识产权行为,依法从高确定赔偿数额,依法没收、销毁假冒或盗版商品以及主要用于侵权的材料和工具,有效阻遏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再次发生。5月份,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最新印发《2020年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的通知,加快制定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 有市场人士认为,知识产权得以有效保护能够大力激发企业研发投入、鼓励社会创新。随着社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日益提升,知识产权经济也将迎来新的增长契机。也有券商认为,围绕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专利质量和提高专利申请效率等政策不断,知识产权的申请效率更快,行业发展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 随着数字内容的爆发,IP衍生开发的盛行,版权关系日益复杂,各行业对版权保护的需求快速增长,建立数字版权综合服务平台,成为数字版权行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随着版权保护利好政策逐步落地,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强,日渐完备的版权保护法律体系将为版权保护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知识产权概念股: 光一科技:公司是知识产权前期龙头,公司的数字版权在登记、确权、存储、交易、内容分发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同时也是拥有大数据和版权数据的平台,提供服务、促成交易、版权许可使用、内容分发、版权保护等等都可以获得收益; 中文在线:国内最大的正版数字内容提供商之一,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超400万种,同时与600余家版权机构合作; 拓尔思: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图像检索系统”开发; 中国科传:公司主营图书和出版物进出口业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积极布局; 安妮股份:主营数字版权服务业务,公司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家”平台为权利人提供确权、登记、监测、取证、金融服务、资产管理的一站式服务; 捷成股份:国内新媒体版权运营龙头,公司与华为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华为视频国产电影、电视剧、动画内容联合运营合作伙伴,协助华为执行引入第三方内容; 数字认证:依托具有《申子认证服务资质》的数字认证为APP开发者提供最具公信力的第三方实名认证服务。 [2020-05-25] 中文在线(300364):免费阅读崛起推升版权价值,出海业务步入发展快车道-深度研究 市占率第二的内容平台,版权资源丰富公司自2006年开始深耕在线阅读,数字内容主要来源于自有原创平台、知名作家、版权机构等,积累了大量优质内容。 目前,公司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超400万种,网络原创驻站作者超370万名,与国内600余家版权机构合作,签约知名作家、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据QuestMobile报告,截至2017年,中文在线在作品和作者份额上,分别以27.5%和41.6%的市占率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阅文。 免费阅读为行业带来增量,公司版权价值凸显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的情况下,免费阅读激活了对价格敏感但喜欢阅读的人群。据QuestMobile报告,免费阅读预计在2022年将为行业带来53亿元的广告增量。此外,互联网巨头在渠道和内容端全面布局免费阅读,百度战略投资掌阅,腾讯接管阅文。作为市占率排名第二的行业巨头,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免费阅读行业的快速发展。 鸿达以太音频资源丰富,音频内容分发运营良好近年来,随着音频行业不断发展,网络音频市场及用户规模不断上升,在广阔的内容需求下,公司凭借其内容积累与开发能力抢占先机。子公司鸿达以太作为全国最大的有声版权机构,经过24年积累,目前拥有123万部(集),28万小时有声书资源,目前,鸿达以太已经成为蜻蜓FM、懒人听书及喜马拉雅三大音频平台第一内容提供方,作品在各大平台表现优异,总播放量超30亿。此外,由于音频版权主要来自于数字内容版权,公司作为数字内容头部平台,且有能力将数字内容开发成音频版权,在这一领域优势明显,我们长期看好公司有声阅读业务。 出海市场互动阅读新赛道,有望成为公司业务新增长点2017年公司顺应数字阅读趋势,在美国市场推出互动式视觉小说平台Chapters,将交互体验和视觉小说结合,满足海外用户的新阅读需求,上线两年流水与用户数不断增长,已成为全球Top2的视觉小说平台。我们认为,互动式阅读是介于阅读与游戏的中间形态产品,其优势在于用户沉浸感更强,长线运营带来的用户粘性极高;对于产品核心用户,Z世代自我意识更强,该类作品满足了他们在故事推进过程扮演重要角色的意愿,互动阅读有望成为未来阅读领域的新兴模式,Chapters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假设公司各项业务稳步发展,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将分别实现营收9.81亿元、12.28亿元和15亿元,同比增长39%、25.2%和2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亿元、1.07亿元和1.93亿元,同比增长111.6%、53.2%和80.4%,EPS分别为0.1元、0.15元和0.27元,对应PE分别为44x、29x和16x。 考虑公司作为市占率第二的头部内容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版权资源,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版权采购价格上涨风险,IP运营风险。 [2020-05-22] 拓尔思(300229):语义智能领军,多点共振迎来景气拐点 国内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军企业:拓尔思是国内自然语言理解(NLP)技术研发的先驱者,2000年即开始从事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挖掘方面的研究。目前公司的语义智能技术主要涵盖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及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内容深度分析和理解等子领域,根据IDC报告显示显示,公司在中国AI语音语义应用市场份额达到4.2%,排名第二,竞争优势显著。2018年开始,公司战略定位"语义智能+",积极在多个重点领域拓展语义智能技术应用。 立足标准产品通过语义智能+深挖行业,云化升级带动增长:拓尔思立足内容管理系统、海贝大数据管理系统、网络信息雷达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平台等标准产品,通过"语义智能+"深挖行业需求,战略面向三大重点板块:内容安全和互联网空间治理、数字政府、数据智能,覆盖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的众多行业市场。内容安全和互联网空间治理板块,主要服务于媒体融合(融媒体)、内容审核、舆情感知分析等领域;数字政府板块,主要服务于政府网站门户及政务新媒体内容管理、政府大数据平台建设和应用等领域;数据智能板块,服务于金融智能风控和风险预警、企业大数据营销和智能客服、防务开源情报、科教知识服务等领域。在云化趋势下,目前公司已经形成通用平台、行业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在线数据智能服务(SaaS/DaaS)三个层次的立体产品体系。2019年云和数据服务实现收入2.2亿,同比增长52.35%,在总收入占比达到22.76%,成为公司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政府网站集约化+融媒体建设+舆情监管需求三点共振,招标数据验证景气拐点:网络舆情、融媒体、政府网站集约化等领域在当前政策引导下处于爆发期。政府网站集约化,《政府网站集约化试点工作方案》要求2019年底完成十省一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工作,并提出在全国推广试点成果的意见,预计2020年二季度后,全国的政府网站将要根据"全国推广试点成果的意见",进行新一轮集约化建设;融媒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底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国的覆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迎来战略机遇期;网络舆情监管,《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建设横向上有望向不同政府部门延伸,纵向上有望进一步向县市渗透。公司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8月公司合计中标金额超过2亿元,创造了公司发展史上的新纪录,涉及政府网站集约化、融媒体、网络舆情等,充分说明公司各细分领域需求高景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2.02亿元、14.62亿元、17.63亿元,EPS分别为0.47/0.61/0.77元。目前可比公司平均PE为53倍,作为国内语义智能行业的领军企业,理应给予一定估值溢价,我们给予公司2020年55倍PE,对应市值为123.20亿元,对应目标价25.7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融媒体、网站集约化、舆情监管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云和数据服务业务转型不及预期。 [2020-05-06] 中国科传(601858):业绩稳步增长,长期受益于我国科技出版业大发展-年报及一季报点评 投资要点: 公司19年业绩增长稳定,20年Q1业绩受到一定影响 公司发布19年年报及20年一季报:(1)19年实现营收25.08亿元,同比增加12.73%;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9.56%,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23亿元,同比增长49.11%;(2)20年Q1实现营收2.45亿元,同比减少33.1%;归母净利润-1962.18万元,去年同期盈利1237.31万元,主要受疫情影响,公司业务收入减少所致。 19年利润率维持稳定,三费保持稳定 利润率方面,19年公司毛利率为30.19%(+0.33%),整体维持稳定。分业务来看,图书业务、期刊业务、出版物进口的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3.73%(-1.75%)、36.94%(+9.2%)、5.58%(+0.89%),期刊业务毛利率的上升明显系期刊纸本生产量和销售量逐步减少、电子期刊占比逐步提升所致;费用率方面,19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5.36%(-0.91%),管理费用率为9.93%(+0.85%),财务费用率为-4.26%(-0.19%)。 政策面: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我国科技期刊进入黄金发展期 科技出版的战略意义重大,是国家前沿科技领域实力的象征金额具体体现,是中国出版业国际化进程的必要环节,也是国家建设科技竞争力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会议强调,科技期刊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19年8月5日,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将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为统领,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同年9月、11月也分别有《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项目》等重量级政策的出台。目前科学出版社拥有的英文期刊有150多种,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因此随着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进入历史性黄金发展时期,公司也将是最大的受益方。 19年图书行业整体稳健,公司的科学出版壁垒仍然突出 根据《2019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19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规模继续增长,码洋规模达1022.7亿元,同比增长14.4%,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网店图书零售码洋同比增长24.9%,规模达715.1亿元;实体店同比下降4.24%,规模为307.6亿元,市场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图书业务方面,19年公司继续强化精品出版方向,围绕科学(S)、技术(T)、教育(E)、医学(M)、人文社科(H)五大业务领域,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强化科学品牌。公司共有9个项目入选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7个项目增补入选"十三五"国家图书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累计有70个项目入选"十三五"国家图书重点出版规划项目,119个项目获得科技部2019年度的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占入选总数一半以上。 期刊业务方面,公司旗下期刊的影响力大幅提升。19年公司有61种刊物入选SCI,其中16种刊物位居国际同领域期刊排名的Q1区。《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Review)的最新影响因子为13.222,在国际多学科综合类期刊排名中仅次于Nature和Science,跃居前三,成为展示国内外重大研究进展的重要平台、世界了解中国前沿科技活动的重要窗口。《中国科学》系列、《科学通报》和《能源化学》等期刊SCI影响因子也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科学通报》(英文)的最新影响因子为6.277,位列全球综合性学术期刊第八位。 公司的数字项目持续落地,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公司继续在专业学科知识库、数字教育综合服务、医疗健康大数据三大业务方向加快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已经建成的"科学文库""中科云教育平台""中科医库"等数字业务产品或知识服务平台内容资源不断丰富,功能实现进一步升级与优化,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安徽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状元共享课堂""龙门作业宝"等新一批数字业务产品或知识服务平台也陆续上线,并形成销售收入,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公司出版"走出去"战略实现重大突破,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19年公司并购法国EDPSciences100%股份的意义重大,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出版企业未来可以更多的参与国际出版业的并购,迈出了出版业产品内容国际化的坚实步伐;同时法国EDP于19年12月开始并表,将对公司20年全年业绩形成一部分支撑。业务上公司全年实现图书版权输出171种,期刊11种,实现版税收入700多万元。2019年"全球出版50强"最新榜单发布中,公司首次入围并位列第45位,在全球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20年疫情对公司有一定影响,但低基数效应+专业壁垒使全年业绩仍有保障 20年Q1公司业绩受到疫情一定影响,但公司每年Q1的业绩占全年比例相对最低(16-19年净利润占比均低于5%,其中16、18年Q1净利润亏损),加之公司在科学出版的专业壁垒深厚、市场需求刚性极强,因此我们认为整体看疫情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相对有限。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在国内专业科学图书出版的壁垒优势明显,竞争力首屈一指,持续看好公司稀缺的专业科技图书出版能力未来的转型方向,有望受益于我国在科技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综合实力的逐步提升而获得持续的成长性。我们长期看好公司的发展,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51、0.63和0.70元/股。 风险提示 市场政策风险,国内科技出版市场景气度降低,出版物进口的合作风险,中小学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电子书等其他介质替代风险,疫情对公司复工复产影响超预期。 [2020-06-11] 捷成股份(300182):亦庄国投以4亿增资华视网聚,加快公司版权业务发展-事件点评 事件:公司公告,屹唐同舟通过增加华视网聚注册资本的方式向华视网聚投资4亿元,投资完成后,屹唐同舟持有华视网聚摊薄后股权的7.6924%,公司持股比例由100%降为92.3076%。 点评:子公司华视网聚引入国资背景股东,重要细节如下:1)华视网聚本次增资投前估值为48亿,亦庄国投旗下股权投资基金屹唐同舟向华视网聚增资4亿,取得其股权7.69%,上市公司持股比例降至92.31%;2)2020-2022年华视网聚的净利润考核指标分别为不低于4.06亿、5.02亿、6.10亿;2)根据协议,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徐子泉承诺在2020年9月30日前将其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质押率降至50%以下。我们认为此次公司子公司引入国有资本背景股东,具有重要意义,华视网聚过去两年业绩较为一般,主要源于影视行业的变化使得银行对影视类公司的信贷缩紧,公司现金流紧张,众多版权项目无法按计划投入,此次增资项目,一方面增资额4亿拟用于采购影视版权,加快版权业务的发展、加固内容护城河;另一方面带来增信的效果,有利于上市公司融资通道的打开。 版权分发业务将持续受益于下游需求方增加,且量价齐升。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长视频行业出现了以下显著变化:1)下游需求方增加:目前以华为为代表的技术厂商、三大运营商、短视频/直播平台等入局长视频领域;2)版权采购量增加:传统大客户(优爱腾)对版权的需求量趋于稳定,但新入局方对内容的需求量持续增长,2020年华视网聚与移动咪咕、华为视频、头条系等客户的合作体量均在增长,尤其是与移动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此前公司与咪咕视频的合作主要是基于小屏端的版权联合运营,未来将拓展至大屏端、4K内容等领域;3)片库价格上涨: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了新影片的分发进度,视频平台对片库内容的需求增加,进而抬高了片库的价格。综合来看,预计未来两年是公司业绩快速释放期,取决于三个变量:1)下游重要客户增加,且需求量增加;2)版权价格上涨;3)新片采购保持稳定。 投资建议:公司持续收缩影视内容制作业务,目前形成了以资源型版权业务为主体、以具有传统市场优势的音视频技术业务为依托的业务布局。公司在技术端受益于超高清视频产业规划,我们判断现在正处于4G向5G的过渡期,平台入局方增加将有效拉动对长视频版权的需求,公司作为龙头版权运营商将充分受益,具备较高的业绩弹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为6.4亿、7.9亿、10.0亿,对应EPS为0.25元、0.31元、0.39元。考虑到公司技术、长视频版权均持续受益于5G商用落地的产业化过程,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5G推进节奏低于预期、超高清产业规划的落地进度低于预期。 [2020-03-27] 数字认证(300579):解决方案跨行业、跨地区加速拓展 年报符合预期,解决方案跨行业、跨地区加速拓展3月25日,公司披露2019年报,营业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18.90%,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增长13.96%,2019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皆符合预期。不过受疫情影响,2020Q1预亏600万元~1000万元。我们认为从中长期看,疫情或促使公司G/B端用户加速线上迁移,公司有望凭借自身在电子认证领域成熟领先的技术将其电子认证解决方案跨行业、跨地域拓展。预计公司20-22年EPS0.67/0.90/1.21元,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下游需求持续向好全年来看,公司下游需求向好:随着各行各业的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网络化、数字化、无纸化已贯穿企业研发、生产、流通、服务等全过程,推动公司电子签名与网络安全业务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在电子政务、金融、卫生领域已成一定业务规模,2019年持续稳定增长,并在卫生、教育、快消、房地产等新兴领域快速增长。在除华北地区以外的区域,收入全年增长62.15%。成本费用端,综合毛利率提升1.65pct,业务盈利能力进一步优化;研发费用增长69.15%,投入主要流向基于云的实名核验及签名服务、信手书电子合同、可信电子病案管理系统、无纸化电子签名应用等项目。 商密应用:疫情有望加速电子签名、合同解决方案落地公司电子认证服务分为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两类服务,2019年收入2.63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受"法人一证通"项目价格下降影响,数字证书服务收入较去年下降约20%。电子签名服务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公司依靠政务行业传统优势,在医疗、保险、交通等行业推出了众多基于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的创新解决方案。重点围绕云服务平台建设、数字化审图、协同签名,进一步提升电子签名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我们认为,疫情将促使公司G/B端用户加速线上迁移,2020年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等新兴业务有望在政企、医疗、教育、金融加速渗透。 网络安全:信创、等保2.0等政策因素驱动公司安全集成业务实现高增长安全集成业务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34.38%,受益于等保2.0与建立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等政策要求,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将自有产品、第三方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产品有效地与客户信息系统集成,从而提高客户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随着等级保护与信创进程不断深入,客户合规需求日益紧迫,看好2020年公司安全业务进一步拓展。目标价39.53~42.21元,维持"增持"评级我们认为公司2019年持续扩张业务范围,从数字证书到电子签名及电子认证解决方案,业务领域从政府领域逐渐向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扩张。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EPS0.67/0.90/1.21元(20-21年前值:0.82/1.22元),对应20-22年PE58/43/32倍。参考可比公司20年平均P/E61倍,给予公司20年59-63xP/E,对应目标价39.53~42.21元,维持"增持"。 风险提示:行业增速不及预期,公司竞争力下滑,核心技术人员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