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在滴滴上线 车联网投资空间大(概念股)

2020-6-29 08:20|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588| 评论: 0

摘要:   上海27日启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在滴滴出行App上开放服务。用户在滴滴出行App上报名并通过审核后,可预约体验滴滴自动驾驶。  北京、上海、广州是工信部认证的国家智能网联示范区, ...
  上海27日启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在滴滴出行App上开放服务。用户在滴滴出行App上报名并通过审核后,可预约体验滴滴自动驾驶。

  北京、上海、广州是工信部认证的国家智能网联示范区,三地接连释放出更为积极的车联网建设信号,加速车路协同信息化设施建设改造。伴随5G基站大规模建设普及,车联网也加速从封闭测试走向体验应用。今年以来全国涌现出40多个新的车路协同验证应用项目,将成为新基建投资的重要方向。

  中科创达专注于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品,与高通、瑞萨等厂商合作密切。

  千方科技(002373)是智能交通龙头企业,形成了涵盖路侧单元、车载终端的全线V2X产品体系。

  四维图新(002405)目前主要客户还是B端客户,C端通过为腾讯、搜狗、滴滴等合作伙伴提供数据及相关技术间接进行支持、服务。

  中海达(300177)基于公司可提供基于网络和通信卫星播发的实时精密定位产品和覆盖米级到厘米级精度的多种定位服务的地基/星基一体化增强技术,公司深入对接5G通讯运营商、京东、滴滴等企业的跨界需求,深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

  华阳集团(002906)专注于智能驾驶关键零部件方面的研发和投入,包括但不限于高精度定位、视觉处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与“BAT”在智能驾驶领域均有实质合作。

[2020-04-28] 千方科技(002373):业绩符合预期,持续看好长期成长-2020年一季报点评
    2019年一季度,公司经营稳健,整体表现符合预期。智慧交通与智能物联双轮驱动,募投项目助力公司长期成长。维持公司2020-2022年EPS预测分别为0.79/0.95/1.19元。对应PE28/23/19倍,维持"买入"评级。
    事项:2020年4月26日,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2亿元,同比上升0.47%;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减少24.37%。
    疫情背景下,收入实现增长,利润短期承压,整体符合预期。受疫情影响,Q1部分项目进展有所延缓,影响收入确认,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0.47%。利润端,2020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降24.37%。扣非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下降20.69%。此外,营业外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7355.22%,主要由于一季度公司对外公益性捐赠防疫物资及现金2,000万元;若还原对外捐赠,则Q1实际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约11%。2020Q1毛利率为28.24%,较去年同期下降1.23pcts。费用端,2020Q1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1.54/0.64/1.66亿元,同比分别-7.91%/-33.26%/23.12%。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31%/3.90%/10.06%,较去年同期提升-0.85pcts/-1.97pcts/1.85pcts。其中,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管理费用下降较多,主要由于延迟复工及职能管理部门整合。
    非公开发行获批,募投项目助力长期成长。2020年3月26日,公司非公开发行申请获证监会受理,公司拟发行不超过4.47亿股,拟募资不超过19亿元。公司计划通过端侧智能基础设施产品的研制,云侧视觉计算云平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AI中台(视觉智能平台)等三大中台及智慧交运、智慧交管和智慧路网三大业务应用与解决方案的研制与升级,打造端、边、网、云自主协同控制的下一代智慧交通系统产品与解决方案,形成模块化封装的标准化产品及解决方案。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面向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下一代智慧交通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智慧交通与智能物联双轮驱动,全年收入有望持续较快增长。智慧交通方面,公司在TOCC、高速公路信息化、城市轨道交通PIS业务等多个细分领域均位于行业第一梯队,形成从核心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到运营的完整产业链。智能物联方面,公司面向全球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用户提供智能物联产品及解决方案,海外业务增长尤为迅猛。根据IHSMarkit数据,宇视科技位列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第4位,影响力持续提升。预计全年收入仍望保持较快增长。
    风险因素:业务项目招投标风险;安防业务海外业务推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疫情影响。
    投资建议:2019年一季度,公司经营稳健,整体表现符合预期。智慧交通与智能物联双轮驱动,募投项目助力公司长期成长。维持公司2020-2022年EPS预测分别为0.79/0.95/1.19元。对应PE28/23/19倍,维持"买入"评级。

[2020-05-17] 四维图新(002405):高精度地图前景广阔,五位一体再现新进展-深度报告
    持续保持导航业务行业领先地位,加速推进五位一体布局公司在导航电子地图传统业务方面,具有全球第五、国内第一的领先地位。公司深耕导航业务近二十载,近年导航业务年度营收维持在8亿元左右。公司具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甲级资质,同时该业务高成本、具规模效应、高客户黏性的自然垄断属性也为公司建立起高行业壁垒。公司围绕"智能汽车大脑"战略愿景,积极完善芯片、车联网、位置大数据、导航地图、自动驾驶的五位一体布局,致力于成为自动驾驶时代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高精度地图迎百亿级空间,上游与政策双重驱动高精度地图是自动驾驶车辆的核心配置。自动驾驶车辆量产临近,驱动高精度地图逐渐放量。近年来,我国频繁出台车联网政策,助力自动驾驶生态圈的完善。四维图新成为国内首家获得L3及以上高精度地图订单的供应商,验证了公司在业务领域的国内领军地位。根据经典的创新扩散理论,我们预测自动驾驶车辆市占率增长将符合正态分布累计函数曲线,将驱动高精度地图在2023、2025、2030年分别实现近18亿元、76亿元、420亿元的市场空间。
    芯片研发量产新进展,业绩爆发可期公司于2017年收购杰发科技,补全了公司算力能力。2019年,四维图新实现TPMS芯片量产,有望打破海外巨头在国内市场的垄断。TPMS芯片性能比肩国外巨头,集成度优于国内竞品。新政策规定自2020年起,所有在产乘用车强制安装TPMS芯片。预测新政驱动TPMS芯片2020-2022年将迎接13.45亿元、14.36亿元、15.04亿元市场空间。
    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10亿元、33.41亿元、41.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亿元、5.18亿元、6.66亿元。公司历史上一直是高研发投入,导致费用和收入形成错配。考虑到公司所处的行业的成长性以及公司处于云转型的初期,我们认为PS估值可能更适合公司。历史上看,公司的PS基本上处于10-20倍之间。我们看好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其估值弹性将随着行业回暖将打开,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投入不及预期;2)L3及以上自动驾驶推进不及预期

[2020-06-16] 中海达(300177):5G东风吹起,高精度定位龙头再起航-深度研究
    北斗系统建成,高精度增量应用将再造百亿级新市场随着北斗三号建设即将全面完成,以及运营商正加快CORS网建设,"北斗+5G"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进一步成熟,有望开辟数百亿新应用场景市场。我们认为,北斗高精度应用行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建议重视卫星导航板块行业整体向上的投资机会,看好中海达作深耕高精度定位,充分受益行业的高速发展,重点关注其在自动驾驶领域进展。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为0.11、0.26和0.37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中海达是我国"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领跑者,已打通高精度全产业链公司是国内高精度GNSS龙头企业,重点拓展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北斗+"技术的智能化应用两大核心业务领域,全方位布局精准定位产业链,上游延伸至高精度定位基础设施构建以及以组合导航为核心的传感器件,下游可以为众多行业客户提供软硬件、数据及运营服务等应用解决方案。在北斗芯片、组合导航、星基增强系统、高精度惯导等高精度定位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在自动驾驶、安全监测、应急管理、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做长远布局。
    精准定位装备业务:龙头地位保障业绩,核心技术自主化率高公司RTK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领跑行业。同时,公司致力于掌握底层关键技术,2019年研发投入2.4亿元,占营收15.1%。1)2018年5月发布国产全自主技术的北斗高精度导航芯片"恒星一号",完成从板卡向芯片的技术跨越,并实现小批量流片,在公司无人机产品上开始应用。2)GNSS碟状天线已应用于菜鸟物流的"G+无人快递车",正在研发无人驾驶量产车的测量型组合天线(融合5G、蓝牙、电台等功能),预计该产品未来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3)中海达"全球精度"星基增强实时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已在国内外布设约100多个站点,即将提供商用服务。
    "北斗+5G"技术的智能化应用:重心发展自动驾驶,注入新兴增长潜力根据HIS预测,2020-2030年是自动驾驶商用化导入的关键期,部分自动驾驶将在2020年左右开始商业化,到2035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可达1180万辆,约占总销售量的9%。我们预计自动驾驶市场有望创造高精度行业最大下游应用。高精度地图和高精度组合导航是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撑。公司导航系统天线和定位模块的设计和生产已通过IATF16949车规标准认证,并适配于部分车型,参股公司中海庭拥有甲级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公司积极融入上汽集团、中国移动、菜鸟物流、百度等企业的自动驾驶生态链,充分把握5G+北斗技术在自动驾驶市场的发展机遇。
    公司高精度布局领先将率先受益行业高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11、0.26和0.37元/股。Wind一致预期估算2021年可比公司PE估值为33倍,考虑到公司汽车自动驾驶领先布局,2021年PE估值给予26%-36%溢价,即42-45倍,目标价10.92-11.70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精准定位装备市场竞争加剧,下游新应用场景拓展不达预期。

[2020-06-24] 华阳集团(002906):被忽视的智能网联赛道核心标的
    华阳是国内优秀汽车电子标的之一
    华阳地处惠州,于1993年成立。公司产品四大类:汽车电子(63.03%,核心是智能座舱+ADAS),精密压铸(15.76%),精密电子部件(12.63%),LED照明部件(4.81%)。汽车电子业务模式:对接纯软件与主机厂之间的需求,处于中间层角色,需具备软硬件一体化能力。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持续高研发投入,即使在2017-2019年行业需求下行+尾部客户经营困境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维持低位且始终坚持每年研发投入3亿元及以上。公司也不断加强优秀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的客户拓展。
    智能座舱/ADAS业务:天时地利人和将迎量价齐升
    看点一:行业红利正当时。基于效率+安全+娱乐需求,消费者愿意买单推动下游主机厂积极提升智能座舱+ADAS渗透率。渗透率/单车价值:智能座舱由19年的50%/4500元→25年的80%/6000元;ADAS由19年的25%/1.5万元→25年的40%/3万元;2019年我国智能座舱+ADAS市场规模567亿元+844亿元,2025年1030亿元+2250亿元,CAGR分别为15.2%、21.3%。看点二:国产替代正加速。在高性价比+快速响应能力的双重优势下,国内智能座舱/ADAS提供商整体客户质量处于改善通道中,华阳亦是核心受益企业。看点三:HUD产品终迎放量期。
    长达8年研发储备,受益成本下行,HUD渗透率加速提升。看点四:与华为全方面合作开启,打开长远期成长空间。软件定义汽车之下,凭借通信+手机领域积累优势,进入汽车产业的华为或将成为核心玩家,华阳借助自身软硬一体化的适配优势,与华为有望实现共赢。
    其他业务:精密压铸持续向好+LED稳健+精密电子收缩
    精密压铸业务:凭借制造技术先进和服务支持优势,公司在专业领域内优势明显,有望随着下游行业复苏和市场集中度提升实现业务收入稳步增长。LED业务:LED照明取代白炽灯是发展大趋势,LED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虽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凭借多年耕耘积累丰富经验,业务发展将保持整体稳健。精密电子部件业务:随着网络技术和替代存储技术的发展,视盘机市场缩减,公司对应的视盘机相关零部件市场也相应缩减,公司该领域或面临业务转型。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0-2022年营收34.3/39.6/46.1亿元,同比+1.3%/+15.4%/+16.6%,归母净利润0.84/1.69/3.08亿元,同比+13.4%/+99.6%/+82.9%,对应EPS为0.18/0.36/0.65元,对应PE为82.70/41.43/22.6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法律法规限制自动驾驶发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