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室温全液态金属电池,创下了目前液态金属电池的最低工作温度记录。该电池结合了现有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的许多优点,同时消除了它们的主要缺点,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种电池可以提供固态和液态的所有优点------包括更多的能量,更高的稳定性和柔韧性,而且没有两者各自的缺点。室温电池有望提供比当今大多数个人电子设备的固态锂离子电池更多的电量。研究人员说,它可以更快地充电和传递高出几倍的能量。由于使用了液态成分,因此可以根据所需的功率轻松自由地“放大”或“缩小”电池。电池越大,可以提供的功率就越大。这种灵活性,使这些电池有可能为从智能手机和手表到用电基础设施的一切供电,从而为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相关上市公司: 云海金属:研发的镁铝液态金属主要针对3C电子产品,可大大提高材料性能。公司已向我国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批量供货,特斯拉、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均为公司客户; 宜安科技:国内较早研究液态金属,拥有全球最大规模锆基非晶合金的生产线,已进入特斯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际国内知名客户供应链。 [2020-07-06] 云海金属(002182):深耕镁合金深加工,"中国镁业"蓄势待发-深度报告 全球镁合金龙头企业,布局全产业链;轻量化赛道清晰,盈利增长稳健。公司已经形成了"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铸造-镁合金加工-镁合金回收"的完整镁产业链,是名副其实的镁合金龙头企业。公司轻量化赛道清晰,镁合金和深加工业务营收和毛利占比提高;2008-2019年,镁价下降39.3%,但公司营收和扣非净利CAGR分别为8.4%和22.7%。 下游轻量化+新兴领域应用催化镁合金需求,环保趋严原镁供应端收缩。1)环保趋严,原镁小厂供应或困难,2019年中国原镁产量占全球83.18%,而原镁供应端在环保、资源开发政策下收缩。2)轻量化用镁合金亮点十足,新能源为轻量化扩容,特斯拉已在座椅支架中开始使用镁合金,国内镁合金压铸产品70%消费于交通运输领域,排放政策趋严+镁合金性质优越,主流车企2020年轻量化目标普遍为减重100kg或10%;另一方面,新能源车为了降重续航也会在汽车零部件中使用镁合金,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采用镁合金座椅支架也将进一步加快镁合金在汽车领域的渗透。3)新兴领域,如5G基站、共享单车、动力电池箱体等已使用镁合金。 客户嫁接+国企大平台资源,宝钢或打造"中国镁业";收购博奥完善公司深加工领域布局。宝钢入股后,国企平台助力、宝武集团资源共享,叠加宝钢金属直接业务对接和客户导入,宝钢金属或将公司打造为"中国镁业"。另外,收购重庆博奥100%股权后,因其专业从事镁铝合金中大型压铸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与销售,将有利于公司产业链向下延伸,完善公司深加工领域布局。 盈利预测:我们维持对于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08亿元、3.44亿元和4.03亿元,EPS为0.32元、0.53元和0.62元;对应7月6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33.7、20.4和17.4倍,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达预期,下游需求不达预期,客户开发不达预期,宏观环境下行等。 [2020-03-11] 宜安科技(300328):可折叠屏手机锆基液态金属铰链应用场景开启,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华为第二代升级版折叠屏手机MateXs选用锆基液态金属+MIM工艺有望打造液态金属商业化的爆款应用场景,打开成长空间。第一,华为第二代升级版折叠屏手机MateXs选用锆基液态合金作为主要铰链系统材料以提高强度。2月24日晚间,华为发布第二代升级版折叠屏手机MateXs,官方明确透露MateXs的铰链系统拥有超过100个器件,使用锆基液态金属等材料极大提升铰链强度,强度比钛合金高30%。第二,铰链是实现可折叠手机最关键的功能性零部件,也是折叠屏里科技含量最高的部分。铰链设计可有效防止屏幕的过度机械伤害,相比于笔记本电脑转轴的规格均要求很高,决定了折叠屏幕手机的成败。正因对材料要求高,华为二代折叠屏最终选用了性能出众的锆基液态金属材料,在工艺上与金属注射成型(MIM)相结合,具备精度高和更轻薄的优势,有望取代传统的冲压+CNC的模式。第三,液态金属拥有高强高硬、轻薄、复杂和光亮等特性使其具备极强的适应性。液态金属是超越铝、镁、钛等传统轻合金品种的新一代颠覆性材料,商业化制备的性价比很高。目前,该材料在3C、汽车、医疗等领域虽然潜力巨大,但市场空间才刚刚开始打开,华为第二代升级版折叠屏手机MateXs选用锆基液态金属+MIM工艺有望打造液态金属商业化的爆款应用场景,拓展成长空间。 宜安科技是全球液态金属领域产业化龙头,拥有大规模生产锆基非晶合金的生产线,具备研发和生产液态金属手机铰链的能力。据公告,公司是行业内进行液态金属研发的先驱,具备从材料到设备和设计一体化的制造能力,也是全球唯一将液态金属应用在汽车行业的企业。公司2012年开始研发,2018年块状非晶开始批量化生产,随着应用场景的逐渐拓展,市场空间大。一是公司液态金属产品已经在5G通讯、新能源车、消费电子等领域与相关客户进行合作。生产的液态金属FaceID支架已向小米、OPPO、华为等国内知名手机厂商批量供货;公司生产的5G基站产品有滤波器,散热壳体等,目前与国人通讯等客户合作,并与特斯拉、三星、蓝思科技、ABB等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据宜安科技定期报告披露,公司与华为一直有良好的合作,公司也有研发和生产液态金属铰链。二是与多家公司和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扩大液态合金的产业化规模。据公告,2019年7月22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宜安液态金属与东莞市清溪镇人民政府签署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合计投资3.8亿元,共同建设液态金属项目;2020年3月6日,公司与三祥新材旗下产业基金三祥锆镁签署项目合作投资协议以40%:60%的比例共同投资非晶合金(液态金属)项目,注册资金1亿元。随着产业化的扩大,有望加快液态金属应用 领域扩大,提升市场规模。 压铸镁合金业务抓住新能源大潮,医用镁合金产业化进入新阶段。公司长期致力于研发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作为供应商已进入特斯拉、比亚迪、吉利、LG等国内外知名客户供应链,并与云海金属、宁德时代等多家公司合作扩大市场份额。此外,公司是国内医用镁合金产业引领标准制定、临床和产业化先锋,公司7月12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发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批件,成为国内首款获准临床的生物可降解金属螺钉,临床成功后预计在2020年底有望实现上市销售。 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考虑公司产能逐步释放以及折叠手机需求加速,公司业绩稳步提升,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1.32和1.63亿元,对应PE分别为76x、58x和47x。考虑到公司在液态金属、生物镁合金等领域技术壁垒较强,且未来市场潜力较大,有望享受较高估值溢价,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液态金属相关市场需求和商业化推广低于预期;2)生物镁合金产业化低于预期;3)传统铝镁合金业务订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