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传滴滴出行启动IPO!概念股名单来了(附解析)

2020-7-21 15:23|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1222| 评论: 0

摘要:   据知情投资人透露,滴滴出行正与投行洽谈,计划最快年内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IPO),目标估值超过6000亿港币,约800亿美元,有望成为近年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上述消息称,滴滴旗下包括网约车、单 ...
  据知情投资人透露,滴滴出行正与投行洽谈,计划最快年内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IPO),目标估值超过6000亿港币,约800亿美元,有望成为近年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上述消息称,滴滴旗下包括网约车、单车,代驾以及金融业务已经规模化盈利。

  公司官网显示,滴滴出行在亚洲、拉美和澳洲为超过5.5亿用户提供出租车、快车、专车、豪华车、公交、代驾、企业级、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汽车服务、外卖、支付等多元化的服务。

  在网约车方面,出行领域目前滴滴一家独大,占据91%的份额,滴滴的龙头地位难以撼动,预计这一竞争格局仍将维持。

  此外,滴滴出行在自动驾驶和数字货币方面也有所布局。数字货币方面,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数字货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场景创新和应用;自动驾驶方面,滴滴于6月27日正式在上海规模化落地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项目。

  概念股解读:

  多伦科技:公司与“滴滴”的合作已经开展了两年多,主要为“滴滴出行”在全国开展业务的城市提供代驾司机进行上岗前的考核服务,至今已覆盖40多个城市;

  中科创达:公司已切入布局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领域,携手滴滴发布智能驾驶方案,这一市场预计达3000亿。

  四维图新:滴滴为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为其提供数据及相关技术支持、服务。

  中恒电气:公司直流充电桩牵手滴滴旗下小桔充电,成为小桔最大的充电设备合作伙伴,晋升为国内直流第一梯队供应商。

  高新兴:公司与滴滴、浪潮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智慧交管、高精地图、车路协同、车辆大数据等方面。

  易事特:公司于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充电桩业务客户除满足各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需求外主要包括各地城投及公交运输公司、专业充电站运营商,共享汽车运营商宜步出行、滴滴出行等。

[2020-07-02] 多伦科技(603528):夯实传统主业,大力布局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深度报告
    多伦科技全面覆盖智慧大交通领域,交通安全行业持续布局。公司以驾考行业为起点持续迈向智慧大交通,实现业务体系完整覆盖"人(驾考/驾培)、车(车辆检测)、路(智慧交通Y'领域。目前公司业务涵盖交通安全出行领域的诸多环节,已发展成为一家以驾驶人智能培训和考试系统、驾驶模拟训练系统、智慧交通综合管理/车联网产品与系统、智慧车检整体解决方案与投资运营管理等为主业的交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了中国大交通领域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的产业化应用。作为智能驾考行业的引领者、智慧驾培行业的倡导者、智慧交通行业的推进者、智慧车检行业的践行者,公司业务市场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0多个城市。
    巩固传统主业,大力进军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立足智能驾考主业,向智慧车管服务延伸。深耕智慧驾培行业,依托人工智能打造云驾培服务新模式。全面布局智慧交通领域,打造智慧城市业务亮点。进军车检产业,形成智慧车检产品体系。公司抓紧市场发展机遇,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多伦车检正式进军车检产业,同时通过收购山东简蓝65%股权及山东枣庄6个车检站55%股权,成功实现车检站设备端和车检站运营端布局。目前公司变更募投资金用途,发力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募集资金投向的金额是剩余募集资金9902.32万元投至新项目"品牌连锁机动车检测站建设项目"。该项目采取边建设、边运营的方式,计划建设期为3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多伦科技以驾考行业为起点持续迈向智慧大交通,实现业务体系完整覆盖"人、车、路"领域。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规模巨大,最先布局者具备先发优势,形成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后市占率将持续提升。预计公司2020年一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78/2.18/2.68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机动车检测站市场拓展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格局恶化;其他系统性风险。

[2020-07-13] 中科创达(300496):业绩大超预期,毛利率提升显著-2020年中报预告点评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业绩预告:预计2020H1归母净利润1.63-1.81亿元,同比增长85%~105%。
    公司业绩大超预期,主要由于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所致。市场预期创达上半年收入增速40%,归母净利润增速40~50%,创达2020H1实际实现营收增速40%左右,归母净利润增速85%~105%,Q2实际实现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153%~200%。考虑到由于公司在2020Q1新做股权激励,导致上半年激励费用多出1600万元,我们推测公司2020Q2期间费用率相对于去年同期应该整体有所提升,因此公司净利率提升主要由于毛利率提高所致。通过公司公告的2020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区间,我们推测创达2020Q2单季度毛利率约为48%~49%左右,明显高于去年同期39%水平。
    我们认为毛利率提升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毛利率较高的智能汽车业务比重提升所致,其二是由于新收入准则的影响。
    推测1:毛利率较高的智能汽车业务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上行。通过我们此前发布的《汽车科技三大领域渗透率全面加速——汽车科技渗透率跟踪报告(智联汽车系列深度之十三)》中的爬虫数据显示,2019年渗透率由年初6.36%快速提升至15.36%,站上两位数并且全年渗透率提升幅度达到9%(而2018年渗透率提升幅度仅3%),说明其爆发式增长状态已经确认。虽然创达的智能汽车NRE收入没有明确的量价关系,但是由于创达收入主要体现在整车量产之前的1-1.5年研发阶段,所以也会受益于整个智能座舱行业渗透率提升的趋势,因为越来越多的整车厂选用高通智能驾驶舱芯片,驱动创达智能汽车收入持续增长,订单饱满。而创达智能汽车业务毛利率(~60%)明显高于智能手机(~40%)、智能IOT(~20%)两块业务,因此我们推测主要是因为智能汽车业务高景气带动毛利率上行。
    推测2:新收入准则影响导致去年部分订单延期到今年确认。根据公司2020Q1季报,2020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相对于2019年12月31日调减7574万元。主要是因为公司智能汽车业务的项目实施周期较长,一般为1-1.5年,此前公司确认收入是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但是由于运用新收入准则,公司改为终验法确认收入,从而使得部分去年智能汽车业务延期到今年上半年确认。
    维持盈利预测及"增持"评级。我们维持对2020年/2021年/2022年EPS分别为0.70元、0.97元、1.38元的预测,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5倍、112倍、79倍,并且维持"增持"评级。

[2020-07-10] 四维图新(002405):立足导航,打造五位一体"智能汽车大脑"-深度报告
    主要观点:
    业绩短期承压,积极实施五位一体的"智能汽车大脑"战略。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3.10亿元,同比增长8.25%,实现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降低29.02%。导航、车联网和芯片业务,三者合计贡献了88%的营业收入和85.55%的毛利润。2019年利润率较高的芯片业务受到乘用车销量下滑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收入利润均有所下降。车联网、自动驾驶、位置大数据业务虽然均有大幅增长,但同时投入规模也加大,利润贡献较低。近年来公司提出"数字地图+车联网+自动驾驶+大数据+芯片"五位一体的"智能汽车大脑"战略并积极实施,在导航业务基础上,逐步拓展汽车电子芯片、车联网、自动驾驶、位置大数据等业务模块。
    导航业务:公司稳居前装车载导航市场龙头地位。目前,在我国的前装车载导航市场中,四维图新、高德软件和易图通三家构成了寡头垄断,合计占比接近90%,四维图新一直是市场份额最高的公司,从2016年到现在,市场份额稳定在38%-40%这个区间。公司的导航软件不仅包括传统导航软件的五大功能模块(显示、搜索、算路、定位、诱导),还具备独创的六大拓展功能模块(大数据、高精度定位、个性化、社交、语音交互、快速更新)。
    车联网业务:联合汽车厂商、系统商及互联网公司,构建车联网生态。公司车联网业务主要包括乘用车智能网联、商用车智能网联及动态交通信息产品及服务。乘用车智能网联业务主要由旗下子公司四维智联负责,在四维智联搭建的生态中,集齐了互联网企业、传统车企和Tier1(车厂一级供应商),其中合作的互联网公司包括华为、腾讯、滴滴以及搜狗,合作的车企包括奔驰、宝马、大众等,合作的Tier1包括Panasonic、Denso、Pioneer等。传统的Tier1通常以硬件为主,软件能力、云端能力和大数据能力是短板,传统车联网企业则通常只专注于软件领域,而四维智联则可以提供端对端的解决方案。
    汽车芯片:进军后装市场,坚持自主研发。2017年公司收购自主品牌杰发科技,进军车载导航后装市场。杰发科技近年来发展迅猛,2018年底,其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高标准车规级MCU正式量产。2019年底,其自主设计完成的国产首颗车规级TPMS全功能单芯片解决方案"AC5111芯片"正式量产。2020年3月,其车规级MCU产品线又添重量级新成员-AC7801X,是第一颗国产的32位Cortex-M0+车规级MCU芯片,进一步打破国外MCU品牌在车身控制领域的技术垄断。杰发科技在后装的高渗透率,将一定程度上提升四维图新在后装的渗透能力,四维图新的前装市场资源将带动杰发科技在前装市场的国产化进程。
    自动驾驶、位置大数据业务发展迅速。在自动驾驶领域,至2019年底,公司ADAS(自驾驶辅助系统)数据实现全国主干网络数百万公里覆盖,与多个主流车厂客户合作的量产车型陆续上市,基于ADASIS协议开发的商用车节油应用产品已经落地量产车型并获得多个创新奖项,面向5G/C-V2X领域的应用及服务能力得到生态伙伴的广泛认可。在位置大数据业务方面,公司充分挖掘海量数据深层次价值,推出MineData平台,旗下子公司中寰卫星充分挖掘商用车数据价值。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年的EPS分别为0.199、0.232和0.281元,对应P/E分别为103.52、88.79和73.30倍。目前软件开发行业最新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94.80倍,考虑到公司在持续深耕导航业务基础上,已全方位拓展至汽车电子芯片、车联网、自动驾驶、位置大数据等新业务模块,未来有望充分受益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我们认为公司估值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首次覆盖给予其"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商誉减值风险;新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

[2020-04-30] 中恒电气(002364):业绩不及预期,2020年通信与充电桩业务有望助力增长-2019年报点评
    2019年业绩不及我们预期公司2019年收入11.74亿元,同增19%,归母净利0.77亿元,同比持平,扣非归母净利0.7亿元,同增17%。业绩不及我们预期,主要原因为:1)减值损失同比大幅提升,2)公司HVDC项目执行进度低于我们预期,其中2018年中标阿里项目至2019年底完成率仅29.3%。公司1Q20收入0.66亿元,同降67%,归母净利亏损0.24亿元符合我们预期。
    发展趋势减值与HVDC业务订单完成度滞后影响业绩。公司减值0.52亿元,同比翻倍。此外我们认为公司2019年传统通信电源受4G进入尾声,5G方才启动影响有所下滑,HVDC方面则受在手大订单进度不及预期影响。通信电源中标移动招标40%份额,HVDC携"巴拿马"产品有望迎来新突破。公司3月公告中标移动通信开关电源40%份额,对应公司投标报价下含税3.62亿元。
    伴随全年5G通信基站的建设提速,我们认为公司在传统通信电源业务中将重新迎来高增长。HVDC业务上,公司报告期内成功研发"巴拿马"电源系统产品,集10KV配电,变压器、HVDC于一体,提升效率同时降低工程量40%与占地面积50%。2019年公司成功进入百度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受益于BAT数据中心建设的提速,我们认为公司HVDC业务有望在新产品的带动下进一步增长。充电桩受益新基建,携手宁德时代进入二轮电动车换电市场。我们认为2020年公司充电桩业务受益新基建推动与国网领军下的全市场充电桩CAPEX的增长。同时,公司已公告通过增资入股宁德智享,其中宁德智享是由哈啰出行、宁德时代、蚂蚁金服三方合资成立的公司。公司将向智享提供二轮电动车的换电柜,配合哈啰出行在电动助力车的拓展,我们认为具备较好中长期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疫情影响及HVDC2019年进度不及预期下后续预期的修正,我们下调2020年盈利预期10%至1.93亿元,并引入2021e预期2.52亿元。考虑到公司充电桩业务与数据中心HVDC业务具备估值支撑,二轮换电市场带来中长期新增长点,我们维持目标价13.8元。当前股价与目标价分别对应2020/2021e38/29xP/E与40/31xP/E,有5.2%的上行空间,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风险公司HVDC业务进展大幅不及预期,充电桩销售大幅不及预期。

[2020-04-29] 高新兴(300098):大幅计提商誉,战略聚焦车联网-年度点评
    公告摘要:(1)公司发布2019年度报告,2019年实现营收26.93亿元,同比下降24.41%;亏损11.57亿元,同比下降314.48%;(2)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81亿元,同比下降62.3%;亏损0.59亿元,同比下降144.01%;
    营收有所下滑,大幅计提商誉,全年业绩亏损。公司发布2019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6.93亿元,同比下降24.41%,亏损11.57亿元,同比下降318.48%,综合毛利率为26.74%,同比下降8.47pct;公司2020Q1实现营收3.81亿元,同比下降62.3%,亏损0.59亿元,同比下降144.01%。分业务看,2019年公司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应用实现营业收入13.95亿元,同比下降25.43%,毛利率为32.09%,同比下降3.47pct,其中车联网产品实现营收5.51亿元,同比下降11.8%,毛利率为29.91%,同比增长0.34pct,警务终端及警务信息化应用实现营收1.81亿元,同比增长0.76%,毛利率为44.93%,同比下降2.21pct,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实现营收11.16亿元,同比下降35.34%,毛利率为17.09%,同比下降16.54pct。公司营收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业务结构调整,主动收缩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业务规模,收紧PPP、BOT项目;净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公司共计提商誉减值10.24亿元。此外,高新兴物联完成业绩承诺,2017-2019合计实现业绩2.25亿元。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完善管理体系。从费用端看,公司2019年研发费用为4.23亿元,同比增长19.19%,其中2019Q4研发费用1.15亿元,同比增长54.14%;2019年公司管理/销售费用同比变动15.23%/19.81%;2020Q1管理/销售/研发费用同比变动-2.33%/-1.78%/-11.95%。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2019年研发投入5.54亿元,同比增长36.48%,主要用于两大主航道的产品研发等,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影响了业绩表现;另一方面,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影响了业绩表现,公司进一步整合全集团供应链,管理升级,同时提升积极提升市场占有率。我们认为公司业务保持稳定,持续的研发投入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销售与管理费用的增长是转型期必经之路,为未来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车联网先发优势显著,物联网“终端+应用”纵向一体化战略布局。车联网方面,2019年在原有产品和技术上拓展了5G和C-V2X业务,已成功落地广州生物岛智能网联汽车项目5G-V2X创新方案,自研4G-V2X模组与多个合作伙伴完成四跨测试,正式具备商用条件,同时2019年底公司5G模组GM800成功实现了与现网5G基站的业务测试,成为国内首个打通5GSA模式的模组厂商;在前装市场方面,公司积极推进与大型整车厂商的合作,在后装市场方面,公司深度绑定海外优质客户,致力于全球化布局;在电子车牌领域,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具备做城市级电子车牌项目经验的厂商,在国内多个大城市均有落地项目。我们认为,公司业务布局完善,车联网先发优势显著,将短期受益于车载模块的增长,中长期将受益于车路协同基础设施的建设,长期将受益于智能驾驶行业终端的应用及云计算平台的运营。
    投资建议:公司集中资源支持主航道发展,加大研发投入聚焦高增长的车联网与公安执法新业务,实现“车载+路侧设备+解决方案+应用平台”全线覆盖,考虑到车联网产业仍然处在加大投入阶段,向下调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净利润分别为0.78亿、1.60亿、1.96亿,对应EPS分别为0.04元/0.09元/0.11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中美贸易争端影响,招标可能延后风险,市场发展低于预期的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