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三星下半年首款新机型折叠屏Galaxy Z Flip 5G将于22日开启中国区预售,该机型半月前已入网工信部。除三星外,今年秋季将有更多折叠屏手机亮相。其中,华为本月初在欧洲提交了Mate V商标,被认为是下一款折叠屏手机。苹果也传出计划在2021年推出折叠屏手机。折叠屏市场爆发,也将为超薄玻璃(UTG)、铰链等核心技术领域带来机遇。相关公司有长信科技、东睦股份等。 [2020-07-18] 长信科技(300088):北美客户已批量供货,各业务全面发展助力业绩再创新高-2020年半年度报告点评 事件:公司发布2020半年度报告,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10亿元,同比减少3.70%,其中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7.61亿元,同比增长12.01%;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加11.37%,其中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10.24%。 点评:业绩创上市来新高,各项财务指标保持良好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下降主要原因为占销售收入主要贡献的中小尺寸手机显示模组全贴合业务结算模式变化,随着结算模式变化接近完成,公司2020年Q2营业收入同比出现增长;公司各业务板块均处于行业龙头、全产业链优势明显、同客户多业务板块合作继续深化、产品出货量保持增长、精细化管理和规模化生产共同促进了业绩的稳定增长,各项财务指标保持较好水平,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继续下降,达到26.84%(2019年同期为47.43%),随着业务结算模式和资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未来预计将持续优化、下降;?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达到5.81亿元,现金流健康;?贷款规模进一步压缩至6.92亿元,同比2019年底下降20.55%;?毛利率保持稳健增长,由2019年底的26.8%提升至目前的27.56%,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可穿戴、减薄、车载电子应用场景不断拓宽,行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受益可穿戴市场高景气度,公司可穿戴业务逐渐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作为可穿戴设备显示模组市场龙头企业,公司在领域内深耕细作,赢得了全球知名品牌客户资源,并凭借在行业内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获取订单能力和全球市占率不断提升。公司持续推进硬屏OLED可穿戴显示模组产能扩张的建设进度,预计在2020年可以达到3.6KK的月产能,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好进一步扩产的准备。 公司掌握柔性显示模组封装的核心技术,已经向北美消费电子巨头批量出货柔性OLED可穿戴手表用显示模组,样品测试和研制工作稳步进行,相关产品开始备货;作为H客户GT2系列、小米手环5的独家供应商,公司在海外大客户以及安卓市场稳健布局,扩产进度持续加快,单机价值不断提升,使得未来2-3年可穿戴业务全面持续发力。 面板减薄业务新场景加速应用,UTG量产在即。随着柔性OLED的成熟和应用,5G生态下移动终端未来将持续迭代,折叠手机将成为其中的重要细分市场。2019年是全球折叠手机商用元年,三星、华为、Moto等国际一线知名厂商陆续发布了多款折叠屏幕的手机,市场反应热烈。2020年,全球几乎所有移动终端品牌均会陆续发布折叠手机产品,行业生态百花齐放,公司预计未来2年全球折叠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千万级。 公司具备柔性可折叠玻璃盖板的全部制造工艺流程,包括玻璃减薄、切割及断面处理、玻璃表面处理等技术。目前和直接客户康宁、肖特、板硝子、旭硝子及知名终端消费电子客户和主流面板厂合作顺利,极限R角满足终端客户高等级需求,已经完成20万次弯折测试、跌落测试等性能测试,量产订单已经在手,UTG业务将在未来为公司面板减薄业务带来持续增长业绩。 车载电子全面发力,高端客户合作加速。公司在车载板块布局早,先发优势明显,目前已经形成了完备的车载显示模组布局,覆盖车载Sensor、触控模组、盖板、触显一体化模组等产品。公司在车载显示模组产品上技术积累深厚,通过对触控减反玻璃的改性和工艺研发,使车载液晶显示器在光学性能、安全性能、温度适应性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具有高强度、高信赖性、高抗震等功能,产品竞争力十分突出,触摸屏、LCD、平面盖板都已进入国际一线车厂Tier1供应链。 车载曲面显示模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众多终端车厂不断提出曲面大尺寸、触控显示一体化的新需求。公司利用在车载触控显示领域成熟的生产工艺和国内先进的设备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整合并开发出应对车载曲面显示模组的高端产品,从而满足终端车厂需求,牢牢占据车载显示领域的优势地位。 加快新项目建设,夯实各业务发展基础公司上市共计募集资金12.17亿元,2020年上半年投入募集资金2.80亿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9.30亿元用于智能可穿戴一体化显示模组的扩产,目前可穿戴业务产能正在稳步扩张;公司拟投资10亿元在厂区内建设高端显示模组、车载曲面盖板显示模组以及超薄柔性玻璃盖板项目,对应可穿戴、面板减薄以及车载电子业务产能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充,未来将成为公司营收及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在触控显示模组的各个细分领域都具有深厚的技术和市场积累,受益于可穿戴市场的快速发展、面板薄化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加和北美大客户各类面板产品的顺利进展,公司依据下游客户需求持续投入扩大产能,拓宽各业务应用场景,未来营收及利润将持续增长。我们维持对长信科技2020-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的预测为1.14、1.44和1.62亿元,对应EPS为0.47、0.59和0.67元,当前股价11.05元对应2020年的24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可穿戴市场发展不及预期;海外疫情影响大客户需求;柔性OLED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2020-04-30] 东睦股份(600114):公司营收稳定增长,静待下游需求回暖-2019年年报&2020一季报点评 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21.62亿元,同比+12.69%,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6.18%;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13亿元,同比+18.83%,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16.10%。综合考虑疫情对于下游汽车及消费电子的影响,给予2020年32倍PE估值,下调目标价至17.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营收稳定增长,疫情影响下游需求。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2亿元,同比+12.69%;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6.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53.69%,利润下降主要因为下游汽车行业不景气。2020年,国内外疫情影响公司复工复产,一季度传统粉末冶金及软磁业务产能利用率总体处于偏低状态,叠加疫情对于下游需求的影响,公司一季度扣非后净亏损366.68万元。随着海外疫情好转开始复工,汽车、消费电子等下游需求有望逐步回暖,预计二季度传统粉末冶金业务有望企稳,MIM、软磁业务或将大幅反弹。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19年销售收入创新高。公司2019年研发费用1.11亿元,较2018年增长12.6%;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获得授权专利数量共计389项。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了19.09亿元,再创新高,其中软磁复合材料销售收入提升至2.33亿元,同比增长14.62%,消费电子产品年销售达到1.49亿元,2020年MIM及软磁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收购富驰75%股权落地,切入MIM行业助力估值提升。2019年公司累计收购东莞华晶粉末公司75%股权,预计华为相关产品销售额约占华晶粉末公司2019年总销售额95%以上。根据公司公告,收购国内MIM领军企业上海富驰高科75%股权事项已成功落地,同时进入苹果、华为核心供应链,借助被收购公司的优秀资质及随之有望导入的长期订单,叠加公司本身作为粉末冶金技术平台的协同整合能力,东睦股份有望成长为全球MIM龙头。未来5年,我们预计MIM行业将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持续高速发展,公司MIM业务利润有望持续释放。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协同效应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考虑到疫情对于下游汽车及消费电子的需求影响,下调公司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3.23/4.54亿元(原为4.05/5.51亿元),2020-2021年对应EPS预测分别为0.55/0.77元(原为0.66/0.89元),新增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65亿元,对应EPS预测为0.96元。目前股价8.48元,对应2020/21/22年PE为15/11/9倍。综合考虑:1)公司是粉末冶金龙头;2)并购后有望成长为全球MIM龙头,进入苹果、华为、特斯拉供应链助力估值提升;3)公司软磁业务持续增长,给予公司2020年32倍PE估值,下调目标价至17.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