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视官方微博7月27日发布消息称,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小米电视出货量中国第一,并连续六个季度稳居第一。 2019年小米电视出货量、销量双双稳居年度中国第一,其中年出货量达到1046万台,成为中国市场史上首个年出货量破千万的电视品牌。 此前,小米电视推出了小米电视大师系列,这是小米旗下首款OLED电视,也是小米首款超高端旗舰电视。业内认为,小米生态圈持续优化,叠加刺激消费政策加码,小米电视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国恩股份(002768)公司为小米供应链(智米、云米、华米等)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在小米净化器、净水器、加湿器ABS材料应用的基础上,推进VR眼睛PC/ABS和智能马桶抗菌阻燃PP的开发和应用,并顺利切入小米电视的黑电系统,实现材料和光显模组的全面供货,并成功开发小米电视机及华米电子秤等项目。 瑞丰光电(300241)小米电视属于公司的间接客户,公司有为小米电视提供背光模组的厂商提供背光源产品。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照明用LED器件及组件、高端背光源LED器件及组件、显示用LED器件及组件等,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电脑及手机、日用电子产品、城市亮化照明、室内照明、各类显示屏、工业应用和汽车、医疗健康、安防智控等领域。 苏大维格(300331)全资子公司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部分小米电视用超薄导光板。 TCL科技(000100)小米是TCL华星在大尺寸及中小尺寸显示屏上的重要合作伙伴,双方保持良好合作。 [2020-07-14] 国恩股份(002768):H1业绩大幅增长,持续扩展产品矩阵-点评报告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元~6亿元,同比增长198.07%~257.68%。 熔喷料聚丙烯贡献较多业绩,其他业务Q2强势反弹:公司借助行业领先的新材料纵向一体化专业平台优势,在疫情之初迅速转产口罩用熔喷聚丙烯专用料(产能400吨/天以上),迅速完成口罩用熔喷聚丙烯的规模化生产,并在驻极、抗菌系列产品上做到行业领先,取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为2020年上半年贡献了较多业绩。公司深度切入防护用品与大健康产业链,其他业务二季度强势反弹,相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空心胶囊与模块化房屋产品为抗击疫情发挥有益作用。 布局熔喷布产线,向高端差异化方向发展:公司公告拟以自有资金2亿元人民币投建20条熔喷布生产线,其中一期8条生产线已经量产出货。同时,公司新上以自有技术工艺研发配置6条水驻极生产线,可生产目前国内最高端的抗油性、抗盐性的具有高效、低阻、长效驻极特点的FFP2/FFP3等级、保质期在3年以上(测试流量:95L/min)的高品质熔喷布,该产品系列具备高端差异化竞争优势,有效提升了公司品牌价值,并持续扩展产品矩阵。 光显业务切入华为供应链,新材料纵向一体化专业平台持续推进:据公告,子公司国骐光电顺利切入华为供应链,持续提升在京东方等核心客户的供货比例,并顺利开发SONY、LG等客户,大幅提升在光学背光模组产业链的话语权;公司车用高分子改性业务取得较快增长,在联想、京东方、富士康等客户的份额占比有所提升;复合材料板块重点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充电桩、乘用车电池盒、座椅横梁等领域持续突破,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专用车与模块化房屋业务,国恩专用车重点发力冷链物流车、房车业务,与北汽福田开展深度战略合作;体育草坪业务逐步向山东以外地区拓展,目前正积极参与云南省玉溪市200个足球场建设项目,同时拓展海外市场。我们认为公司新材料纵向一体化专业平台正持续推进,未来将不断壮大。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9亿、9.4亿、10亿元,对应PE12、11.6、10.8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 [2020-06-09] 瑞丰光电(300241):创新驱动成长,受益MiniLED落地-深度研究 本报告导读:公司是专注技术创新的LED封装领军企业,多年来重研发投入,创新特色显著,其中MiniLED背光封装综合实力位于行业首位,随着行业爆发有望显著受益。 投资要点:首次覆盖,目标价6.9元,空间19%,增持。考虑新行业MiniLED爆发在即,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23/0.41/0.49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0年30倍PE,给予目标价6.9元。 创新特色显著:重研发投入,致产业拓展。公司研发支出占比领跑行业,技术领先有助于占据先发优势。技术研发拓宽成长领域,产业外延取得一定成效。此外,垂直一体化加强产业链协作,营运能力业内较强。 传统背光增速下降,MiniLED爆发在即。传统背光封装面临产能出清,细分市场面临向下压力。MiniLED背光显示较于传统背光和OLED具有诸多优势,外加苹果引领MiniLED背光潮流,各类Mini产品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因此MiniLED背光爆发在即。MiniLED背光和显示应用潜在空间巨大,业内公司普遍看好Mini应用前景,竞相布局,瑞丰光电综合实力位列第一。 小间距和车用LED机遇不断,激光光源大有可为。小间距LED持续爆发,车用LED国产替代迎来新机遇小间距LED显示维持高增长,中游封装产品附加值提升。车用LED市场空间巨大,国产替代下厂商迎来新机遇。此外,激光光源性能优异,影院投影替代空间巨大,公司子公司中科创激光有望加速成长。 风险提示:MiniLED需求不及预期;车用LED未能如期爆发;公司激光光源优势未能保持。 [2020-07-15] 苏大维格(300331):微纳光学夯实底座,触控显示再起高楼-深度报告 打造微纳光学技术平台,未来切入AR/3D裸眼领域公司通过自产微纳光学设备,打造光学微纳技术平台型,产品广泛应用于防伪材料、导电膜、导光膜、照明背光等。目前公司以防伪材料与镭射纸为基本盘,未来将重点开拓大中尺寸触控产品的导电膜产品。未来业务布局方面,公司依靠微纳光刻机的生产研发,已切入AR领域,围绕纳米光栅光波导镜片布局了大量专利;此外在3D裸眼领域,公司经过多年努力,制作出了由像素型纳米光栅组成的超颖材料用于实现光场调控。 中大尺寸触控产品:多场景发展,中大尺寸和柔性市场展现技术优势触控导电膜是公司主要产品之一,主要应用于电容触控屏。中大尺寸触控产品主要用于会议系统和教育系统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中,2019年已导入美国视频会议软件提供商ZOOM等国际知名客户,此外电视触摸屏市场空间巨大,如海信已有产品推出。我们预计2023年中大尺寸触控模组市场空间可增长至200亿以上。 显示光学材料:定增引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加速产能扩张公司从导光膜(常用于笔电的背光按键)做起,后拓展到导光板(用于LCD背光模组和电子书的前光照明),目前已经成为京东方、三星电子、群创、友达、冠捷、佳世达、龙腾光电、中电熊猫的重要供应商。公司拟定增引入战投,用于扩产和产业链延伸;战投之一的转型升级基金系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特定投资载体,或将为公司未来整合各行业头部资源助力。 反光材料:并购切入新"赛道",交通路标市场开拓中车牌膜市场公司已占有较大份额,持续受益于存量换新、二手车交易市场活跃。交通路标路牌)。在交通路标市场,2019年公司生产的高端微棱镜反光膜已经正式投放市场。 公安防伪材料和新型印材:传统业务打造公司基本盘公司作为我国指定的行驶证、驾驶证供应商,领先地位稳固。新型印材方面,烟酒包装为公司的传统业务,同时公司还在大力开拓化妆品、日用品市场。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2年营业收入16.11/20.33/25.89亿元,归母净利润1.08/1.60/2.02亿元,对应PE为83.1/56.1/44.5倍,尽管公司目前估值高于申万电子55.1倍的ttm估值,但考虑到中大尺寸触控业务成长性,我们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大客户出货量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2020-07-20] TCL科技(000100):涨价助推大尺寸业绩爆发,技术创新和AMOLED量产驱动中小尺寸成长-首次覆盖报告 首次覆盖,给予TCL科技"买入"评级供给端收缩和需求恢复使6月面板价格重新上涨。赛事大年和大尺寸化带来的需求大年,加上韩国厂商的产能退出有望使本轮LCD面板涨价持续到2021年。TCL华星是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领先厂商,是本轮面板涨价周期的最大受益者。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收入分别为676、800和126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67、48.78、75.96亿元;EPS为0.21、0.36、0.56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30.3x、17.8x、11.5x。首次覆盖,给予TCL科技"买入"评级。 面板涨价助推大尺寸业绩爆发LGD、三星SDC退出动作大幅改善了LCD行业供给。TV需求开始逐步恢复,群智咨询预测,2020Q3全球的TV出货量同比有望实现1%的增长,环比更是大幅增长30%以上。供需共振,面板价格在2020年6月开始重新步入涨价周期。赛事大年和大尺寸化带来的需求大年,加上韩国厂商的产能退出有望使这一轮LCD价格上涨趋势持续到2021年。TCL华星是全球主要的TV面板供货商,2020Q1公司TV面板出货量和出货面积均排全球第二,TV面板涨价将助推公司大尺寸业绩迎来爆发。 技术创新提升LTPS竞争力,AMOLED量产打开中小尺寸成长空间公司LTPS占华星收入44%,在竞争加剧背景下,公司通过加大Incell/COF/盲孔产品出货占比、积极开发屏下屏内指纹技术等创新,持续提升LTPS产品竞争力。2019Q4,公司武汉t3AMOLE工厂实现一期量产,曲面、可折叠产品相继向小米和MOTO品牌客户出货。未来两年,公司AMOLED业务将进入产能、良率的快速爬升期,结合5G换机周期的渐进,AMOLED收入有望布局快速增长阶段,进一步打开了华星中小尺寸业务的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三星、LGD产能退出延期风险;新冠疫情抑制TV消费风险;2021年体育赛事延期风险;公司AMOLED产能、良率和客户开拓进展低于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