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防范新冠流感共同流行 流感疫苗批签发量达到5000万实现大增(概念股) ...

2020-8-3 09:17|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930| 评论: 0

摘要:   秋冬季节,流感将如期而至。8月1日召开的2020季节性流感防控策略学术交流会上,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冯录召表示,我们需要提前关注新冠-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的问题。今年流感疫苗的批签发量预计同比翻番,达到5000万 ...
  秋冬季节,流感将如期而至。8月1日召开的2020季节性流感防控策略学术交流会上,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冯录召表示,我们需要提前关注新冠-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的问题。今年流感疫苗的批签发量预计同比翻番,达到5000万剂。但这仅能覆盖我国4%人口,人群整体接种率仍较低,需要对高危人群更优先接种。

  一旦发生新冠-流感共同流行,将给医生的诊疗工作带来很大困扰,也会使患者遭受更多的交叉感染风险。在尚无有效新冠疫苗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呼吁,接种流感疫苗,能为易感人群提供普遍的免疫保护,有助于抵御疫情。

  相关上市公司:

  长春高新:鼻喷流感疫苗已获NMPA批准生产,为国内独家;

  华兰生物: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智飞生物: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已获批临床,四价流感疫苗也处于临床Ⅲ期阶段。

[2020-07-08] 长春高新(000661):生长激素持续高增长,长期看好公司发展-事件点评
    事件:2020年7月7日,长春高新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5亿元-13.81亿元,去年同期为7.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90%。基本每股收益为6.1-6.82元,去年同期为4.27元。业绩略超预期。
    点评:疫情影响下,金赛药业仍保持高增长,继续看好后期发展长春高新主要有四个子公司:金赛药业、百克生物、高新地产和华康药业。其中,公司的利润主要由金赛药业贡献。分公司来看:1)金赛药业:受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推广受阻,新患入组减少,剔除合并报表因素后,同口径下净利润约20%左右增长。由于生长激素是刚需,随着国内疫情逐渐被控制,线下推广活动和新患入组持续高增长,剔除合并报表因素后,预计上半年金赛药业业绩实现30%以上增长。2)百克生物:上半年水痘疫苗批签发量居国内第一,新品鼻喷流感疫苗有望带来新的增长。2019年上半年水痘疫苗批签发量为451.18万支,占整个水痘疫苗批签发的39.53%,居5家生产企业首位,预计同比实现收入和利润20%以上的增长,同时鼻喷流感疫苗今年2月获批,预计下半年开始销售,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预计下半年流感疫苗的接种意愿会大大增加。3)由于疫情影响,华康药业和房地产业绩受挫,但对公司的整体业绩影响较小。
    生长激素空间大,其他品种有望迅速成长生长激素作为身高增长的"刚需"药物,疫情过后势必会高速增长。据测算,国内仅矮小症患者的市场空间就有200亿,目前全国规模仅50亿左右,成长空间巨大,在产品上,公司的三代长效生长激素有望放量,带来毛利率的提升。同时公司正积极拓展生长激素的新适应症,未来将打开巨大的市场空间。除此之外,公司的鼻喷流感疫苗和促卵泡素有望成为数亿级别品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对公司2020-2022年的盈利预测主要基于下列假设:1)生长激素持续放量,三代长效剂型替代二代剂型,提升产品毛利率,同时生长激素的适应症拓展顺利。2)百克生物水痘疫苗和鼻喷流感疫苗保持增长,带状疱疹疫苗研发顺利。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93.54、119.45和148.3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9%、27.7%、24.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9、37.15、47.2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1.1%、29.9%、27.1%,EPS分别为12.03元、15.63元、19.85元。
    风险提示:生长激素放量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新产品上市推广慢

[2020-07-13] 华兰生物(002007):疫苗公司将分拆上市,释放内在价值
    结论与建议:疫苗公司分拆上市创业板进程加速:子公司华兰疫苗已于6月4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7月11日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将7项疫苗相关专利及6线专利申请权划转至疫苗公司,公司同时发布了分拆上市预案的修订稿,并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续还需股东大会审议,分拆上市步伐不断加快。
    华兰疫苗,流感疫苗龙头:子公司华兰疫苗成立于2005年,在2018年四价流感疫苗首家上市后,公司流感疫苗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基地之一。2019年华兰疫苗实现营收10.5亿元,YOY+30%,录得净利润3.8亿元,YOY+40%,业绩高速增长。目前已上市的疫苗有三价及四价流感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等。公司未来产品线也极具潜力,狂犬疫苗及破伤风疫苗申报上市,儿童四价流感疫苗和AC结合疫苗也处于临床Ⅲ期,手足口病疫苗、Hib疫苗也在申请临床,新冠疫苗也处于研发中。展望未来,公司四价流感疫苗产能今年已经扩充一倍,但连续三年的流感疫情叠加今年的新冠疫情将进一步加强人民的接种意识,预计未来几年的流感疫苗需求将会快速增加,四价流感疫苗整体仍将供不应求,此外公司疫苗新品不断上市也将助推业绩的高速增长。
    分拆有利于价值体现:按照创业板上市条件,华兰疫苗若公开发行25%则会使得公司持股比例由目前的75%下降至56%,若公开发行10%,则持股比例将会由75%降至68%,两种发行方案下公司均将绝对控股。短期来看,疫苗子公司上市稀释股权将会减少部分并表利润,但华兰疫苗的单独上市将有利于华兰疫苗内在价值的释放,也有利于公司整体估值的提升。此外,从中长期来看,华兰疫苗分拆上市将拓宽其融资渠道,能够适应其快速的发展,并且也有利于公司整体融资效率的提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年分别录得净利润16.6亿元/18.8亿元,YOY+28.9%/+13.4%,EPS分别为0.91元和1.03元,对应PE分别为54X/47X,考虑到2020年疫苗业务仍将快速增长,血制品不断恢复,疫苗公司分拆将有利于估值的提升,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血制品销售恢复不及预期;疫苗销售不及预期

[2020-06-29] 智飞生物(300122):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获批临床,研发管线持续丰富-事件点评
    重组新冠疫苗获批临床公司近期公告全资子公司智飞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获批临床,根据国内新冠疫苗研发进度看,公司为国内首家进入临床的重组亚单位技术路径新冠疫苗。
    临床前研究数据良好,进展位居全球前列目前国内新冠疫苗研发5条技术路线正在同步开展,包括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和DNA疫苗),以及减毒的流感病毒疫苗作为载体制成的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病毒抗原的基因装配到细胞中,借这些细胞胞生产蛋白(新冠肺炎疫苗针对S蛋白),后纯化制成疫苗。公司的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借助工程化细胞株进行工业化生产,产能高,成本低,具有较强的可及性。动物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能诱导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显著降低肺组织病毒载量,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根据WHO的统计数据,截至6月28日,全球已经有17个疫苗在临床阶段,中国机构、公司主导或参与的达到8个,占比近一半。全球来看,牛津大学/阿斯利康的复制缺陷型病毒载体疫苗已进入临床Ⅲ期,中国生物旗下武汉所(Ⅰ/Ⅱ揭盲,并启动阿联酋Ⅲ期临床)、北京所灭活疫苗(Ⅰ/Ⅱ揭盲)、科兴生物(Ⅰ/Ⅱ揭盲,)其余进展较快的包括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Ⅱ期临床揭盲,获得军队特需药品批件)等。重组亚单位路径方面,公司的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为国内首家获批临床,全球包括公司在内有三个产品进入临床,进展较快的包括Novavax,处于Ⅰ/Ⅱ临床,Clover生      物联合GSK、Dynavax的重组亚单位疫苗进入临床Ⅰ期,从全球进度看,公司在重组亚单位路径的进展也位居前列。若该疫苗研发进展顺利,将有利于公司丰富和优化产品管线,彰显公司研发实力,有利于公司产业布局和主营业务的全面发展,增强公司长期盈利能力。
    EC诊断试剂、微卡疫苗有望开启公司发展新阶段公司此前公告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获批,EC作为体内诊断制品用于结核杆菌感染诊断和结核病的临床辅助诊断,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同时与公司研发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母牛分枝杆菌疫苗(结核感染人群用)、成人卡介苗、冻干重组结核疫苗等产品组成公司结核病"诊、防产品矩阵",构建公司较完整的"结核病监测、诊断、免疫预防"体系,公司在此领域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母牛分枝杆菌疫苗(结合感染人群用)已报产并纳入优先审评,有望在年内获批,根据WHO的数据,我们对微卡疫苗进行市场空间测算,若假设按照1%的渗透率计算,则对应渗透目标人群为350万人,合理假设单人全6针花费2000元,产品上市后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可达70亿元,EC试剂和微卡有望开启公司新的发展阶段。公司持续强化研发2017-2019年研发投入占自主产品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0%、13.35%、19.37%,根据2019年年报,公司自主研发项目共计28项,包含15价肺炎结合疫苗、4价流脑结合等潜力品种,公司管线的持续丰富及进展有望推动公司长期成长。
    国内疫苗领军企业,内外兼修,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2.02、2.67及3.36元,对应估值分别为50、37、30倍。公司渠道、销售能力强,且不断拓展研发,推动新冠疫苗研发,产品储备丰富,EC、微卡疫苗有望开启公司新阶段。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苗研发的不确定性,EC销售不及预期,微卡疫苗获批进度及销售不及预期,HPV销售低于预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超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