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供应减少库存低位 碳酸二甲酯近一个月暴涨40%(概念股)

2020-8-6 09:45|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684| 评论: 0

摘要:   继昨日上涨10.21%后,今日碳酸二甲酯价格再度上涨3.68%。当前碳酸二甲酯市场价报价7050元/吨,与7月初的5000元/吨相比,涨幅高达40%,目前市场主流成交价集中在7000-7300元/吨之间,且呈上涨趋势。  业内认为 ...
  继昨日上涨10.21%后,今日碳酸二甲酯价格再度上涨3.68%。当前碳酸二甲酯市场价报价7050元/吨,与7月初的5000元/吨相比,涨幅高达40%,目前市场主流成交价集中在7000-7300元/吨之间,且呈上涨趋势。

  业内认为,碳酸二甲酯多个厂商停车检修,导致场内供应减少,库存低位,叠加原料环氧丙烷价格处于高位,推动碳酸二甲酯价格大涨。

  相关上市公司:

  石大胜华:国内碳酸二甲酯龙头,年产能12.5万吨;

  奥克股份:2万吨碳酸二甲酯产能装置试生产出的产品已对外销售。

[2020-08-04] 石大胜华(603026):股权改革落地,公司迎来发展新阶段-事件点评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
    投资要点:摆脱校企机制,公司进入无实际控制人状态。石大控股向融发集团和开投集团分别转让公司7.50%股权,股份转让价格为32.27元/股,开投集团与融发集团系一致行动人。截至2020年7月31日,开投集团与融发集团合计持有公司15%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石大控股持有公司10.31%股权,北京哲厚持有公司8.42%股权,其余十大股东中包括高毅资产等机构投资者,主要股东持股比例较低且接近。经认定,公司自8月3日起,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对于校办企业改革号召,顺利完成混改,摆脱校企机制,未来公司管理层将保持稳定,业务重心和长期发展战略不会发生变化。股权改革有利于公司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股东结构,充分发挥其上市公司平台作用。
    需求端逐步恢复,下半年业绩有望企稳回升。上半年公司亏损3900到4900万元,一方面是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油气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另一方面系疫情背景下,下游需求同比减少,供给同步有所增加,碳酸酯系列产品价格有所下降。预计下半年新能源车产销环比提升,带动公司溶剂类产品价格回升,从而带来公司业绩改善。
    新产能打开成长空间,巩固全球溶剂龙头地位。公司现有DMC产能12.5万吨,公司与中化泉州石化设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新能源材料项目,新产能采用EO-EC-DMC的技术路线,由中化泉州提供原材料环氧乙烷(EO),解决了原材料EO难以远距离运输的问题,该项目选址福建,贴近华南地区需求,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10万吨DMC及相应的EC装置,预计2021年4月投产。公司在全球溶剂市场具有明显优势,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0%,公司与国内天赐材料、国泰、比亚迪等及国际三菱化学、宇部兴产、enchem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稳定战略合作,新产能投放有利于公司打开成长空间,巩固龙头地位。
    添加剂投产在即,完善电解液产业链布局。公司投资动力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5000吨,分两期建设,合计投资1.6亿元,其中一期项目于预计将于8月投产,二期项目于明年8月投产。第一期建设内容为:二氟磷酸锂200吨、四氟硼酸锂100吨、二氟草酸硼酸锂100吨、硫酸乙烯酯20吨、双草酸硼酸锂100吨、氟化锂300吨、氟苯600吨,合计1420吨。目前公司在动力电池溶剂六氟磷酸锂、溶剂、电解液添加剂领域均有布局,此项目投产将抢占潜在市场先机,为电解液厂商提供一体化服务,业务进一步向新能源产业链倾斜,打造溶剂-六氟磷酸锂(6F)-溶剂一体化产业链,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认为,1)公司摆脱校企机制,成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进入发展的新阶段;2)新产能打开成长空间,巩固全球溶剂龙头地位;3)添加剂投产在即,完善产业链布局,未来有望贡献业绩弹性,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1/4.5/5.9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72/17/13倍,2020年公司业绩受油价波动影响较大,考虑到公司未来新产能及产业链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大幅波动风险;新能源车政策波动风险;碳酸酯系列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无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大盘系统性风险

[2020-07-16] 奥克股份(300082):二季度业绩环比大增,DMC蓄势待发
    聚醚单体盈利改善,二季度业绩环比大增:公司主营业务为聚醚单体,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叠加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动荡等的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但二季度随着下游基建等重大工程的复工,公司加强市场研判、抢抓市场机遇,业绩出现较为明显的环比增长,根据半年度业绩预告,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1.21-1.27亿元,同比增长约61%-69%。从量上看,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销量上半年同比减少约11%,但毛利率的增加(+4pct)使得业绩呈现较强的业绩弹性--上半年毛利润同比增加约10%。
    西南地区基建需求带动聚醚单体二季度量价齐升:从聚醚单体业务布局上看,主要分布在华东、西南、中南地区。2018年公司收购单体企业四川石达后,公司在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快速扩大,毛利率水平也有明显改善。2020年伴随着西南地区基建的加速,聚醚单体的量价齐升带动了整体二季度业绩的增长。后续来看,伴随着减水剂的集中度提升、基建的持续发力,2020年聚醚单体销量有望维持20%的高增长。
    DMC项目蓄势待发。DMC性能优异,既可作为优良溶剂应用于涂料和锂电池电解液,也可作为反应试剂应用于PC等中间体。DMC项目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项目,根据投资者互动平台,公司披露目标在8月进行DMC项目的开车,该项目采用EO酯交换法生产,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未来伴随相关产品的放量,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极,成长空间得到进一步打开。
    盈利预测:市场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2/4.82/5.8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5/0.71/0.86元,对应PE分别为11/10/8,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环氧乙烷衍生物生产商,业绩弹性较大,且积极向高附加值衍生物行业发展,有一定估值提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9.75元,对应2020年15倍PE。
    风险提示: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市场开拓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