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微软通过官方渠道宣布,旗下双屏手机Surface Duo将于9月10日在美国上市发货,定价1399美元。这也标志着微软重新回到了智能手机市场。Surface Duo采用双屏方案,屏幕尺寸5.65英寸,展开后为8.3英寸,两块屏幕可以分别运行不同的应用程序。 可折叠手机一举打破了屏占比限制,是未来三年智能机外观形态最重要的升级方向。随着未来售价逐渐降低,终端销量有望大幅增长,将给产业链带来新一轮成长机遇。 在折叠屏手机中,铰链的功能是支撑旋转及连接屏幕,对于精密性、耐用性的要求远远超过笔记本电脑,涉及MIM(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液态金属等工艺。 相关上市公司: 精研科技:MIM工艺龙头厂商,正在持续加大产能扩充及研发投入; 东睦股份:华为折叠屏手机Mate Xs的铰链核心供应商。 [2020-07-01] 精研科技(300709):上半年同比下滑,Q3起有望产能满载-点评报告 事件:精研科技于2020年6月29日公告20H1业绩预告:20H1预告:预计盈利3300-3600万元,同比下滑26-33%;20Q2业绩:预计盈利1662-1962万元,同比下滑61-67%。 下滑幅度较大原因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主要下游客户需求延缓,新增产能未能如期达产、稼动率不足所致。去年上半年升降式摄像头方案较多、毛利率较高,今年相关设计大幅减少,对Q2单季度产生较大影响。我们跟踪来看,公司大客户多摄支架、各品牌智能手表表壳业务顺利进展,Q3有望全面放量迎来产能满载! 随着公司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加速,20Q3起有望迎来跨越式增长。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精密制造平台型企业,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5.5%,占营收比重提升至10%以上。产能方面,公司连续炉数量由2017年底9-10条扩增至2019年底15条,此前公告可转债进一步扩建MIM产能,连续炉数量预计将继续扩增12条,我们认为产能扩充反映了公司对未来订单的积极应对与信心。 MIM工艺加速切入可穿戴领域,业务边界大幅扩张。按照目前部分应用于可穿戴部件的产品单价进行测算,我们预计可穿戴设备将大幅提升MIM加工市场空间。公司作为MIM工艺龙头厂商,有望深度受益可穿戴设备升级红利。 紧跟5G时代需求,成立传动及散热两大相关事业部,打造精密制造平台型企业。公司从2018年起开始陆续布局传动结构及散热业务,2019年正式成立两大相关事业部,0.3/0.25um铜/不锈钢散热方案顺利突破。我们预计随着这两大新业务陆续布局结果,精研科技作为精密制造平台型企业即将成型。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精研科技作为MIM工艺领域龙头厂商,有望深度受益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MIM件量价起升,公司近两年持续加大产能扩充及研发投入,为明后两年高增长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公司紧密跟进产业趋势,率先布局精密传动结构和5G终端散热模块,有望成为后续增长驱动。预计公司2020-2022实现营收增速32.5%/47.8%/39.9%,对应2020-2022年营收19.52/28.84/40.35亿元。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2.3%/65.7%/32.8%,对应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2.27/3.76/4.9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下游需求不达预期、工艺推广进度不达预期。 [2020-08-10] 东睦股份(600114):全球PM、MIM行业龙头,受益消费电子需求拓展-深度报告 报告导读全球PM(粉末冶金)、MIM(金属注射成形)行业龙头,为全球唯一一家PM与MIM产业规模同时达到10亿以上的企业。公司MIM业务与精研科技为国内双雄,客户为全球最大的几家消费电子巨头,消费电子需求拓展超预期,业绩和估值均有望提升。 投资要点超预期因素:MIM渗透率及市场空间;公司竞争力、市占率及盈利能力。(1)MIM广泛用于消费电子、可穿戴产品、汽车、家电等领域,未来渗透率有望超预期,成长空间大。(2)市场对东睦股份的MIM业务存在预期差,我们认为东睦股份MIM业务核心竞争力不亚于精研科技,公司在全球最大几家消费电子巨头中具竞争力。子公司上海富驰的客户主要有华为、A客户、三星等;子公司华晶粉末服务于华为(智能穿戴、通讯手机、5G产品)、OPPO(手机)等客户;(3)公司管理团队积极性有望进一步激发:公司近期股权变动,管理团队近期增持公司股份5.03%,至此管理团队和员工合计持股17.6%,超过单一第一大股东日本睦金属。超预期路径:行业技术进步、应用场景拓展;公司竞争力提升,生产基地转到低成本区域;集团对富驰和华晶生产管理能力的输出及整合。(1)公司在华为、A客户、三星等手机、智能穿戴新产品上有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2)生产基地转至低成本地区、集团输出管理能力有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3)软磁材料在高频电机、高频大功率储能电感器、电动汽车主驱动电机等具很好应用前景。 催化剂:客户订单验证、富驰毛利率改善、MIM在终端新应用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5/5.0亿元,同比增长-47%/119%/42%,对应PE43/19/14倍。公司在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成长空间大,给予2021年30倍PE,6-12月合理估值106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复苏低于预期、MIM客户拓展低于预期、新冠疫情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