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7月,我国重卡市场整体销量13.9万辆,同比暴涨83.9%;1-7月,我国重卡市场整体销量95.6万辆,同比累计增长30.5%,比前6月涨幅扩大6.1个百分点。 重卡需求旺盛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一是受国三柴油车提前淘汰政策利好拉动。二是今年按轴收费政策实施,刺激4x2牵引、载货车需求大幅上升,销量增长较快;三是今年基建需求加大,刺激自卸车、搅拌车两类细分市场需求上升,5-7月自卸车增长明显。 相关概念股主要有一汽解放、江淮汽车等。 [2020-06-03] 一汽解放(000800):解放重卡领衔5月行业销量增长 5月重卡需求超预期,一汽解放市占率扩张根据第一商用车网(6月2日)公布数据,5月中国重卡销量17.5万辆(同比+62%),连续两个月保持强劲增长(4月:同比+61%);1-5月重卡累计销量64万辆(同比+16%),其中一汽解放销量19万辆,同比+27%,销量增速快于行业整体水平,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27.2%上升到29.7%,位居行业销量第一。受益于强劲的重卡需求,我们认为一汽解放作为重卡龙头制造企业,有望通过销量增长和产品技术升级驱动利润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59/0.84/0.97元,维持"增持"评级。 重卡需求持续改善的驱动因素据第一商用车数据,1Q20重卡需求下滑16%,但4月和5月行业需求迅速恢复,1-5月重卡销量同比增长16%。我们认为重卡销量的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1)宏观经济活动回暖,交通运输和工程建设领域重卡需求快速回升;2)仅符合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车淘汰政策力度加码,推动用户提前换车;3)治理超限超载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导致行业运力下降,进而催生新购需求。我们预计,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活动持续复苏,6月重卡销量增长势头有望持续。 产品技术升级有望推动公司盈利改善一汽解放是中国领先的重卡制造商,公司2019年重卡销量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2019年:27.6万辆,同比+6%);1-5月公司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27.2%提升至今年的29.7%。从2019年7月1日重卡"国六"阶段排放标准开始实施以来,公司的新一代产品J7系列销量快速增长。J7系列产品相比公司老一代的J6系列而言,产品售价和毛利率均有较大增长。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公司有望通过产品技术升级推动盈利能力的改善,进而驱动公司的净利润增长。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维持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期不变,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38.6/44.8亿元,剔除1Q20一汽轿车的并表因素后,我们预计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为33.4亿元,EPS为0.72元。考虑到公司产品升级和盈利能力提升推动净利润快速增长,我们维持前次目标估值水平不变,基于调整后的2020年EPS,给予公司2020年15.5~16.5xPE估值(2020年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PE估值水平为11.65x),维持目标价11.21~11.94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重卡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利润率不及预期。 [2020-06-18] 江淮汽车(600418):大众设定乐观目标,合资公司或将盘活闲置产能 公司近况我们近期调研了江淮汽车,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了交流沟通。 评论大众设定乐观目标,江淮大众潜在发展空间较大。根据6月12日公告,大众承诺授予江淮大众合资公司4-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且预计到2025年/2029年,生产规模将达到20-25万辆/35-40万辆,营收达到300亿元/500亿元。此外,协议中表示,大众未来在中国市场投放B级、C级车(包括纯电动、燃油、插电混车型)时,会优先考虑江淮大众,同时商用车产品也存在合作可能。我们认为该公告涉及的潜在合作意向说明大众未来或将为江淮大众注入较多资源,车型品类向上跨越,有望实现销量、利润和品牌的较大跨越,但涉及到燃油及插电混车型的生产,由于江淮大众仅有纯电动车生产资质,或在短期内无法实现。 合资公司或将盘活闲置产能,带动江淮利润率恢复。根据Marklines统计,江淮大众目前产能仅为10万辆(预计2020年建成),同2029年目标相差30万产能,但截止2019年底江淮乘用车产能为45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37.5%,有约28万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我们认为,公司近3年业绩下滑主要受到乘用车分部产能利用率偏低拖累,2019年公司乘用车毛利率仅为3.52%,回顾2016年,公司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为87%,乘用车毛利率达到12.4%,我们认为如果合资公司能够通过购买等方式盘活江淮现有产能,或将改善江淮乘用车分部盈利状况。 重卡成为新亮点,乘用车或聚焦调整。今年以来,公司重卡成为亮点,前5月累计增长24.7%至2.3万辆,市占率提升0.2ppt至3.6%,且公司高端重卡K7推出之后,已于6月初交付了2,300辆与中通快递,市场与客户不断拓宽,已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通过升级国六、推出轻量化、内外饰升级等产品,我们预计公司轻卡及重卡高端化趋势,有望中长期提升公司单车盈利性。公司乘用车前五月累计同比下滑31.2%,我们认为公司乘用车分部或能够进行产品聚焦与调整,可以更多体现公司在电动及小车型方面的优势。 估值建议我们暂时维持公司20、21年盈利预测不变,考虑到协议中涉及的与大众潜在合作可能,或将为公司中长期带来较强盈利与估值提升空间,我们上调公司目标价11%至7.9元,对应1.1x2021eP/B(目前对应1.3x2021eP/B),距现价17.7%下行空间。但考虑到公司短期受到乘用车分部产能利用率偏低拖累,盈利能力依旧存在压力,合资公司车型导入需要一定时间兑现业绩,维持中性评级不变。 风险大众合作不及预期,新车盈利低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