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行业媒体8月14日报道,据韩国媒体报道,SKI近日表示,已商业化了其研制的全球首个镍含量为90%的电池,福特计划于2023年发布的F-150电动皮卡有望搭载该电池登陆市场。 90%的电池被市场称为NCM9电池,因为其正极材料为镍、钴、锰,三种元素含量分别为90%、5%、5%。镍可以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高镍正极材料(NCM811和NCA)将是未来动力电池发展的大趋势,特斯拉和国内主流电池厂都在推动高镍电池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从2018年开始,高镍渗透率不断提升,高工锂电预计2020年国内高镍NCM811及NCA市场应用占比有望达到26.29%,对应正极材料需求量约7万吨,2025年占比有望超过60%,对应正极材料需求量近40万吨;镍有望成为未来十年最有前途的电池金属。 相关上市公司: 合纵科技:子公司天津茂联拥有镍产能1.6万吨(金属吨),其中电解镍5000吨,电池级硫酸镍1.1万吨; 鹏欣资源:控股子公司友山镍业在印度尼西亚纬达贝工业园投建年产3.4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 [2020-07-21] 合纵科技(300477):深耕锂电材料获钴矿资源,双主业顺利发展-深度报告 积极深入锂电材料业务,新业务营收占比提升明显公司是从事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及相关技术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业务专注于户外配电产品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公司正在转型到国内新能源车上游的锂电材料领域,力图实现双主业发展。收购的湖南雅城为国内磷酸铁的龙头企业,另外公司投资的天津茂联拥有从矿渣冶炼铜、钴等金属的能力,公司刚从茂联手中收购了赞比亚的钴矿,如果钴矿正式投产将成为未来业绩最大增长点。 公司新业务营收增长迅速,营收占比提升明显,达到37%,未来毛利率有望从低谷反弹,带来业绩快速增长。近期公司公布非公开增发预案,拟用募集资金发展配网设备业务及拓展新业务。磷酸铁锂需求再起,湖南雅城渐入佳境公司2017年收购了湖南雅城,正式进入锂电池材料领域。2019年,公司锂电池材料产销量分别为1.11万吨和1.12万吨,分别较2018年增加8832吨和6613吨。同比较2018年增长146%和381%。 湖南雅城作为国内磷酸铁锂前驱体龙头,目前拥有3万吨产能,未来可以扩产到10万吨以上。磷酸铁锂相比三元拥有安全及成本优势,未来市场份额有望扭转。除了新能源车,5G基站,储能等也是磷酸铁锂的下游市场,未来需求有望保持增长。公司产能扩产顺利投产,下游客户陆续签约,保证释放产能销售。据此我们进行测算,满产状态下,磷酸铁业务有望贡献5亿元营收,公司整体净利润达到0.5-1亿元。 湖南雅城目前还拥有四氧化三钴产能6000吨(预计今年三季度可以达到8000吨),及氢氧化亚钴1000吨产能。钴酸锂产品通常用于3C产品,所以公司产品下游需求稳定,预计湖南雅城钴产品满产后,每年将能实现15亿元左右的营收,如果净利润率能够在5%左右,则公司将实现1亿元左右的净利润。继续向上游深入,掌握稀缺钴资源2017年公司进入锂电池材料领域后,继续挖掘锂电池材料板块机会,在2018年投资了天津茂联。天津茂联主营为铜、钴、镍等金属,未来有望继续深入开发锂电池相关的前驱体等业务。天津茂联主要优势是其具有从低品位矿冶炼金属的能力。公司原有的钴矿资源计划转让合纵科技。茂联拥有赞比亚恩卡纳铜钴矿90%的产权,约1640万吨,其中铜含量为1.12%,约为18万吨,钴含量为0.73%,约为12万吨,尾矿无需开采,直接进入冶炼环节。未来合纵科技的业绩将充分受益于钴渣矿资源,钴资源开发销售将成为公司又一业绩支持点。 公司赞比亚铜钴渣堆矿对应冶炼厂有望在2020年下半年投产。预计一期项目实现50万吨矿渣的年处理量,年产粗制氢氧化钴约3000金吨、电解铜5000吨。按照铜价4万元/吨,钴价25万元/吨进行计算,一期项目(50万吨矿渣处理量)对应利润约3亿元。长期看,新能源车发展趋势不变,需求将长期增长,未来钴价在下游带动下有望回升,钴价每上涨1万元/吨,项目利润(100万吨处理量)增加0.6亿元。根据矿山投产进度,预计2021年二期可以完成,矿山冶炼产能达到100万吨。我们预计钴矿2021年的净利润约为3亿元,后续有望随矿山二期投产,及钴价上涨逐渐增长。 配网设备业务稳定发展,发力二次设备业务目前公司传统配网业务主要集中于电网市场,遍及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在江苏、山东、广东、河南、河北等区域拥有较为雄厚的市场基础。这些市场由于经济相对富足,电网投资需求保持稳定。公司通过传统业务,逐渐开始切入其他新兴配电业务。收购江苏鹏创,成功转型全产业链配电综合服务商。 公司目前在传统业务上进行稳扎稳打的战略,继续维持了配网业务的体量,并进行一定的增量业务探索。此次新增发项目,公司力图在二次设备上发力,将部分自己用于二次设备产线投资,进行一定的电网业务拓展,由于公司的电网业务销售能力较强,这块业务有希望发展起来。我们预计公司配网业务将给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每年净利润0.5-1亿元之间。投资建议公司传统配电业务表现平稳,后续将给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并且公司将继续深耕电网业务,后续有望开拓二次设备业务。近两年来,公司不断增加锂电池材料的投入。2017年收购湖南雅城,2018年参股天津茂联,今年又收购赞比亚钴渣矿。目前公司相关锂电材料业务(还未完全并表)可支持未来产值规模达到100亿元。 根据市场相同业务公司估值,平均2020年PE为47x,钴渣矿一期投产后将有3亿利润,此业务可以给予140亿市值。预计公司2021年实现一期钴矿满产,保守按30倍pe给予估值90亿元。 在不考虑公司钴矿利润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2.63/3.71亿元,EPS为0.13/0.32/0.45元,对应PE为55X/22X/15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无法保证新业务的发展;锂电材料由于行业变化,继续跌价;无钴化动力电池的技术变革带来钴价值的下降 [2019-09-10] 鹏欣资源(600490):铜价压制上半年利润,钴金业务蓄势待发 事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净利润增长95%,扣非利润大幅下滑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亿元97.59,同比增长57%,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9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降低86.16%。公司生产经营稳健,上半年生产电积铜1.76万吨,同比增长8.63%。SMCO铜钴生产线技改项目已经进入土建安装施工阶段。氢氧化钴一期(3000吨钴金属量/年)生产线工程已顺利竣工,并进入调试阶段。奥尼金矿复产工作稳步推进,自2018年6月7号矿井顺利出矿以来,各项复产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2019年上半年开采黄金矿石量约8678吨,实现黄金销售16公斤。随着奥尼金矿逐步完成复产工作并实现达产,奥尼金矿将成为公司重要的盈利增长点。简评上半年铜价压制利润,钴和黄金项目蓄势待发2019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投资收益增加较多,2019年6月公司将子公司达孜鹏欣51%股权出售,实现3.95亿元增值收益。而受铜价下跌及外购矿使用比例上升影响,阴极铜成本有所上升,造成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上半年公司完成氢氧化钴产线建设进入试生产,南非奥尼金矿复产产量也在逐步提高。公司将从完全依赖SMCO铜矿项目盈利转为铜钴金多线并行,盈利能力大幅增强,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公司上半年阴极铜产能1.76万吨,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占总营收仅7.4%,但其毛利润贡献率接近100%,公司盈利十分依赖矿产铜业务。而上半年铜价均价6100美元/吨,同比下滑11%。铜价下跌导致板块毛利润率下滑明显,从而影响公司整体盈利。公司上半年毛利润2.64亿元,同比下滑31%,这也是扣非后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由于刚果(金)希图鲁铜矿储量的下降,公司从2018年开始积极发展钴和黄金业务。公司通过在SMCO新建氢氧化钴一期生产线项目,报告期内氢氧化钴一期(3000吨钴金属量/年)生产线工程已顺利竣工,并进入调试阶段。除此之外,公司未来重要业绩增长点在南非奥尼金矿的复产项目,奥尼金矿资源储量丰富约501.74吨,黄金品位较高,平均品位约7.04克/吨。上半年公司旗下的南非奥尼金矿资产顺利实现复产,金矿开采量8678吨矿石,已实现黄金销售16公斤。预计2019年可实现黄金产量700公斤,随着复产的逐步推进,至2023年奥尼金矿满产可实现11.74吨年产量,带来11.22亿元的毛利润。 公司在稳定矿业生产的同时,不断加强上游资源储备和下游新能源、贸易等业务部署。公司从刚果(金)国家矿业公司获得了PE1078地块25年的租赁开发权,矿权区总面积184km2,铜品位0.5~3.5%,钴品位0.1~1%,初步预计有50万吨金属铜资源储量及10万吨的金属钴资源储量。距离现有铜钴生产基地大概35km,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基地生产条件。同时,公司认购澳大利亚CLeanTeQ公司16.17%的股份,旗下Sunrise镍钴钪项目是世界上最大钪矿项目及镍钴品位较高的镍钴矿床之一,钪储量1.92万吨;钴储量13.2万吨,品位0.13%。该矿山提前与当升科技签订五年包销协议,锁定约20%的硫酸钴和硫酸镍产量。目前项目已顺利完成确定性可行性研究报告(DFS)。2019年7月,公司意向作价2.04亿元收购雪银矿业51%股权,该公司持有新疆彩花沟含铜黄铁矿资产,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净利润为3678.7万元。贸易业务方面,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贸易额88.87亿元,同比增长68.54%。贸易品种除主营业务阴极铜、白银、铝以外,还增加了橡胶、锡、锰、铬等多个品种,贸易规模显著增大,并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公司积极搭建新能源业务平台,参股设立的上海鹏珀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将围绕三元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的整体布局。通过布局上下游产业,结合传 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业务,大幅提升抗风险能力,创造更多利润增长点。 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到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172.26亿元、192.62亿元和219.41亿元,同比增长22.1%、11.6%和13.9%;实现归母净利润4.56亿元、5.36亿元和8.76亿元,同比增长129.8%、17.6%和63.3%;每股EPS分别为0.22元、0.25元和0.41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77元、3.03元和3.44元。2019年到2020年的对应PE分别为23.71倍、20.16倍和12.35倍,PB分别为1.9倍、1.7倍和1.5倍。考虑到铜钴行业供给缩减,价格有望企稳反弹,公司有色多元业务开始发力,给予公司增持评级,2019年25倍PE估值,6个月目标价5.5元。 风险分析需求不振导致铜价下行,现阶段公司业务盈利仍然依赖希图鲁铜矿。 氢氧化钴产线投产不顺,影响后期产量爬产。 刚果(金)出台严苛政策,导致公司经营受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