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19日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3.41万亿元,名义增速达到22.14%,占GDP的比重为3.44%。预计今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3.78万亿元,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工业互联网政策的推动下,工业互联网建设持续提速。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频出,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覆盖规模稳步扩张,具有较强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70个,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达4000万台。同时,我国标识解析体系不断完善,截至7月底,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节点(二级节点)已上线59个,覆盖19个省(区、市)25个重点行业,接入企业超2000家,标识注册量突破40亿。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应用于石化、航空等30余重点行业,在智能工厂、工厂专网、港口码头、航空制造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 相关受益股,移远通信(603236):全球物联通信模组龙头企业,专注做模组行业的物联蜂窝通信模组的平台型公司。在5G、NB-IoT、Cat.1模组等领域积极投入研发布局,在万物互联时代有望卡位占得先机。 广和通(300638):技术领先的物联通信模组龙头企业,同时积极布局高毛利的车载市场和其他5G高价值场景,有望延续业务高增长。 和而泰(002402):国内智能控器龙头企业,优先受益产业链分工转移和下游智能网联趋势。5G毫米波测试进展顺利。 [2020-08-14] 移远通信(603236):从产业特征论强者地位-深度研究 从产业特征论王者地位物联网行业景气上行,从产业特征来看,物联网行业是碎片化的市场,对通信模组厂商定制化和解决方案的能力要求较高,也是获客的关键。移远通信长期服务客户定制化需求使得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产业能力和行业经验,让公司能够前瞻性洞察客户潜在需求,提升获客能力和大客户的粘性。同时,伴随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公司规模效应逐步凸显,有望享整体物联网发展周期红利。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EPS分别为2.10/3.30/6.50元(按新股本折算,前值为2.40/4.18/7.34元),调升至"买入"评级。 2G/3G退网加速需求催化,5G打开行业天花板政策推动存量2G/3G物联网业务向NB-IoT/4G(Cat1)/5G网络迁移。同时,中国移动发文表态2020年前停止新增2G用户。政策驱动+运营商发文推进行业加速发展,我们认为存量替换+新增需求使得NB-IoT和LTE-CAT1增速将进一步超预期,未来2-3年有望带来年均超2亿物联网通信模组需求。长期来看,5G规模商用带来下游细分行业应用场景更加丰富,边缘计算、AI等技术为物联网行业加持,行业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移远通信规模效应快速显现通信模组行业集中度有望快速提升。移远通信凭借规模优势推出高性价比模组,凭借芯片采购的成本优势,抢占市场份额,驱动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更要考量其供应链管控、生产效率、订单交付等能力,移远通信取得了明显低于行业平均的单位加工成本,合肥智能制造中心顺利投产,助力公司新品研发专业务规模扩张。公司目前已实现产品体系全场景+全品类覆盖,有望享整体物联网发展周期红利。移远通信是综合实力的强者,优势是具备强获客能力从产业特征来看,物联网属于碎片化的市场,对通信模组厂商定制化和解决方案的能力要求较高,也是获客的关键。移远通信长期服务客户定制化,让公司具备了前瞻性洞察客户潜在需求,提升获客能力和大客户的粘性。同时,其规模领先的营销团队和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构建公司服务响应能力的领先优势,凭借实力强劲占据最大市场份额,认证体系创先发优势,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 王者地位稳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可期,调升至"买入"评级我们看好物联网行业景气度确定性,公司作为通信模组行业龙头企业,综合实力领先打造获客优势,并有望通过规模效应引领行业集中度提升。考虑到当前公司处于快速扩充规模阶段,仍需较大投入,我们下调公司20-22年EPS分别为2.10/3.30/6.50元(按新股本折算,前值为2.41/4.20/7.36元)。我们判断当前解禁影响接近尾声,对估值的压制有望逐步释放。按照PS估值法,参考A股可比公司2020年PS平均水平为5.16,给予公司PS估值为5.16,对应目标价为293.02元/股,调升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业务扩展不达预期,产品价格下降,费用提升明显。 [2020-08-07] 广和通(300638):业绩高增长超预期,业务布局多点开花值得期待-中报点评 1.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2.66亿元,同比增长47.42%;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70.78%。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一)PC模组放量,业绩高增长超预期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超出我们的预期。2020Q2公司分别实现营收、净利润7.45、0.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7.86%、103.10%,主要由于二季度公司积极复工复产;居家办公带来的笔电、平板需求回暖以及物联网行业较好的发展态势。公司2020H1毛利率为28.40%,上升了1.38pct,主要受益于高毛利的PC模组放量。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0H1研发费用为1.41亿元,占营收的11.13%,重点布局5G、物联网等领域。据Canalys统计,2020Q2笔电、平板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24%、26%。我们认为,笔电、平板的需求有望维持高增长,海外厂商的淡出将推动公司市占率的提升,MI业务有望加速放量。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据Cisco预测,2022年全球M2M连接数将超过140亿。公司模组MA510获得了运营商Vodafone全球认证,M2M业务将迈入全球物联网市场。 (二)收购打造先发优势,业务多点开花据赛迪统计,目前全球网联汽车渗透率约为15%,预计将于2022年突破40%,车载前装蜂窝模块市场规模将超过130亿元。公司拟通过参股公司锐凌无线收购的SierraWireless的车载前装业务,在2018年市占率约为20%,居行业首位。本次收购正在有序进行,标的业务的技术、客户积累及研发人员将协助公司加速布局全球车联网市场,打开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认为,公司业务多点开花,预计未来两年公司业绩增速有望维持在40%左右。 3.投资建议公司业务放量超预期,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8、3.9和5.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6、1.61和2.11元,目前股价对应2020年市盈率为69.21倍。公司MI业务加速放量,在市场空间广阔的车联网、物联网领域具有先发优势,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4.风险提示收购整合不及预期,PC、车载模组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0-06-18] 和而泰(002402):走出至暗,迎接增长 我们看好和而泰在智能控制器领域的领先优势,认为疫情虽然带来了生产和销售的不确定性,但公司凭借产品的技术优势、多元化的全球布局和长期良好的下游合作关系,业绩更具韧性;此外,射频芯片业务需求稳定,更有望在新基建领域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评论智能控制器业务业绩具有韧性。受疫情冲击,公司一季度收入出现下滑,主要受智能控制器业务拖累所致。2季度开始公司国内工厂已经基本复工复产,海外工厂在停摆几周之后也于4月下旬基本复工。公司积极推动现有订单的生产和交付,并积极和下游客户沟通以获取新订单。我们发现公司的下游订单并未出现明显的取消削减或者延期交付,故我们预计公司的收入也将会在2季度出现环比改善;公司将积极在现有下游客户的订单中扩张市场份额,凭借技术和性价比优势驱动公司订单量的稳健上涨。同时,国内家电市场随着疫情缓解出现了生产和销售的改善,我们认为有助于推动智能控制器市场逐步回暖。我们预测公司今年仍能保持该业务稳健增长。 横向扩张,控制器业务开启新增长空间。除家电市场之外,和而泰积极推动智能控制器在汽车电子、电动工具等领域的扩张,新业务下游订单充沛,我们预计有望在未来几年推动收入增长提速。 同时公司积极布局物联网领域机遇,不仅传统产品融入了更多的物联网元素实现了迭代升级,更建立了物联网平台生产新型智能硬件。我们认为物联网化、智能化、可视化是控制器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有望率先布局以获取先行优势,且产品迭代升级过程中,附加值逐渐提升,有望不断改善毛利率。 聚焦新基建,射频芯片业务增长前景广阔。子公司铖昌科技下游订单保持强劲,聚焦卫星/雷达等高端市场,提供核心的通信组件,我们预期芯片业务今年的收入仍会保持约35%的增长。公司仍在积极推动铖昌的产品商用,包括为5G毫米波基站和互联网卫星提供射频芯片;随着新基建将5G和卫星互联网列为新型网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该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在未来3-5年保持景气,铖昌科技凭借在射频芯片领域经验积累和技术研发有望受益于新基建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打开芯片业务的增长空间。 估值建议维持2020年和2021年盈利预测不变。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1年36倍/29倍市盈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18.82元目标价(基于SOTP分部估值),对应43倍2020年市盈率和34倍2021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18.7%的上行空间。 风险海外疫情不确定性;家电行业复苏慢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