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5G带动钽电容需求 年底价格或翻倍(附受益概念股)

2020-8-21 09:33|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2128| 评论: 0

摘要:   据台媒报道,在7月末完成和KEMET报表合并后,被动元件大厂国巨表示,由于5G带动钽质电容需求,加上疫情带动涨价效应,预估到今年底钽质电容价格将再增1倍。谈到钽质电容在5G上的应用,国巨指出,5G基站所需电子 ...
  据台媒报道,在7月末完成和KEMET报表合并后,被动元件大厂国巨表示,由于5G带动钽质电容需求,加上疫情带动涨价效应,预估到今年底钽质电容价格将再增1倍。谈到钽质电容在5G上的应用,国巨指出,5G基站所需电子元件,要能满足户外温度波动下的产品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对电容器的品质和性能要求高,钽质电容成为优先选择;5G基站规模数量增加,也会提高钽质电容的需求量。另外,疫情蔓延影响复工进度、钽电容产能供不应求,AVX在今年5月率先涨价,涨幅在10%-15%。国巨表示,部分品项涨价,新定价从5月开始生效直到9月底;厂商提高售价以来,周边现货零售已经涨价2倍到3倍,产业界预估到今年底涨价幅度可能还有1倍。

  钽电容为四大核心电容产品(MLCC/铝电解/钽电容/薄膜电容)之一,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使用金属钽做介质,钽电容拥有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稳定的电性能、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等特点,尤其是具有“自愈性”,使其在民用(工业)、军用市场备受青睐。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从2013年到2019年,我国电容器市场中,钽电容市场份额从7%上升至12%。目前,以美国VISHAY、KEMET、AVX公司为代表的国际钽电容器制造商主导国际钽电容市场,而由于二季度疫情在欧美蔓延,导致海外厂商产能受影响,供需缺口扩大,钽电容涨价潮或愈演愈烈。宏达电子(300726)、火炬电子(603678)、东方钽业(000962)、振华科技(000733)等国内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2020-08-07] 宏达电子(300726):军用民用双轮驱动,国产化加速,行业持续高景气
    1.宏达电子: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高可靠钽电容器龙头宏达电子,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模块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传统业务以钽电容器为主,后拓展陶瓷电容器、电源模块等业务。公司拥有20多年研发生产经验,具有十多条国内先进生产线,客户覆盖车辆、飞行器、船舶等系统工程和装备,是国内高可靠钽电容器龙头企业。公司财务数据颇有亮点:(1)营收和归母净利保持21.74%和20.38%的高复合增长率;(2)维持65%以上高毛利率水平;(3)三费管控得当,20Q1三费费用率总和为22%;(4)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保持6%以上。
    2.传统军用领域:军工元器件未来持续景气度,钽电容行业受益政策利好+军费支出增加,军工行业景气度可实现长期跨越:信息化军事时代,多项政策扶持,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年,订单释放,军工行业需求向好,钽电容作为军品中常用的元器件,亦可受益。宏达电子作为钽电容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多种主体资质和业务认证、客户基础坚实、与军工集团深度绑定,预计未来公司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3.民用领域:民用钽电容工业需求旺盛,加速国产化需求端方面,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和新基建等行业的发展,民用电子元器件需求急剧上升,预计2022年我国钽电容器行业市场规模将会到达74.1亿元。供给端方面,以美国VISHAY、KEMET、AVX公司为代表的国际钽电容器制造商主导国际钽电容市场,二季度疫情蔓延导致海外产能受限。需求上扬+供给不足,相关产品涨价,5月AVX原厂将部分产品涨价12%-20%不等,价格上行趋势有望持续。军工电子元器件是信息与国防安全的重中之重,国产化替代迫在眉睫,以华为积极加大本土采购,我们判断民品钽电容有望复制MLCC行业的加速进口替代逻辑。
    4.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认为:(1)政策利好+军品需求持续提升,钽电容作为军品中常用的元器件将充分受益;(2)5G和新基建刺激民用领域需求增加,二季度海外产能受限促使民品缺货涨价;(3)华为加大本土采购,民品钽电容有望复制MLCC行业加速进口替代逻辑。宏达电子作为钽电容行业龙头,加之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根据我们对公司增长点的判断,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3.84/20.41/25.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6.50/8.26亿元。可比公司,我们选择火炬电子、鸿远电子、风华高科和振华科技,给予公司21年PE40倍,对应目标价65.2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需求不及预期;技术发展滞后;民品领域需求不足等

[2020-08-17] 火炬电子(603678):上半年业绩大超预期,三大主业全面开花、放量起航
    火炬电子公布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大超市场预期。公司20H1实现营收14.99亿元,同比增长41.32%,实现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28.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33.18%;Q2单季度实现营收8.94亿元,同比增长49.91%,环比增长47.8%,实现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45.81%,环比大幅增长201%!
    Q2毛利率大幅修复,已接近去年同期。公司Q2毛利率37.96%,环比提升近12个百分点,接近去年同期水平(19Q2为39.25%),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修复至33.33%,我们认为源于高盈利能力自产业务的快速起量,产品结构持续改善。
    三大主业全面开花,自产元器件及代理业务下游需求旺盛,新材料放量起航。
    【自产元器件】行业景气回升,军民双赛道营收稳增长。上半年实现收入4.77亿元,同比增长24.50%,主要来源于1)军用电子信息化需求增加,军用MLCC市场持续扩张,2)国产替代订单持续增长。公司上半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布局小体积薄介质层MLCC(预计达产带来84亿只新增产能),目前项目进展顺利、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有望不断开拓业务范围、深度受益国产替代推进。
    【新材料】拓展成效开始显现,坚定看好中长期成长。上半年公司自产新材料实现收入4,331.73万元(包含项目收入1,429.5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88%,公司拓展逐见成效;公司新材料项目推进顺利达产在即,我们认为新材料业务放量只是开始,未来产能跟随市场需求逐步释放,有望延续高增长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贸易】实现收入9.77亿元,同比增长47.70%,主要是由于下游客户的需求旺盛,同时公司布局新产品线,顺利引入并丰富了代理产品品类,在提升原有客户份额同时,实现了新客户的开拓。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电容器产品结构及客户结构持续改善,军用及民用领域需求持续旺盛、市场份额提升,同时新材料产能建设完成有望放量贡献业绩增速,预计2020-2022年营收增速分别为47.2%/25.5%/14.6%,实现营收37.82/47.47/54.40亿元;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3.8%/28.5%/27.4%,实现归母净利润5.48/7.05/8.98亿元;对应2020-2022年PE分别为24.6x/19.1x/15.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元器件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2020-07-07】东方钽业(000962)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345%~550%
    东方钽业(000962)7月7日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净利润为1300.00万元~1900.00万元,同比增长345.00%~550.00%,上年同期净利为292.36万元。
    公司2020年1-6月份业绩同向上升的主要原因:1、公司回归主业,聚焦实业,资产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银行贷款进一步压减,降低筹资成本。2、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相关产业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主要产品产、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的情况下,公司抢抓机遇确保原料采购,不断清理库存,进一步压降在线占用,通过提质增效,强化管理,上半年公司产品成本同比降幅高于收入降幅。3、公司报告期获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大。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东方钽业今日收于6.84元,下跌1.72%,日换手率为2.52%,成交额为7689.88万元,近5日上涨9.97%。通过对上半年业绩预增50%以上的个股走势进行统计发现,预告发布后当日股价上涨的占比70.30%,股价发布当日股价涨停的有25家。预告发布后5日股价上涨的占比81.19%。
    资金面上,该股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91.50万元。

[2020-07-29] 振华科技(000733):重新审视,中国军工电子与半导体主力军或被低估
    1、历史包袱逐步出清,聚焦军工电子业务,将充分受益于下游航天航空等行业高速增长。振华科技是CEC集团旗下我国军工电子元器件与半导体器件的主供应商,主营钽电容、片式电阻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产品,其受益于3大方向:下游航天航空(导弹飞机等)“十四五”高增长、国产化替代、国防信息化渗透率提升,我们预计军工电子业务未来5年订单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0%以上。
    此外,市场之前担心的历史包袱问题也正在逐步出清;公司将全面剥离通信整机等低效资产,以全新姿态迎接高新电子产业机遇。截至目前,深通信减值问题共计提投资损失、坏账准备3.30亿元,股权问题出清、遗留待计提债权1.05亿元,我们预计在今年会全部处理完毕。振华新能源随着压缩汽车动力电池业务调整进入特种电池应用领域,有望在明年实现盈利。
    2、向高端芯片发展方向之一:打造我国军用IGBT主力军。振华科技参股20%的森未科技拥有国内一流的IGBT技术研发团队,主要布局芯片及产品研发,结合子公司振华永光的制造,振华科技或被打造成为我国军用IGBT主力军。森未科技的IGBT芯片产品性能可完全对标德国英飞凌产品,已实现第6代IGBT产品国产化,其中650V/50A和1200V/100A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量产和销售。
    森未科技将成为我国军用IGBT国产化进程的重要担当。1)国产替代刻不容缓:目前国内IGBT芯片制造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际半导体巨头手中,我国相关应用市场被完全垄断,自主可控是当务之急。2)军民市场需求巨大:IGBT作为电力电子领域的“CPU”,是军、民领域重要的基础器件,受武器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拉动,且国产化加速推进,据Trendforce预测我国IGBT行业规模将由2018年的153亿元增至2025年的522亿元,期间CAGR高达19.1%。
    3、向高端芯片发展方向之二:大股东CEC振华集团拥有FPGA、AD/DA等优质资产,存在注入预期。振华集团体系的成都华微、振华风光分别是国内FPGA的龙头以及半导体分立器件的主要厂商,按照公司“军民结合、产资结合、重组整合”的发展战略,未来存在资产注入预期。CEC作为中国军工电子与半导体资产大本营,体外众多优质半导体资产都存在注入的可能性。
    4、投资建议:考虑到2020年深通信的资产减值问题出清,以及“十四五”装备预计进入放量建设期,我们上调振华科技业绩,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5.22、8.53、11.63亿元,对应当前的估值水平为32X、20X、14X,这对于CEC旗下的军工电子与半导体大本营的地位而言估值优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CEC对公司定位的改变;IGBT等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