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环氧丙烷生产商继续集体上调出厂价400元-550元/吨,目前报价在15750元-16200元/吨,三季度以来累计涨幅超60%。其中,华东区域报价升至16200元/吨,创出2011年11月以来新高。 另据了解,山东鑫岳35万吨装置因电力故障短暂停车,公司产能占行业10%以上,或导致行业供给进一步趋紧。进入“金九”需求旺季,国外聚氨酯需求较旺盛。同时,主产区工厂库存低位,生产排单紧凑,供应端紧张局面难以缓解。下游方面,聚醚价涨量随,对原料环丙采购积极性仍高,市场出现一货难求的局面,助推价格延续高位。 相关上市公司: 滨化股份:拥有环氧丙烷产能28万吨,市场占有率8.9%,2019年该业务营收占比近30%; 红 宝 丽:12万吨环氧丙烷项目已完成安全竣工验收。 [2020-09-08] 滨化股份(601678):环氧丙烷行业龙头的转型升级之路-深度报告 短期聚醚需求与长期紧平衡抬升环氧丙烷价格,未来30/78万吨PO/TBA项目投产稳固公司龙头地位:公司现有环氧丙烷产能28万吨,短期来看受美国反倾销政策影响,PO下游聚醚需求旺盛,支撑山东地区PO价格从2020年6月初的9000元/吨涨至8月底的13400-13500元/吨;供给端来看,PO新建装置投产困难,国内有效产能保持在300万吨/年,行业将长期保持紧平衡状态;2020年,公司发行24亿可转债支持"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其中包括60万吨/年PDH装置,建成后公司将自供丙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价差;另有滨华新材料30/78万吨/年PO/TBA装置,进一步扩大公司PO产能 烧碱价格已触底,公司61万吨烧碱产能具有循环经济与成本优势:2020年烧碱市场新增产能为137万吨,总产能为4517万吨,同比增长3%,与2019年增速持平,另外新增产能技术壁垒提升,不再允许新建30万吨/年以下装置,供给端增速放缓;需求端氧化铝下游电解铝2020年预计产量增量为120万吨,带动氧化铝消费从而缓解烧碱投产压力;从价格端看,受疫情与下游开工不足影响,2020年烧碱市场均价为1555.2元/吨,较2019年均价2243.5元下降30.7%,随着下半年电解铝需求回暖价格有望持续回升;公司61万吨烧碱采用循环经济运营模式,拥有自备电厂显著降低成本,市场定价相对灵活,可转换液碱、粒片碱产品以削弱市场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布局氢能上游与电子级氢氟酸,开启新材料与新能源的转型之路:近年来国家出台包括购置补贴、以奖代补的各类政策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借政策东风,公司以现有的制氢业务为出发点,携手亿华通成立滨华氢能源;2019年6月起,滨华氢能源成为张家口海珀尔的最大股东,充分布局上游加氢环节,与海珀尔联合建立一期、二期加氢项目,并以张家口为中心辐射京津冀市场;另与清华工研院合作建设以氢燃料项目为主的军民产业园并成立氢源基金,未来将深度参与氢能领域建设,以实现公司的产业升级目标。新材料方面,电子级氢氟酸行业壁垒高,核心技术被日韩企业垄断,公司引进先进设备以生产工业级至UPSSS级电子级氢氟酸,现有6000吨产能,国内外市场开拓顺利,未来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清华工研院入主大股东,有力支撑公司长远发展:公司大股东包括滨州水木有恒投资基金、张忠正、石秦岭、滨州市财金投资以及中央汇金资产管理,分别代表清华工研院、管理层、国资平台为公司未来发展及战略转型提供新动能。2020年4月17日,公司管理层发生变更,清华工研院副院长朱德权担任公司董事会新任董事长,朱德权董事长将以其丰富的技术成果产业化经验推动公司科技创新与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选取中泰化学、万华化学、红宝丽作为可比公司,根据wind一致性预测,三家公司2020、2021、2022平均PE为51、21、17倍。考虑到公司是环氧丙烷行业的龙头企业,且公司于2022年开始投产的C3C4新建项目及氢能源产业长远布局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给予公司2021年21倍PE估值,目标价6.09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主营产品烧碱及环氧丙烷价格大幅波动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线产能释放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氢能实施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2020-09-14] 红宝丽(002165):三大主业均有亮点,PO一体化龙头蓄势待发-深度报告 市场认为红宝丽各项业务周期性较强,近期也主要关注PO、聚醚的涨价。我们认为公司的竞争优势被市场忽视,公司目前三大主业聚醚、异丙醇胺、PO,均是通过领先技术甚至国内唯一的生产工艺来构建竞争壁垒,是这一体量的化工企业中少有的依靠自有技术驱动,并能够跨行业成长的公司。 硬泡组合聚醚:产品的差异化常被忽视,公司在国内市占率稳居第一,主要竞争优势包括:(1)单体聚醚工艺先进,种类较多;(2)积极根据下游客户个性化需求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和系统解决方案,如快速脱模技术。随着公司全球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的强化,公司加工费模式也有盈利能力的增长空间,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异丙醇胺:公司依靠全球领先的超临界法构建工艺、成本、规模和服务优势,与陶氏、巴斯夫同台竞争。公司近年来异丙醇胺销量快速增长,主要因三异和改性异丙醇胺在水泥外加剂领域优势显著,正逐步替代三乙醇胺。此外,公司也积极开发一异、二异新应用,进一步扩大异丙醇胺业务综合竞争力。 PO+DCP:公司是全球除住友外唯一成功工业化CHPPO工艺的企业。我们看好公司CHPPO工艺的盈利能力,PO/SM的SM利润已经难以保证,而HPPO在无稳定双氧水供应的前提下盈利能力仍然欠佳。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公司负荷提升也较为顺利。公司利用中间品苄醇生产DCP不仅弥补了传统DCP工艺的缺点,也省去了部分苄醇氢解回收反应,节省物耗和能耗。我们判断公司已能创造性的从废弃物中分离出联枯,DCP项目的盈利能力或将超预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0/21/22年归母净利润1.51/2.42/2.74亿元,EPS0.25/0.40/0.46元,对应现价PE23.0/14.3/12.6倍。公司三大主业竞争优势显著,自有技术的研发和转化能力较为稀缺,PO投产使公司完成了产业链和利润体量的跨越。首次覆盖,给予公司2021年18倍PE,给予目标价7.2元及"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聚醚、异丙醇胺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运行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