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季恒星教授研究组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机构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黑磷复合材料,充电9分钟即可恢复约80%的电量,使兼具快速充电、高电荷容量、长寿命优点的锂离子电池成为可能。 充电速度慢、续航里程短,是当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黑磷特殊的层状结构赋予它很强的离子传导能力和理论上很高的电荷容量,是极具潜力的“快充”电极材料。 相关上市公司: 澄星股份:我国磷化工龙头企业,磷矿资源储量丰富。 兴发集团:控股子公司中科黑磷与中科院成立联合实验室,进行二维黑磷的大规模制备及应用。 国轩高科:拥有黑磷制备专利。 [2020-08-27] 兴发集团(600141):磷矿石、草甘膦等主要产品销量提升,2020Q2归母净利环比大幅提升-中报点评 事件:兴发集团发布2020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41亿元,同比降低1.75%;实现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11.52%,扣非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19.40%。按最新总股本计,实现摊薄每股收益0.13元,每股经营性净现金流0.66元。其中2020年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34亿元,同比增长5.45%,环比增长39.08%;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48.05%,环比增长379.17%。折合单季度EPS为0.11元。 维持"谨慎增持"的评级。2020Q2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长,主要系公司磷矿石、黄磷、草甘膦等产品销量提升,而产品原材料价格有不同幅度的降低使价差变动较小,产品毛利率同比微增,而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增厚归母净利润。 兴发集团是磷化工行业及精细化工行业领先企业。公司磷矿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水平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随着公司磷矿选矿加工项目及采矿项目逐步建设投产,公司将进一步巩固磷化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随着国内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将带动电子化学品市场空间增长,以及电子级氢氟酸项目、新启动建设的芯片用超高纯电子化学品、电子级磷酸技术改造项目带来的产能增量,公司的电子化学品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利润增长点。此外,公司的草甘膦、有机硅、黄磷产能构成协同生产,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暂不考虑增发收购资产影响,以最新股本计算,我们调整公司2020、2021年EPS分别为0.36、0.44元的预测,引入2022年EPS为0.53元的预测,维持"审慎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低迷的风险,新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环保政策收紧风险。 [2020-09-03] 国轩高科(002074):业绩短期承压,磷酸铁锂装机占比回升-2020年半年报点评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22亿元,同比-32.85%。由于上半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动力锂电池行业整体业绩短期承压,公司实现净利润0.34亿元,同比-90.25%;实现归母净利0.36亿元,同比-89.72%;扣非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130%。 7月动力电池装机增速同比转正,行业有望复苏。公司动力锂电池业务占公司收入的80%以上,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报告期内动力锂电池业务实现营收22.4亿元,同比-32%;毛利率25%,同比-5pcts。输配电业务实现营收1.17亿元,同比-49%;毛利率6%,同比-8.3pcts。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与动力电池装机增速由负转正,行业下半年有望复苏。 公司动力电池装机排名回升,磷酸铁锂装机占比领先。根据GGII的数据,公司2020年1-7月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03GWh排名第5;7月装机0.36GWh,同比+156%,市占率7.3%,重返第4。根据GGII的数据,公司磷酸铁锂电池上半年在乘用车方面装机量占市场份额的60%,国内排名第一;在专用车方面,国内排名第二。 积极开拓优质客户,引入战略投资者,技术优势凸显。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与江淮汽车、塔塔、吉利商用车、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宇通客车等车企展开合作,同时公司通过转让股份及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大众中国。公司磷酸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循环寿命达3000周;长循环储能电芯循环寿命可达6000周;高功率电芯产品方面,实现5C~40C不同倍率充电,循环寿命可达7500周,技术优势凸显。 维持"增持"评级:受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动力电池需求下滑,下调公司2020-22年归母净利润至4.3/6.6/7.8亿元(原预测为5.1/7.2/8.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4/0.53/0.62元。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复苏,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利于市场拓展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复,考虑公司在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地位和长期成长空间良好,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市占率及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应收账款余额较高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