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圆梦财经 首页 热点概念股 查看内容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概念股票(RBC概念上市公司,龙头股,受益股) ...

2020-10-13 09:56|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2768| 评论: 0

摘要: 沪深两市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概念股票(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概念上市公司,龙头股,受益股)有:丽珠集团、健康元等。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概念股一览
2020年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概念股最新动态与价值解析:

比瑞德西韦效果好百倍,价格还便宜四分之三,刚刚曝出的这个药物要成新冠治疗新一代“神药”?

香港大学12日宣布,该校化学和微生物学者研究团队发现,临床常用含有金属铋的抗溃疡药物--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可有效针对新冠病毒感染,并已就该项研究成果申请美国专利。

点评:据港大团队称,RBC能显著降低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动物细胞中的病毒量超过1000倍以上,并表现出低细胞毒性,选择指数高达975,而瑞德西韦在细胞层面的选择指数仅为129。这意味RBC在有效作用浓度和细胞毒性之间的窗口非常大,安全度十分高。且与接受瑞德西韦治疗和赋形剂的组别对照比较,接受RBC治疗受感染动物的新冠病毒载量明显降低近100倍。

此外,目前瑞德西韦的治疗成本约3,000美元,且正面临全球性供应短缺,而RBC药物的治疗成本仅约瑞德西韦的四分之一。

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弹已经开始,第二波疫情的发作已拉开序幕,欧洲多个国家单日新增病例持续创新高。在全球疫情阴影笼罩之下,RBC这一药物显现出强大的抗疫效用,拥有相关药物的上市公司有望遭资金抢筹。

那么,在中国沪深两市中,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概念股龙头板块有哪些?
以下是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股票上市公司一览表,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最有价值股:

丽珠集团:公司产品金得乐即为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片。此外,公司还生产万古霉素原料药,新冠抗生素治疗必须使用的药物。

健康元:丽珠集团控股股东,2015年取得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生产批件。

[2020-09-02] 丽珠集团(000513):业绩恢复增长,诊断业务表现亮眼-中报点评
    事件:公司公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95亿元,同比增长3.1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5亿元,同比增长35.97%;扣非归母净利润8.35亿元,同比增长26.72%;实现每股收益1.07元。
    二季度业绩恢复增长,新冠病毒检测带来业绩增量。公司第二季度实现收入25.91亿元(+11.11%),同比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5.05pct.,诊断试剂及设备表现亮眼,实现收入8.89亿元(+143.35%),其中原有呼吸相关检测产品收入明显下降,但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的及时上市和出口放量为板块业绩带来较大增量。
    艾普拉唑针剂持续放量,原料药及中间体毛利率提升明显。化学制剂板块实现收入23.15亿元(-11.66%),其中消化道产品收入9.97亿元(+5.43%),主要系注射用艾普拉唑进入医保后持续放量,实现收入2.55亿元(+437.85%),而艾普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得乐系列及丽珠维三联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预计下半年业绩将有所好转;抗微生物药物收入2.00亿元(-37.39%),重点产品注射用伏立康唑收入1.06亿元(-29%);促性激素收入8.06亿元(-9.93%),其中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收入5.36亿元(+17.26%),尿促卵泡素收入1.81亿元(-40.59%)。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收入12.27亿元(+0.66%),公司通过加强生产环节成本分析及工艺优化不断提升板块毛利率,原料药及中间体上半年毛利率34.72%,较上年同期提升4.14pct.,分产品看,苯丙氨酸收入1.73亿元(+47.49%),阿卡波糖收入1.13亿元(-1.58%),盐酸万古霉素收入0.85亿元(+0.25%),达托霉素收入0.62亿元(+180.13%),米尔贝肟和美伐他汀分别实现收入0.47亿元(-7.87%)、0.31亿元(-67.39%)。
    研发多管齐下,生物药渐入收获期。公司各业务领域研发稳步推进,化药制剂板块的注射用丹曲林钠申报生产,布南色林片和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取得临床批件,5个仿制药品种提交注册申报,醋酸曲普瑞林微球(1个月缓释)处于III期临床,阿立哌唑微球(1个月缓释)处于I期临床,亮丙瑞林微球(3个月缓释)I期完成伦理审批,醋酸奥曲肽微球注册审评中;生物药板块的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即将上市,IL-6R单抗III期临床试验入组接近尾声,PD-1单抗正在进行Ib/II期胸腺癌适应症临床试验,IL-17A/F和干扰素α-2bFc融合蛋白均取得临床批件。
    盈利预测与推荐评级。公司化学制剂、诊断、原料药的业务处于良好发展趋势,在研生物药成功上市后将丰富产品线,公司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收入将达到96.78/105.45/116.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09/18.99/22.22亿元,EPS分别为1.81/2.01/2.36元。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分别为29.14/26.22/22.41倍。给予公司2021年27-30倍PE,6-12个月合理区间为56-60元,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新产品研发进度放缓,集采政策提速等。

[2020-09-04] 健康元(600380):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获批上市
    公司近况2020年9月3日,公司公告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两个规格(2ml:0.25mg、2ml:0.5mg)获批上市。
    评论异丙托溴铵为抗胆碱能药物。其具有较强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量,是治疗COPD的主要药物之一。异丙托溴铵可与吸入性β-受体激动剂合用,广泛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公司为国内首家按新注册分类申请并获批4类仿制药的厂家。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最早由Boehringer-Ingelheim公司研发,于1986年08月在英国批准上市,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根据IQVIA数据,国内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2019年度终端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5.01亿元。截至目前,国内其他共有5家厂家(含1家进口注册)申报。
    吸入制剂产品未来有望逐渐贡献收入。2020年7月和8月,公司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ml:0.5mg)及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3ml:0.31mg)两个产品相继获批。我们预计在研品种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乙酰半胱氨酸吸入溶液、妥布霉素吸入溶液有望最快于明年上市;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盐酸氨溴索吸入溶液、马来酸茚达特罗吸入粉雾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有望最快于2022年上市。
    估值建议我们维持2020/21年每股盈利预测0.55/0.67元不变,同比分别增长20.0%/21.0%。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1年34.5/28.5倍市盈率。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24.90元目标价,对应45.2倍2020年市盈率和37.3倍2021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31.1%的上行空间。
    风险吸入制剂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