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交所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稀交所概念股一览 2020年稀交所概念股最新动态与价值解析: 稀交所横空出世,这个巨头牵头重组,挖出旗下受益标的 包钢集团官网消息,包钢集团正加快推进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整合重组工作。稀交所近日召开全体职工干部大会,包钢(集团)公司董事长魏栓师指出,要充分发挥出稀土交易平台服务稀土实体经济的作用,把北方稀土的产品进行阳光销售,稀交所要与北方稀土产品的销售、贸易紧密结合。 机构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的高速增长和风力发电的持续发展,稀土永磁材料消费量有望持续高增。随着疫情趋缓,下游厂商产能利用率持续恢复,稀土下游需求或将持续修复,稀土价格有望得到支撑。供需、政策双轮驱动,稀土价格有望开启长牛。 包钢是中国稀土工业的源头,已实现了对北方轻稀土产业的大一统,使我国在稀土这一战略资源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提高。其董事长表示,由包钢集团牵头重组稀交所,要充分发挥出稀土交易平台服务稀土实体经济的作用,把北方稀土的产品进行阳光销售,稀交所要与北方稀土产品的销售、贸易紧密结合,互为一体,共同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旗下上市公司也将享受改革重组的红利。 那么,在中国沪深两市中,稀交所概念股龙头板块有哪些? 以下是稀交所股票上市公司一览表,稀交所最有价值股: 北方稀土:包钢集团旗下公司,公司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品供应商。 包钢股份:包钢集团旗下公司,公司拥有铁矿,受益于钢铁产品价格。2020年12月27日,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包钢股份申报的“1280MPa贝马复相贝氏体钢轨集成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2020-04-18稳供应保外贸 北方稀土(600111)产能全面释放 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集团,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方稀土”)的复工复产、产能释放情况对产业链来说意义重大。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随着原辅料供应厂商复工及物流问题缓解,北方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全面释放,磁性材料、贮氢材料等功能材料产能逐渐恢复。北方稀土董事长、党委书记赵殿清表示,疫情期间,北方稀土克服运输和原料短缺的困难,积极组织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各条产线均衡生产。 生产线开足马力 在北方稀土原料生产企业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各条生产线全部开足马力生产。一边的工人紧张地调整吨包袋,为接料做好准备;另一边的工人则为装好的碳酸稀土吨包袋安上吊钩,完成吊运。一切井然有序。 疫情发生后,受原辅料供应暂时短缺影响,北方稀土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产能无法完全释放。公司通过灵活调配,在生产所需盐酸不足的情况下,适时制定生产计划、切换生产线,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北方稀土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党委书记谢兵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全国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原辅料短缺问题进一步解决,公司已于近期达到满负荷生产。3月,公司冶炼区域实现冶炼分离产品产量3104吨,创历史新高。 维护产业链稳定 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农业、民用等方面,也是高新技术产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北方稀土作为稀土行业龙头企业,占全国稀土生产总量控制计划指标近半数,拥有稀土冶炼、功能材料、深加工应用完整产业链,稀土原料产能及功能材料产能均居全球第一,抛光材料、贮氢合金粉产能占据国内市场份额半数以上。针对疫情给生产带来的困难,北方稀土各单位与上下游企业密切沟通,进一步深入研判市场形势,准确把握需求变化,维护市场稳定,保证稀土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 北方稀土旗下功能材料生产企业天骄清美公司是全球最大稀土抛光粉生产企业。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一方面根据现有产品订单合理组织生产,另一方面积极与下游客户沟通,实行线上拜访,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提前积蓄产品库存,保证生产经营稳定运行。 北方稀土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王占成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方稀土在疫情期间积极做好各长协企业和市属企业的料供应,扩大销量,贴近市场,抢抓合同,确保订单,保证企业日常经营现金流不断。 紧盯市场保营收 疫情对贸易流通造成不利影响。在贸易业务方面,北方稀土国贸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积极抢抓市场保营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利用复工后下游急需补充库存、市场交易逐渐活跃的有利时机,挖掘上下游渠道价值,拓展中间贸易扩大营收,努力完成全年营收任务。 在外贸方面,公司克服疫情期间物流不畅等困难,加强协调和规划,紧密关注出口各环节运行状况,保持从生产入库到商检、内陆运输、报关以及海运的全流程跟踪,根据每一个环节复工情况安排货物交付进度,减少中间环节衔接的时间差。一季度,公司外贸共计发运货物2180吨,保证了货物如期交付。 2020-08-30包钢股份(600010)半年报出炉:强化"四降两提"降本增效 业绩环比大幅改善 中证网讯(记者 周文天)包钢股份8月30日午后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5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4亿元。 包钢股份表示,上半年,受钢材价格下降叠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导致公司收入同比减少23.56亿元,但公司通过增产铁精矿、优化原矿结构配比、降低炼焦煤采购价格、降低燃料比等举措,实现制造成本较2019年同期降低14.2亿元。在消化了外部市场收入减少因素影响后,实现利润总额3.15亿元。 业绩环比改善明显 伴随国内疫情日益好转,钢铁行业重回增长态势,下游需求逐步恢复。据中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包钢股份环比改善,营业收入147.55亿元,环比增长11.60%,业绩持续稳健发展;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8亿元,环比增长225.93%,实现扭亏为盈。 业绩回温主要受益于包钢股份加强了形势预判和科学决策,坚持“以炼铁为中心”和“以效定销、以销定产”的组产原则,使疫情防控与生产运营总体保持了稳定顺行的良好态势。报告期内,包钢股份产铁713.9万吨,产钢733.1万吨,生产商品坯材694.99万吨,生产稀土精矿7.79万吨,并成功攻克酸级(95%)萤石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难关,主要产品产量全面超额完成了公司半年进度计划。 “四降两提”政策初见成效 2020年,包钢股份继续在公司范围内大力实施“四降两提” 工程,细化落实降本增效工作的具体要求。报告期内,包钢股份通过增产铁精矿、优化原矿结构配比、降低炼焦煤采购价格、降低燃料比等举措,实现制造成本较2019年同期降低14.2亿元,降幅6.41%;财务费用较2019年同期降低1.29亿元,降幅9.88%;物流成本较2019年同期降低0.16亿元,降幅1.17%;人工成本较2019年同期降低1.59亿元,降幅7.9%。 自2018年底包钢集团提出 “四降两提”政策(降低财务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工作效率)以来,包钢股份坚定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也进一步提升了包钢股份的抗风险能力。 推进智能制造建设进程 近年来,包钢股份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化企业构建,2020年成为公司智能化管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半年报披露显示,根据《包钢股份2019-2021年智能制造规划》,2020年立项的12项智能制造项目已启动7项,智慧矿山、无人车间、工业机器人等项目已落地实施。其中白云鄂博智慧矿山项目在公司、华为、中国移动和兵器工业公司合作中已顺利推进。 目前,包钢股份已投入运行机器人8台,正在推进实施机器人14台。包钢股份表示,加速推动智能制造项目植根包钢,增加产业转型的技术赋能,是包钢实现“弯道超车”,赢在未来的一次重要机遇。未来,公司将依托智能制造实现跨越发展,提升自身免疫力与核心竞争力,实现包钢矿山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开采,提升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