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总量惊人影响和意义深远
1、“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经济概况:“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人均收入与中国相近,但增速略低,有共同合作空间,且与陆上丝绸之路国家合作的发展空间更大。我们测算“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总量为20万亿美元,人口共计46亿人。考虑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定位,以上国家多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若加之欧盟诸国,则“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经济总量将占世界比重的50%以上,人口占比也将达到70%以上。 经济增长:近几年增长虽有所放缓,但仍普遍高于发达国家。“一带一路”国家近5年GDP平均增速为4.7%,而同期欧盟增长为-0.5%,其中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增长略高,在5.1%左右。
人均GDP:与中国相近,仅为欧盟的1/3,其中陆上丝绸之路国家人均GDP最低,为5千美元左右,低于中国的7千美元;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人均GDP在1.4万美元左右。
由此来看,“一带一路”国家目前人均GDP水平与中国相近,而经济增速略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共荣战略,也基本符合这些国家的利益,有共同的合作基础,并且由于目前陆上丝绸之路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更低,经济增速更高,因此我们认为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相比,可能在未来合作上的空间更大,但相对应的是,在道路建设和贸易往来中,中国可能也需要前期投入更多的资金并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2、我们认为未来十年,“一带一路”的出口占比有望提升至1/3左右,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目前“一带一路”国家占中国出口比重的24%,占进口比重的26%,低于与我国香港的贸易规模,与欧盟基本持平。近几年我国已经开始逐渐侧重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国贸易出口结构中,欧美日的贸易占比已经从2005年的43%不断下降至2013年的34%,而与东南亚、印度、俄罗斯和蒙古这些“一带一路”中主要国家的贸易占比则从2005年的12%提升至15%。出口数据体现得更为明显,从2005年的10%提升至16%。
我们认为这种贸易结构上的趋势性变化在未来的“一带一路”战略下将体现得更为明显,若假设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占比今后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则预计至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占比将逐步上升至1/3左右。
未来十年,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总投资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中国2013年对外投资规模为千亿美元,过去7年平均增速为30%,若假设2015-2017年中国将逐步加大走出去战略,提升对外投资增速至40%,此后再随着基数效应逐渐下降至20%,则预计至2023年,中国的年对外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3万亿美元。目前“一带一路”国家占中国对外投资的比重只有13%,若假设未来十年内,该比重将提升至30%,则预计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未来十年总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
美国马歇尔计划期间,对外投资也出现过明显上升,有数据显示,1946年至1949年,美国的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
3、“一带一路”将助力经济价值重估。由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提是道路联通,因此我国有望在铁路、公路、管道、港口、航运和航空上加大投资力度,这将助力相关传统产业扩大投资空间,助力经济的价值重估。
以铁路为例,从国内来看,目前中国国内铁路密度只有0.7%,明显低于美国2.5%的水平,也低于日欧的5%,且布局上东密西疏,南密北疏,或难以满足“一带一路”的战略需求。从陆上丝绸之路国家来看,周边国家经济发展大多不及中国,铁路基建技术也相对落后,若“一带一路”顺利实施,则中国的铁路基建也有望扩大走出去的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