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设备、材料及工艺降本提效趋势明确,异质结电池加速扩产的持续催化,建议重点关注相关设备龙头厂商。1)领先布局HJT核心设备,具备整线能力的龙头设备厂商迈为股份、捷佳伟创;2)组件层压机及自动化设备龙头,布局HJT核心PECVD设备,并在下游厂商积极验证的金辰股份;3)受益装机需求确定性,技术迭代加速利好串焊机龙头奥特维;4)切入HJT设备赛道、单GW价值量提升的电池激光设备龙头帝尔激光。 2021-06-03迈为股份(300751)高效光伏设备领跑者 九宫格战略打造平台公司 领跑高效光伏设备,九宫格战略打造平台公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在双碳目标推动光伏行业发展和电池片技术迭代红利释放的背景下,迈为股份高效光伏设备业务迎来黄金发展期,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公司依托真空、激光、印刷三大技术,打造九宫格业务布局,目前已初步完成光伏设备平台建设,未来半导体设备、OLED设备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98/44.11/60.95亿元,2021-2023年EPS分别为5.55/7.84/10.85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73.7/52.1/37.7倍。考虑到公司技术领先性和业绩确定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当下看点:光伏异质结整线具备先发优势 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更高,未来降本路线清晰,符合行业降本增效主基调,未来或将成为太阳能电池片主流技术。公司通过自研PECVD、PVD等核心设备和收购江苏启威星补齐清洗制绒设备,目前具有HJT整线生产能力。据公司客户安徽华晟披露,2021年3月18日安徽华晟500MW异质结电池量产项目正式流片,平均转换效率23.8%,最高转换效率24.39%。该产线在量产HJT电池上导入银包铜浆料,后续 降本空间大,异质结电池片已具备产业化条件,未来设备需求大。根据迈为股份最新公众号披露,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测试认证,迈为股份研制的异HJT电池片全面积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25.05%,公司设备性能卓越。 长期看点:顺势布局OLED、半导体设备 公司依托印刷、激光、真空三大技术,实施九宫格战略,以光伏设备为依托,基于底层通用技术顺势布局半导体设备和OLED设备,打造平台型设备公司。据公司公告,目前公司的首台OLED面板激光设备已被客户正式验收。迈为股份平台战略正式起航,未来有望随着新型面板显示、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等行业趋势实现多业务增长接力。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扩产不及预期,异质结技术推广不及预期,公司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2021-05-20捷佳伟创(300724)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技术进步有望带动下一轮设备成长 2020年和1Q2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捷佳伟创公布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业绩,2020年实现收入40.44亿元,同比增长60.0%,归母净利润为5.23亿元,同比增长36.9%。1Q21实现收入11.77亿元,同比增长138.2%,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145.6%,1Q19~1Q21收入/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49.1%/50.6%。公司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收入高速增长,毛利率有所下滑。2020年收入同比增长60.0%,我们认为主要由于2018~2019年是PERC电池的扩产高峰,2019年公司订单高速增长,反映到了2020年的收入上。2020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5.63ppt至26.4%,我们认为,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新收入准则下,场外安装调试费用及运输费用从销售费用转入营业成本,相应的,2020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5.07ppt。 期间费用率下降,信用减值损失及投资损失增加。2020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5.07/0.76/0.12ppt,体现规模效应 提升;由于汇兑损失较大,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1.89ppt。2020年信用减值损失1.13亿元,同比上升119%,主要由于收入快速增长带来 应收账款绝对额增加,以及存在个别客户回款情况较差,公司做出较大的单项计提。此外,2020年联营企业湖北天合确认投资损失4384万元。综合来看,2020年净利率同比下降2.18ppt至12.9%。 经营现金流转正,运营能力较大提升。2020年经营现金净流入3.34亿元,同比多流入5.88亿元,回款情况较大幅度改善。截至2020年底,公司对外担保余额8.1亿元,同比增加4.8亿元。 发展趋势 电池片扩产景气持续,HJT产业化进展顺利。受益于大硅片技术更迭和光伏需求端的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新签订单实现高双 位数增长,2021年收入增速具备保障。此外,我们判断,这一轮大尺寸更迭带来的扩产潮仍有望支撑公司1H21的订单,而后续订单需求则更依赖于HJT与TOPCon等新技术的进展。近期异质结电池产业化顺利推进,技术进步的确定性进一步加强,公司HJT整线设备已在客户端进行验证,期待后续更多订单落地。此外,考虑到目前PERC产能规模已经较大,而新扩产线大多预留TOPCon升级机位,建议关注公司在TOPCon领域的表现。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PERC扩产超预期,上调2021年盈利预测13.4%至9.52亿元,引入2022年盈利预测12.3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2e P/E为40.6/31.3x。考虑到盈利预测上调,上调目标价8.8%至142.27元,对应2021/22e 52/40x目标P/E,潜在涨幅27.9%,维持“跑赢行业”评 级。 风险 新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2021-05-06金辰股份(603396)2021年一季报点评:一季报业绩高增长 期待光伏异质结(HJT)设备获突破 投资要点 2021 年Q1:营收同比+82%,净利润同比+74%;合同负债环比增19% 1)一季度业绩:公司实现收入2.9 亿元,同比+82%;归母净利润0.26 亿元,同比+74%。 2)盈利能力:毛利率为34.7%,环比Q4 降低0.3pct;净利率为9.9%,环比Q4 增长0.75pct。 3)应收账款:达6 亿元,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19%。 4)存货:达8 亿元,同比+35%,环比持平。 5)合同负债:4.82 亿元,同比增长22%、环比Q4 增长19%。保障公司2021 年业绩稳定增长。 3.8 亿定增已获证监会批文,用于研制光伏异质结(HJT)高效电池用PECVD 设备项目 1)公司为组件设备龙头,自2017 年起开始着手进行PECVD 项目的启动工作。本次定增预案于2020 年5 月发布,2020 年12 月发 布定增修订稿,2021 年4 月6 日定增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4 月28 日获得证监会核准批文。 2)本次定增募集资金3.8 亿元,将用于研制光伏异质结(HJT)高效电池用PECVD 设备、形成设备年产能20 台。在光伏异质结电 池行业爆发来临之际,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公司光伏异质结设备、TOPCON 设备进展顺利,期待2021 年获突破 1)异质结设备:公司与德国H2GEMINI(核心成员曾就职于应用材料、梅耶博格、施密德等)合资设立金辰双子,技术实力+股权机制行业领先。同时,公司拟3.8 亿定增加码PECVD 设备产能20 台/年。目前,公司PECVD 设备样机正在制造和优化测试中,我们预计今年有望发往客户进行测试验证。 2)TOPCON:公司TOPCON 用PECVD 第一台样机已经完成测试,相关技术参数达到了设计要求,第二台量产样机已制作完成、正在测试中,有望受益传统PERC 产线效率升级改造趋势。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净利润为1.5/2.5/3.5 亿元,同比增长84%/67%/39%,对应PE 为22/13/9倍。考虑到公司光伏异质结设备的 稀缺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异质结电池推进速度不达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下游客户坏账风险。 2021-06-08帝尔激光(300776)精密激光加工设备龙头 布局新技术驶向蓝海 一、公司介绍 公司系精密激光加工设备龙头,截至 2018 年,主要光伏电池厂商的PERC 工艺产能中约77%采用了公司的设备,SE 工艺产能中约86%采用了公司的设备,市占率第一。 公司业绩持续强劲增长,公司营业收入由2016 年的0.77 亿元增加至2020 年的10.7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3.20%;归母净利润 由2016 年的0.30 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3.7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7.49%。 二、推荐逻辑 1、乘行业景气之风,光伏、激光双行业红利收益 光伏领域:PERC 电池占比不断提升,占据了超过50.6%的市场份额,在短期内仍为主流。我国2020 年全年新增装机量将在35-45GW 之间,预计2025 年将达到65-80GW,新增装机量有望翻番。我们测算到,1)在PERC 电池领域,2021 年PERC、SE 高效太阳能电池工 艺对应的激光加工设备市场容量约为56 亿元,加上MWT、LID/R、半片、叠瓦、扩硼等高效太阳能电池工艺,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 设备的市场总量有望超过86 亿元。2)HJT 电池领域对于公司LIR 设备是广阔的蓝海,预计2025 年市场空间将迅速增长至60 亿元左右。 激光领域: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消费电子、PCB 等加工设备的需求,我国激光加工设备市场需求迎来大幅增长。2018 年中国激 光设备销售收入达到605 亿元,同比增长22.2%。 2、细分领域竞争对手少,多条护城河稳固市场地位 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设备行业由于进入壁垒较高,除公司外,目前在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厂商主要来自于欧美国家,国内光伏设备生产商所在细分领域有所差异,公司是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利于当之无愧的龙头。 1)公司积极布局光伏领域新技术:HJT 工艺上,LIR 设备已经获得欧洲某客户的认可,获得1000 多万元的订单。大尺寸硅片上, 2019 年底公司于行业内最早交付应用于210 大尺寸的激光设备并取得量产订单。2)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3)公司产品广受国家和业 内龙头公式的认可。 三、盈利预测 预计2021-2023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96 亿、17.72 亿、22.14 亿,YOY30.21%、26.95%、24.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1 亿、5.24 亿、6.05 亿,YOY12.71%、24.49%、15.56%,对应 PE 34X、27X、24X。选择2021 年45X 作为目标估值,目标市值188.06 亿元,上涨空间为27.63%,对应目标价为177.75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风险;光伏产业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客户集中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