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制定发布了《北斗基础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北斗基础产品认证规则》,将北斗导航用芯片、天线、模块、板卡等4大类共计7种重要基础产品纳入首批认证目录,使用有关国家标准和中国卫星(600118)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的技术要求作为认证依据,同时明确认证实施的程序要求,确保认证评价过程和结果科学、合理、有效。 我国卫星导航相关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约16.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约11%,达到1295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2.11%,增速略高于去年。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约19.9%,达到2738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67.89%。建议关注北斗导航相关概念标的:北斗星通(002151)、合众思壮(002383)、四创电子(600990)、华测导航(300627)、海格通信(002465)等; 万物互联趋势下,北斗导航是重要的“传感器”:相对于物联网,北斗导航系统首先扮演的是传感器角色。微观层面上,北斗是个传感器,是定位的传感器.人类活动获得的信息80%与地理位置有关。万物互联时代北斗也将会无处不在。北斗行业从技术上经历了2代到3代,市场从军工到行业,地域从国内到海外,市场天花板快速提高。 在军工市场,采购链预计发生变化,但具备上游芯片全产业链布局的核心军用北斗技术企业仍将持续重点受益,重点关注海格通信,相关受益标的北斗星通等。 在行业市场,北斗行业市场较为分散,地质灾害检测、无人机(船)、智慧农业、自动驾驶等市场相继爆发,除此之外在传统交通市场预计还会有成长空间,重点关注研发及渠道等方面投入比较大公司,重点关注海格通信等。 2021-04-12北斗星通(002151)2020年年报点评:汽车智能网联快速增长 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汽车智能网联快速增长,信息装备未来前景广阔。报告期内,公司汽车智能网联业务实现收入10.75 亿元,同比增长63.13%。2020年公司实现长城、上汽大通等自主品牌、江铃雷诺、上汽通用、北京现代等合资品牌的突破,全年新项目定点27 个,预计2021、2022 年将新增销售额数亿元。同时,公司紧抓汽车智能网联化对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的需求,在北汽实现了第一个自主量产项目落地,在一汽、长安、长城、吉利等客户进行了前期布局。报告期内,公司信息装备业务实现收入3.10 亿元,同比增长85.34%。公司抓住行业回 暖复苏和客户需求增长的机会,基于在天通通信及装备配套上的布局卡位优势,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基础产品保持稳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基础产品业务实现收入13.28 亿元,同比增长6.03%。2020 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3.44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9.5%,同比增长3.34%;全年新申请专利120 项、软件著作权128 个。2020 年11 月,公司在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发布了22nm 和芯星云NebulasIV 芯片,该芯片实现了射频与基带、RTK 与PPP 高精度算法、抗干扰与SoC 一体化,获得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我们认为,公司在芯片、模组、板卡、天线等基础产 品领域已经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有利于促进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 年的净利润为2.87亿元、3.04 亿元、3.19 亿元,EPS 为0.57 元、0.60 元、0.63 元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北斗应用推广不及预期;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2021-02-03四创电子(600990)业绩预告略超预期 业务结构优化利好未来发展 预告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55% 2021年1月29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0年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3331.99万元~6108.65万元到1.44亿元~1.72亿元 ,同比增长30%~55%。业绩预告略超预期,主要由于业绩集中于四季度释放。 关注要点 全年业绩略超预期,4Q20单季度业绩增长较快。1)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58亿元,同比下降30.19%;实现归母净利润-0.75亿元,上年同期为-0.72亿元。2)根据历史数据,公司业绩主要集中于四季度释放。4Q20单季度业绩实现较快增长,归母净利 润为2.19亿元~2.47亿元,同比增长19.7%~34.9%。 持续聚焦雷达主业,取得多项研发成果,毛利率逐年提升。1)公司2018、2019、2020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不考虑税金及附加 )分别为14.95%、18.38%、21.20%,逐年提升。2)2020年公司微波产业在无源组件、有源组件、微波系统、模拟器、卫星通信等领域 均有进展。3)公司通过优化市场布局,提高自主产品销售份额,调整业务结构,压减部分利润较低的集成业务,产品盈利获得提升。 我们判断,公司业绩将长期受益于公司业务结构优化及研发成果转化,实现稳定增长。 中电博微唯一上市平台,具有较大平台价值。控股股东中电博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电科集团旗下子公司,拥有中电科38所等优质资产。公司是雷达产业的重要制造商之一,其中气象雷达、航管雷达等产品国内领先。公司背靠电科38所优质资产和优越研发能力,能够持续拓展雷达制造领域业务。同时,公司作为中电博微唯一上市平台,我们认为具有较大平台价值。 估值与建议 我们维持公司2020/2021年盈利预测不变,预测2020~2021年收入分别为42.21亿元、48.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亿元、1.89亿元,并引入2022年净利润预测2.27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2年分别为38.0x/31.6x P/E。 我们维持公司“跑赢行业”评级,维持目标价54元不变,潜在涨幅19.5%,对应2021/2022年45.4x/37.8x P/E。 风险 市场系统性风险;雷达订单不及预期。 2021-06-01华测导航(300627)聚焦高精度导航、"北斗+"带动多点开花 一、华测导航:国内高精度卫星定位导航应用领先企业 二、 “北斗+”带动各条业务多点开花 三、全球高精度定位龙头天宝的发展路径 四、高精度定位对标天宝,导航控制与无人驾驶积极探索 华测导航作为国内高精度定位的龙头企业,我们认为未来发展路径: 国内RTK市占率进一步上提; 打开一带一路及海外市场,通过高性价比产品扩大其市场份额; 测绘市场从二维向三维升级带来换代需求; 从产品向软件及订阅服务延伸:SWAS地基增强服务订阅+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测服务; 商用车、乘用车的自动驾驶L2.5、L3的布局 随着全球技术的进步和变革,5G、云计算、大数据、AR、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北斗三代的全球组网完成,催生了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与地理信息产业一同构成了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基础,也是新时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未来,公司将在测绘与地理信息应用领域继续对标 Trimble,在导航控制与无人驾驶等其他应用领域,公司将积极探索和开拓尝试。 我们假设: 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一步融合深化。目前,国内卫星导航产业已经到了向规模化、大众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北斗三代全面建成后,产业发展更加迅速,“北斗+” 比例进一步提高。 公司注重研发投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核心技术领先,与海外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竞争力日益提高。位移监测、农机自动驾驶作为公司近期主要业务增长点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及市场需求的发展下,营收快速增长;三维移动测绘、无人机/无人船等高 端智能定位装备,也将随着行业发展,逐步放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1-2023E营收预测为20.0亿、27.9亿、38.9亿,EPS为0.85元、1.27元和1.90元。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1年PE 40-50倍,目标价34.04-42.55元/股,对应PS/G 14-18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五、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疫情影响;国内市场新兴业务拓展低于预期。 2021-04-27海格通信(002465)2021年一季报点评:Q1业绩超预期 研发加码订单充沛 事件:公司于4月24日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2021Q1实现营收8.72亿元,同增11.04%,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增53.28%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增165.05%。 市场拓展及经营管理成效显著,2021Q1业绩超预期增长。受益于公司前瞻性战略布局,实施核心业务聚焦,精耕细作无线通信、北斗导航等优势领域,主营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市场拓展成效显著,2021Q1实现营收8.72亿元,同增11.04%,公司2021Q1毛利率大幅同比提升8.42个百分点至34.86%,盈利能力提升,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增53.28%。 研发持续加码保先发优势,控费稳健精细化运作。公司持续加大北斗相关业务、智能无人系统、无线通信等领域研发投入,2021Q1研发费用为1.81亿元,同比增长25.86%,研发费用率为20.70%,同比提升2.44个百分点。控费方面,公司2021Q1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0.44/0.74/-0.06亿元,同比变动16.91%/50.26%/-495.71%,其中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系本期工资总额同比增长且去年同期疫情期间 社保有减免导致较大差额,财务费用大幅减少主要系本期利息支出同比减少且利息收入增长所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06%/8.45%/-0.73%,三费率总和12.78%,较同期微涨1.52个百分点。 无线及北斗产业布局综合实力突出,订单充沛保障发展。2021年3月27日,公司发布公告收到与特殊机构客户签订的经营合同,合 同标的主要为无线通信、智能无人系统、北斗导航产品及配套设备,合同总金额约3.39亿元,占2020年营业收入的6.62%。2021年4月,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海格怡创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2021年至2023年网络综合代维服务采购项目”广西、四川、湖南、陕西、内蒙古、山东、北京、河北、河南、天津、湖北、黑龙江共12个地区的中选候选人之一,预计中选合同合计11.2亿元,凸显海格怡创在5G时代移动网络建设、维护、优化的服务能力。公司订单充沛,发展潜力充足。 拟将控股子公司驰达飞机分拆上市,实质提升行业竞争能力。2021Q1公司披露拟将控股子公司驰达飞机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分拆完成后公司股权结构不发生变化,且仍维持对驰达飞机控股权。本次分拆有助于驰达飞机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实质提升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务板块的行业竞争能力。 公司坚持技术市场融合,四大业务领域“多点开花”:在无线通信领域,公司存量增量业务齐发展。在积极巩固短波、超短波、二代卫星的存量业务同时,公司拓展多模智能终端、宽带卫星移动通信等产品的增量市场,目前已有多项订单在手。在北斗导航领域,公司已形成“芯片、模块、天线、终端、系统、运营”全产业链布局,占据北斗导航军品市场龙头地位,目前已获得国家北斗产业园区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完成广州市南沙新区北斗城市应用示范项目建设,覆盖了重点行业领域。航空航天业务方面,公司在模拟仿真业务上成为国内首家为机构用户提供“D级”模拟器的供应商;在民航通导设备研制业务上成功拓展国内北京大兴、上海虹桥、广州白云 等大型国际机场客户基础上又开拓乌鲁木齐、南京、杭州等新客户,并积极参与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民航通信市场,国际市场订单持续上涨;在飞机零部件制造业务上子公司驰达飞机已启动筹划分拆上市,谋求更大发展空间。在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全资子公司海格怡创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跨技术专业、多网络制式、多厂家设备的全业务服务模式,未来将积极布局特殊机构市场信息技术服务业务。 投资建议:公司聚焦核心主业,四大业务领域“多点开花”。预计公司2021-20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7、8.60和10.44亿元,EPS 分别为0.31、0.37和0.45元,市盈率分别为32X、27X和2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释放不达预期;疫情恶化风险;国内全要素生产率低迷,长期潜在增长率有放缓趋势;海外经济下行,外需疲弱;行业资金回笼周期较长,企业资金周转效率下降;市场格局变化加快,行业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