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答复“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钠离子电池的提案”,表示将在“十四五”期间实施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并将钠离子电池技术列为子任务,进一步推动钠离子电池的规模化、低成本化,并促进性能优异、符合条件的钠离子电池在新能源电站、交通工具、通信基站等领域加快应用。 随着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未来钠离子电池或从储能逐步走向动力,并以其低成本和高性能对铅酸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实现替代。钠离子电池的原料资源丰富且分布均匀,发展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有助于维持动力电池终端价格稳定,且成本存在进一步下降空间。 鹏辉能源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材料(硬碳负极材料)产业链; 华阳股份(600348)通过基金持股全球领先的钠离子电池研发团队中科海纳,率先打造的2000吨钠离子正、负极材料项目将于年底正式投产。 2021-06-08鹏辉能源(300438)公司业绩底部反转 基本面拐点或已现 公司是国内最早生产和研发锂电池的企业之一。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品类最全的电池厂商之一,公司董事长夏信德技术出身,1993年创办公司前身广州伟力电源,专注于电池制造30多年。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涵盖4大板块:数码消费类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 池、储能电池以及轻型动力电池。 营收连续10年正增长,2011-2020年CAGR达26.8%。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2亿元,同比增长10.1%,新冠疫情使得公司营收增速略有放缓,但仍连续10年保持正增长。21Q1公司实现营收10.62亿元,同比增长138.8%,和19Q1相比增加79.2%,其中公司3月份单月 营收创下历史新高,背后预示着公司业务逐步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并且回到了高速增长的轨道。 公司2020年业绩触底,21Q1大幅回升,经营拐点确立。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1.68/0.53亿元,同比下降36.5%和68.4%,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主要由于众泰和知豆汽车破产导致公司大幅计提信用和资产减值损失。21Q1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473 万元,相比于20Q1和19Q1分别增长171.2%和20.7%,业绩大幅回升。从当前时点来看,公司经营拐点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应收坏账减值完毕,2021年轻装上阵。公司在2019和2020年累计计提2.4亿元应收账款,众泰和知豆坏账已基本出清,目前风 险敞口仅3000万元左右,已大幅降低。 2) 甄少强总上任后推行大客户战略,销售体系改革卓有成效。公司于2020年2月聘任甄少强甄总为公司执行总裁,主要负责公司 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甄总在美的集团有15年的工作经历,先后担任厂长、集团下属事业部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位,拥有丰富的制造业生产管理经验。甄总上任后,第一时间帮助公司缕清了销售结构,并推行大客户战略,公司21Q1年客户CR5达到32%,相比于2020年提升11pcts,客户质量提升明显。 3) 公司产能大幅扩张,打消市场疑虑。公司目前产能8.3GWh,其中动力/储能/轻动/消费分别为1.6/2.6/2/2.1GWh,并且仍有5.5GWh产能在建,其中汽车动力/储能/轻动/消费分别扩产2/2/1/0.5GWh,预计2021年年底前全部落地,届时将达到13.8GWh,与2020年年 底相比接近翻番。目前各块业务在手订单饱满,在今年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公司业绩有望增厚。 盈利预测:考虑到公司今年动力、储能、轻动电池持续满产,年底产能大幅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3/76.7/104.9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5.02/7.1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3/1.19/1.70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29/20/14倍。公 司过去两年业绩一直不达预期,给市场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但是目前包括客户小、产能少等问题正在逐一被解决,公司此前的承诺也在逐一兑现,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40x PE,对应市值140亿元,目标价33.2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电气化进程不及预期;公司产能释放及大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2021-06-15华阳股份(600348)转型开启 具备增长潜力的无烟煤龙头 公司概况:无烟煤龙头,转型新材料业务。2020 年的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公司控股股东阳煤集团更名为华阳新材料集团并转型聚 焦新材料业务,公司是集团唯一煤炭资产上市平台,实际控制人为山西省国资委。公司煤矿主要在沁水煤田北部,以无烟煤和贫瘦煤为主,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2020 年上市公司煤炭业务营收和毛利占比分别为93.79%、93.19%,煤炭是公司的最核心业务。 核定在产产能3270 万吨,未来增量1000 万吨,增长空间大。公司拥有较丰富的煤炭储备资源,其中大部分为稀缺煤种无烟煤,核定在产产能3270万吨,权益产能2836 万吨(占比87%),剩余可采储量15.0 亿吨。公司在建产能1000 万吨,产能增长空间大。 公司业绩主要来自洗末煤的产销。2020 年原煤产量4322 万吨,商品煤销量8192 万吨,产量与销量均创历史新高。2020 年洗末煤(电厂用煤)、洗块煤(化工永煤)、洗粉煤(冶金用煤)、煤泥占比接近87.4%,5.3%、3.3%和4.1%。末煤、块煤、粉煤、煤泥收入 占比分别为84%、9%、6%和1%,末煤、块煤、粉煤、煤泥毛利占比分别为94%、12%、7%和-12%,公司业绩主要来自洗末煤产品。 公司长协销售占比高,业绩稳健。洗末煤主要供应给河北、山东地区的五大集团电厂,电煤长协用户占比在80%以上(铁路),这 促使公司业绩表现较为稳健。2017-2020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在15-20 亿区间范围内小幅震荡。2021Q1 得益于煤炭量价齐升,实现归母 净利润为4.62 亿元(+22.41%)。 新材料业务:转型开启,率先布局钠离子电池等储能业务。根据公告,一方面华阳股份拟受让阳煤智能制造基金49.8%股权,后者 参股了飞轮储能公司北京奇峰聚能科技和钠离子电池专业研发公司中科海纳。第二方面,为了充分利用优质的无烟煤资源,实现“碳基原材料+清洁能源”升级,华阳股份拟投资1.4 亿元建设钠离子电池各2000 吨正负极材料项目。钠离子电池凭借成本低、安全性能高、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在大规模储能、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行业:供需偏紧价格高位,行业景气向上。煤炭行业进入有效产能短缺时代,而中期需求依然能保持正增长,供需错配可能是“十四五”期间经常发生的事情,阶段性和区域性供需矛盾可能经常发生,动力煤价有望维持在高位。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 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3.8/26.1/30.6 亿元,同比增长58%、10%、17%,折合EPS 分别是0.99/1.08/1.27 元/股,当前股价(6.95 元/股)对应PE 分别为7.0/6.4/5.5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煤价超预期下跌风险;(2)行政性干预手段不确定性;(3)可再生能源持续替代风险;(4)煤炭新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5)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6)新业务转型进度不及预期或者失败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