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集团(600383):盈利质量有所下降 销售拿地表现强于大市 事件 金地集团公告,2021 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92.32 亿元,同比增长18.16%,实现归母净利润94.63 亿元,同比下降8.99%。 简评 盈利质量下降导致增收不增利。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92.3 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归母净利润94.6 亿元,同比下降9.0%,据此计算2021 年归母净利润率为9.5%,较上年下降了2.9 个百分点,表明了公司盈利质量的下降。2021 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务的结算毛利率大幅下行25.3 个百分点至14.3%,虽然预计全年毛利率水平有所恢复,但较上年同期仍有较大降幅。 销售表现优异,拿地强度维持较高水平保障2022 年推货。公司2021 年全年累计实现签约面积1377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3%;累计实现签约金额2867.1 亿元,同比增长18.2%。2021 年公司全口径拿地金额约1290.1 亿元,拿地强度为45.0%,较去年的55.6%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较高水平。我们认为这将为公司提供充足的货值储备,有效保障2022 年的推盘及销售。 财务表现稳健,融资优势凸显。截至2021 年三季度末,公司净负债率、剔预负债率以及现金短债覆盖率分别为69.6%、69.4%和1.44,继续保持“绿档”。四季度公司成为首批行业风险暴露后实现再融资的民营房企,陆续成功发行了30 亿中票,利率低至4%左右,高信用下的融资优势持续凸显。 调整盈利预测及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调整公司2021-2023年的EPS 为2.10/2.38/2.71 元(原为2.52/2.77/3.04 元),根据可比公司2022 年7X 的PE 估值水平,给予16.66 元的目标价。 风险提示:公司推盘力度不及预期;行业调控宽松不及预期。 大金重工(002487):塔筒龙头产能快速扩张 风场叶片贡献新增长 报告摘要: 双碳目标提升风电 装机中枢,海风创造增量,行业门槛抬升,竞争格局改善。双碳目标提升国内风电装机中枢,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风电年均新增装机规模50GW+,较十三五期间提升70%+。海上风电要求基础支撑用量大幅提升,每GW 用量约为陆风的3 倍以上,海风高速发展创造需求增量。大型化考验企业工艺技术,风光大基地建设考核厂商交付能力,海风基础重量大幅攀升要求具备港口码头资源。行业门槛大幅提升,市场竞争格局从红海市场逐步改善,集中度有望稳步提升。公司作为码头资源优异的塔筒龙头,有望受益行业格局变迁。 产品质量优异,盈利空间稳定,市场拓展能力强。公司的塔筒管桩焊接工艺和防腐工艺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塔筒与主机通常分开招标,塔筒采用成本加成模式,价格向下游传导顺畅,盈利空间稳定。钢价大幅上涨概率较小,原材料价格敞口风险损失降低。产线优化工艺改进,轻资产实现基地产能扩张,规模效益明显,期间费用率有望逐步降低。 覆盖国内外优质客户,推进“两海战略”发展。 加速产能布局,深水良港凸显优势。目前塔筒产能合计100 万吨,产能规模领先,扩张蓬莱基地,产能峰值届时将提升至130 万吨,后续有望布局广东等其他海工基地,进一步巩固公司竞争地位。公司在蓬莱大金港已建成10 万吨级专用泊位2 个和3.5 万吨泊位1 个,另外已新建2 个10 万吨专用泊位。大金港资源禀赋突出,国内领先风电深水良港,运输成本优势明显,稳步推进“两海战略”。 大力发展风场、叶片,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风场资源储备丰富,风电场建设运营提振公司毛利水平,贡献稳定的收入利润增量。风机大型化改善叶片格局,公司适时切入,塔筒、叶片和风场协同发展。 叶片和风场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海风高速发展创造塔筒增量,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1/ 8.99/ 12.48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39/28/ 20 倍。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58 元。 风险提示:海上风电发展不及预期,基地建设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