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盛科技(600552):显示业务稳步前行 UTG蓄势待发 UTG 打开新成长空间,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公司是凯盛科技集团新型显示与应用材料领域的重要产业化平台,在集团战略指引下两块业务齐头并进,显示模组和电熔氧化锆等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持续创新,依托集团玻璃原片优势,研发出了国内唯一全国产化UTG 生产工艺并实现投产,在折叠屏手机火热及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公司UTG 业务有望于22-23 年放量,我们预测公司21-23 年归母净利润为1.8/2.9/4.5 亿元,对应EPS 为0.23/0.38/0.60元。可比公司22 年PE 均值27x(Wind 一致预期),我们看好UTG 成长空间,给予公司22 年35xPE,目标价13.30 元,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新型显示产能稳步扩张,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新型显示业务主要包含 ITO 导电膜玻璃、玻璃盖板、玻璃减薄、显示触控模组等产品,20 年收入41.5 亿元,占比81.8%。截至21H1,公司ITO导电玻璃/平板电脑显示模组/笔记本电脑显示模组在全球市占率约为25%/17%/7%,均处于行业较为领先地位。21 年3 月公司新型显示产业园一期技改项目投产,剩余在建项目有望于22 年12 月投产,全部投产后公司显示模组产能将由4149 万片/年提升至约7000 万片/年。我们认为随着新建产能逐步投产,公司产品加速高端化发展,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预测21-23 年新型显示业务收入增速为29%/13%/24%。 UTG 坐拥四大领先优势,有望脱颖而出快速放量公司成功开发出国内唯一全国产化的“原片配方开发、原片生产、UTG 减薄、UTG 成型、柔性贴合”全套UTG 生产工艺技术,目前已建成200 万片/年的UTG 一期产线,二期1500 万片/年产线有望于2022 年12 月投产。 据Counterpoint 预计,2025 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望达5340 万部,对应21-25 年CAGR 为56%,UTG 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我们认为公司在产能布局、原片供应、技术研发和客户资源四个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有望脱颖而出实现国产替代,预计22/23 年UTG 收入为2.3/7.2 亿元。 全球电熔氧化锆领军者,新材料品类丰富看点多公司新材料业务以锆系产品为旗舰产品,其中电熔氧化锆产销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在国内市占率超过50%,2019 年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近年来公司立足锆系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截至21H1 公司纳米钛酸钡/稀土抛光粉/球形石英粉产能分别为2000/2000/6000 吨/年。 我们认为公司新材料业务小而美,随着应用领域的逐渐拓宽,其增长潜力有望释放,预测21-23 年新材料业务收入增速为38%/16%/20%。 风险提示:折叠屏需求不及预期,UTG 产线建设不及预期,产品迭代风险。 中际联合(605305):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 多领域拓展打造平台型公司 公司为风电专用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盈利能力较强公司为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内风电领域市占率超60%。公司2018-2020 营收CAGR 约39%,归母净利润CAGR 约41%,毛利率长期维持50%以上,盈利能力较强。 风电行业持续发展,2022-2025 年中国新增装机量CAGR 约16%风机下乡、大型化、海上风电三大趋势下,风电行业有望维持较快发展速度,叠加主机厂安全意识提升,公司作为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领域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 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达71.67GW,2011-2020 年CAGR 约为18%,预计2025 年全球、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12GW、78GW,2022-2025 年CAGR 约为11%、16%。 品牌、技术优势明显,海外市场持续拓展有望拉动公司盈利能力增长1)客户资源壁垒深厚: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风电厂商,实现了国内2019 年具有新增装机的全部风机制造商和国内五大电力集团的全覆盖,为提供产品拓展基础;2)掌握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并不断深化:2016-2020 公司研发费用CAGR 为22%;3)海外存量市场替换空间广阔:公司2019 年产品占国内新增风机市场约67%,预计2022-2025 年美国市场年均存量技改市场规模约9 亿元,公司目前在美国潜在市场市占率不足2%,海外存量市场替换有望拉动公司盈利能力增长。 发展十余年经验丰富,多领域拓展有望搭建平台型公司从安全方面考量,电网、通信等高空建设过程中对专业高空安全设备需求日益提升。公司凭借多年风电领域的技术与客户资源积累有望向风电外领域拓展。目前公司产品已在风电外领域10 余个行业以及全球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伴随公司资金、技术、管理等能力进一步提升,搭建平台型公司有望顺理成章。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1-2023 年营收分别为8.9/11.6/14.4 亿元,同比增长30%/3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3/4.1 亿元,同比增长34%/33%/23%,对应PE 34/26/21X。 公司作为高空安全作业领域龙头,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基本处于行业第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