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特股份(002886):产能持续落地 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特种高分子材料平台布局进入价值释放期,行业认可度不断提升:据公告,公司经多年发展逐步建立了从通用塑料到特种工程塑料的完整技术和产品体系,形成“合成-改性-制造”的产业链布局。公司主要产品主要有液晶高分子(LCP)、半芳香族聚酰胺(PPA)、聚砜(PSF)和聚芳醚酮(PAEK)等特种工程树脂,以及LCP 和PTFE 薄膜产品及机械加工类PTFE 终端制品等。据公告,2021 年公司特种高分子材料布局进入价值释放期,2021 年上半年LCP 材料实现销量2,300 吨,同比增长127%;募投项目1 万吨特种工程塑料聚酰胺试产成功进入量产阶段;电子、通讯、5G 用PTFE 薄膜实现技术突破。据公告,公司产品覆盖电子、家电、光伏、半导体、医疗、办公设备、通讯、汽车、水处理、电气等领域,汽车材料领域,公司秉承轻量化、低VOCs、新能源化的研发方向,吉利、特斯拉、福特、丰田、蔚来、威马、上汽、奇瑞等主机厂产品相继实现量产,电子电气方面,公司与华为、中兴、大疆、TCL、小米生态链、日本大金、索尼、韩国晓星等国际知名客户间合作持续深入,客户知名度不断提升。 新产能有序建设中,持续扩张产业链:据公告,目前公司LCP 材料产能8000 吨,2021 年公告计划建设2 万吨新产能,计划于2022 年6月投产。2020 年募投项目特种工程塑料聚酰胺一期已于2021 年投产且已实现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订单批量供货,1 万吨聚砜项目、以及聚芳醚酮(聚醚醚酮PEEK 和聚醚酮酮PEKK)等特种高分子材料项目也将于2021 年后陆续投产。2021 年公司公告拟投资5.25 亿元在湖州市建设年产10,000 吨高性能新材料及半导体、5G 通讯装备项目。 2022 年1 月公司公告将收购华宝生物70%股权,切入生物人体、医疗、美容类材料及器械领域,同时满足下游客户在储能、缓释、阻燃等使用场景下的材料需求,将公司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扩大平台优势。 股权激励计划公布,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据公告,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考核年度为2022-2025 年,业绩考核目标皆为以2021 年营收为基数,该年营收较2021 年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同时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于同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0 个百分点以上。本次股权激励计划围绕加速释放前期布局的特种高分子材料产业链资源,充分激发和调动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计划实现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材料方案提供者”愿景,充分彰显了公司的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 年-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为0.68 亿、1.4 亿、2.2 亿元,对应PE 84、40、26 倍,维持买入-A 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波动等。 中船防务(600685):全年实际盈利改善 行业复苏有望迎来转机 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 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000 万至9000 万元,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500 万元到-4500万元。 简评 处置股权致归母净利润大幅降低,实际盈利能力有所提升1 月25 日,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1 全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00 万元到9000 万元,同比减少97%-98%,主要系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所致,影响金额为37.12亿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影响后,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500 万元至-4500 万元,同比增加2.2 亿元到2.4 亿元。2021 年度,全球新造船市场复苏,公司经营订单实现大幅增长,因此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有所提升。 造船业务为基优势明显,签署重大合同看好未来前景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船舶建造、海工、钢结构以及船舶修理、机电产品等,公司具备区域总装造船模式和多船型同时建造能力,军船、民船、海工等业务建造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以海警装备、公务装备、支线集装箱船、疏浚挖泥船等为代表的国内外特色产品。2021 年上半年,集团实现实现经营接单57.21 亿元,同比增长157.82%,实现营业收入47.18 亿元,同比增加9.88%,主要是生产效率、生产产量整体提升。 2021 年10 月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黄埔文冲签署金额约为10 亿美元的特别重大合同,合同包括24 艘集装箱船的建造,履行期限为2021 年9 月至2026 年8 月,为期五年。侧面反应船舶行业或将进入复苏期,公司作为在军船、民船以及海工领域全球领先的企业,技术、品牌、市场优势明显,产品系列丰富,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有望在未来行业复苏期受益更多。 盈利预测:造船业务稳定发展,盈利改善未来或将迎来转机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军船、民船及海工等多领域,2021 年实际盈利能力有所改善,随着中船集团的内部整合的不断推进,未来行业迎来拐点公司或将出现转机。随着行业供需层面的转变,预计未来公司营收保持稳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预计公司2021至2023 年营收分别为118.30、119.92、122.6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2、1.51 和2.20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7.76%,84.15%和45.70%,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334.4、181.6、124.6 倍。 风险:民用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军品交付不及预期。 |